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关玉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关玉良先生是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1] ,多年来一直沉潜于艺术创作与思索,是一位有着综合学养的艺术家,在雕塑、重彩、水墨、油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才情,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2]

快速导航:荣誉记录

中文名 :关玉良

出生日期 :1957年11月28日

代表作品 :《中国戏》毕业院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出 地 :黑龙江

国 :中国

主要成就 1999年中国文学艺术奖2001年蒙特罗艺术奖

职业 画家

目录: 1人物经历:2主要作品: 缩略图 作品雕塑作品 3荣誉记录:4主要成就: 5创作特点:6人物评价 7轶事典故

1人物经历

男,满族,出生于1957年11月28日,黑龙江人,197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1987年中央美术学

院国画系结业,1995年被国家晋升为国家一级画家。其自幼酷爱艺术,好读传记,哲学类书,喜欢听萨克斯、提琴、长笛类演奏的悲壮名曲;做事专一,善解人意,抽有劲的香

烟,习惯午夜用餐;喜欢骑马,爱犬厌猫;最动情的是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

他擅长人物和山水画。他的作品充满冷峻、静穆和神秘,同时却有着强悍、粗犷而饱满的力量。这力量含蓄而不张扬,令观众进入一个超越时空而又难以破解的幽玄世界。

关玉良的墨彩艺术作品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和研究,在中国画领域里开拓出的一条新路。其表现手法与作品的精神内涵对中国画是一个大的推进,

引起中国画界的关注和思考。

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关玉良在世界各地展出、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作品和文章。1985~1999年在北京、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

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1982~1999年参加团体展60余次,发表在国内外报刊的作品千余幅。2008年在北京世纪坛“喜迎奥运,祝福残奥——关玉良奥运

艺术作品巡回展”。发表在国内外报刊的作品千余幅。出版专著有《关玉良画集》、《关玉良艺术》、《关玉良画集》、《关玉良墨彩艺术》、《关玉良艺术风-墨彩集》、《关

玉良艺术风-墨象集》及《关玉良艺术风-油彩集》等多本。

1990年获韩国现代美术大展"特别招待家奖",1991年获韩国艺委会"中国现代优秀画家",1992年获纽约国际艺术基金中心"东方艺术创新大奖",1994年获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三

项大奖,1995年获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1995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艺术一等奖。1997年获新加坡东方艺术成就奖,199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艺

术一等奖。曾被评为“2004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十佳画家”。

成长经历

关玉良先生出生在黑龙江一个裁缝的家里,父亲喜爱剪纸艺术,对幼小的他有一定的影响。他后来在创作上选用一些民间艺术的元素,也与此不无关系。1979年,他于哈尔滨师

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又在1986年进入北京中央美院进修,可是他的画并未受到保守的学院思想所束搏。为了与生活和时代同步,关玉良带着他北方人粗犷率直的个性,承载着中

国人苦难生活的经历,以及追求着民间审美的意识,欲创作属于二十世纪的新绘画。他有这种创新的观念,全因他有不甘落后于时代的志向和乐意接受现代美术思潮而逐渐形成

的。因此他的作品从形式与风格上起了很大的变化——从具象走向半抽象;由传统的笔墨中加入一些拓墨的新技法和个人的泼墨效果,将具象的山川、草木、人和动物的形象与

大块的抽象墨团相结合;具象与抽象的交融并存;浓墨与重彩的对比呼应;线与大面分割的层次安排,相继拓展了画面的艺术张力,更好表现出北方人民的精神与美感特质。

个人爱好

其自幼酷爱艺术,好读传记,哲学类书,喜欢听萨克斯、提琴、长笛类演奏的悲壮名曲;做事专一,善解人意,抽有劲的香烟,习惯午夜用餐;喜欢骑马,爱犬厌猫;最动情的

是听父亲讲过去的故事。

2主要作品编辑

绘画作品

近期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名画家集·关玉良》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推出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关玉良艺术风系列丛书。有《论水黑》、《论彩墨》、《论彩扇》、《论素描》、《论陶艺》、《论文字》、《论人体》、《论状态》、《人体艺术》、《当代俑·都市人》等专著。

雕塑作品

关玉良创作的“国娃”陶艺雕塑娃娃,丰腴的肢体、艳丽的图案、机灵活泼的神情、憨态可掬的形态,其系列作品被奥组委选定为官方礼品。被成为“国娃之父”的关玉良说,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中华民族释放自己热情的机会,也是东方文化馈赠世界的一次机会,驾驭好这样的机会,将会提升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国娃”们将流淌着中国血脉跑遍全世界。

3荣誉记录

一九九九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艺术一等奖,二○○一年荣获蒙特罗艺术奖。二○○二年荣获深圳十大品位男士。二○○三年,他的作品《中国戏》是世界选美大赛慈善拍卖中,唯一一幅中国画作品,并以高价位拍出。二○○四年荣获首届中国收藏界年度排行榜,中国当代画家排行榜之十佳奖。

4主要成就

个人画展

关玉良是九十年代突起的一位“重量级”艺术家,他以“无常规”的艺术思维达到了高峰期。一九八八年,首个北方画家个展进入中国台北三原色艺术中心。一九九零年,首个

北方画家个展进入韩国百想美术馆,书画获得巨大成功,并获韩国国际艺术委员会特别画家荣誉奖。他成为了少数幸运者之一,同年与香港画廊签约,一九九二年,首个北方画

家个展进入了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并获东方艺术创新奖。一九九三年,首个个人画展地巡殿,哈尔滨黑龙江美术馆、香港云峰画苑、纽约黄河艺廊、北京中国美术馆、

一九九四年同英国画廊签约。一九九五年关玉良的个展又进入了一个峰期,由英国画廊主持,自加拿大、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展出并在中国香港拍卖公司拍出近百万元港币

的高价位,至此成为《艺术界》一九九七年第五期的封面人物。

5创作特点

在他的作品里,人与万物凝聚成为一体,或隐或现,仿佛天地初间,人物不分,一切都被无限的生命不再泾渭分明地对恃着,万物似乎都统一在这股自然流淌的墨色之中。难怪一位美术界的朋友批评他的画时说:“关玉良的画不受形体限制,大面积铺陈的墨团,再也不是古代画家那种对形体质感的再现,而是不确指任何形体,是画家本人的生命在流淌。”是的,许多形象如同幽灵在画面中飘荡!其画中那些蓝眼睛、绿眼睛、红眼睛乃至黄眼睛,在大片的墨色中闪耀,其生命的灵性就由这些发亮的眼睛中显露出来。这些具有灵性的眼睛,正是那剥去了厚厚外壳的灵魂的直接呈现。

艺术道路

关玉良作品

玉良先生艺术创作的全部原点起于对北方黑土地上的童年乡土生活的眷恋——他从乡土绘画起步。他在1988年曾说:“我的画面对生养我的黑土地”,“它们都是表达我的心灵和我触摸黑土地的体验”。 韩国艺评家崔炳植1993年曾将关玉良的艺术道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阶段“把自己生活的中国北方黑龙江的地域、人土风情作为创造的源泉”,第二阶段“以正统的功力画出现代的形式结构”,第三阶段“从北方的‘塞山’、中原的‘山魂’到古代的‘山鬼’,都以水墨加彩色为主体”加以表现。这种概括也指明了关玉良的艺术起步于乡土绘画。

6人物评价

提起关玉良的名字,艺术界并不陌生。作为国家一级画家、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崛起于画坛,被国外同行称为“中国毕加索”。然而,仿佛是一夜之间,关玉良突然就“失踪”了,而且一下子就“消失”了十年之久。这十年来,作为深圳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关玉良蛰伏在深圳,谢绝一切社会活动,摒弃名利诱惑,潜心研究和创作。谈起这十年的“隐居”生活,这位东北汉子语气平淡而又实在:“我不喜欢应酬,而喜欢一种平和、低调的生活状态。这些年来,我尽量减少与我的创作无关的任何应酬,因为艺术家最终是用自己的作品说话,比的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作品。”

十年耕耘,终有收获。他以超乎常人的勤奋和悟性,创作了2000多件作品,出版了10本著作。令人惊叹的不仅仅是数量,更是其涉猎造型艺术的多个品种,运用多种媒体的表现手段,无论是重彩、现代水墨,还是现代雕塑或是陶艺,都给人们带来一种特别的空间感和强烈震撼的艺术效果。谈起此次展出的这批新作,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认为:“充分体现了一位不拘成法的艺术家的智慧与才情,沉潜多年的关玉良以多变的手法和风格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新形式,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更推进了一步,那些成套成系列富有神秘色彩且具有灵活性的陶艺、水墨、素描、油彩、线描作品与中国字,将向观众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丰厚内蕴和朴茂张悍的生命力,烂漫多姿,诡丽奇异。”

在此之前,2004年12月9日至19日,关玉良艺术大展在广东美术馆举行了首展,首展在国内外艺术界、收藏界引起巨大反响,业内人士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首展尚未结束,近半作品已被香港、加拿大、美国等地的著名艺术机构和收藏家买断。据悉,在准备这次大展前,深圳几家知名房地产公司都曾找过他,希望为此次巡展提供商业方面的支持和数百万元的赞助,但他都婉言谢绝了。关玉良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追求大展的纯艺术性和严肃性,让专家和艺术爱好者都能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关玉良认为,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而不能受到商业机构操作的影响。这次展出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表达的是对当代社会、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极度关注,这与他以前创作的唯美主义、自然主义的作品有很大区别。“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关玉良说。

艺术表达

关玉良的艺术表达从形式上说分空间艺术和平面艺术两大类,空间艺术包括圆雕和环境雕塑;平面艺术有水墨和油彩等。由此可知在关玉良的精神世界中,他是视广度甚于深度的,这种追求很合乎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艺术大特征,这样的时代首先需要努力打通各个领域界限的创造者和探险者,这种现象在大时代颇为多见,例如文艺复兴时代的米开朗其罗和达·芬奇等都是通才,并且在多个领域都是天才和高手。欧洲的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也属于此列。在西方艺术领域中,在平面和空间艺术中自由穿行、自由选择者十分普通,或者,这就是现当代艺术的一个特征吧。

关玉良的环境艺术是他的空间艺术的拓展,这个拓展是精神文化的。现代以降,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反题和悖论,人由于对环境的无限掠夺和侵占而出现了“人与自然的疏离”的危机,于是思想家们惊呼:人类将在对自然的背叛中自掘坟墓!这并非危言耸听,现实已经尖锐地把这个大问题摆在了人类的面前,人类如果还不警省,那么人类终将自食背叛自然的恶之果。

关玉良的系列雕塑在艺术的精神法则上是从上述大主题出发的,这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在艺术表达中的重大主题,和艺术原有的社会主题、文化主题和人的主题比较,这个主题具有更加紧迫的精神文化意义。

关玉良通过这一作品系列的表达,使自己和当代精神文化发生了关系,使自己找到了文化的身份

7轶事典故编辑 对于梦想

“两个人在谈论问题,三个人是讨论问题,四个人就是游戏问题,一个人才是思考问题” 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关玉良奥运艺术作品巡回展”首展于9月9日至13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

巡展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众憨态可掬、健壮活泼的陶艺中国娃娃。这些陶艺娃娃被称为“国娃”。

“国娃”们姿态各不相同,脸孔却都是抽象的,没有鼻子、眼睛、耳朵,唯一表情达意的是嘴巴,有的似在怒吼,有的似在大笑。饱满的肢体似乎凝聚着一种力量,彰显出野性、雄健、蓬勃的生命力。这组三十多种姿态、五十六种色彩的娃娃是关玉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残奥会专门设计制作的。

“这代表了中国气派、中国的民族色彩。”关玉良解释说。

关玉良选择的是山里娃娃的造型,这是因为“它们传达着一种原始、天然、粗犷的力量,充满着自由的生命力”。

抽象的面孔是为了突出整体,整体就是关玉良想要刻意强调的——那就是歌颂生命的力量、阳光一般自由的力量。

“‘国娃’在获得第29届奥组委确认后,将作为礼物送给北京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获得者和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 ”关玉良说。

与奥运结缘

上世纪90年代,关玉良凭借画作《灰色体系》一举成名,1992年,他在美国纽约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办了首个个人国外画展,由于关玉良与毕加索一样采用了抽象绘画的艺术形式,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获得了国际声誉的关玉良却选择了“与世隔绝”。从1996年起,除了在深圳大学教课外,关玉良每天从早上8时到晚上12时,把自己关在深圳的画室里闭门创作,然后在子夜时分牵着一条叫“老虎”的黑狗绕着操场跑一圈作为放松。“ 我十年不用手机,座机我也不接,我的助手接。我怕别人浪费我的生命、我的时间。”

然而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打破了这一“半隐居的生活”。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电视里热情洋溢的画面使敏感的艺术家感同身受。

关玉良找到一幅地图,让他惊讶的是——欧洲一些非常小的城市都举办过奥运会,而亚洲却只有少数几次。他就此想到,奥运会不仅是一次在中国举行的体育盛会,也将是东方文化馈赠世界的一次良机,把握良机,将会提升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领域的影响力。

“我设想通过奥运这个平台,彰显我的艺术,而我的艺术是民族的艺术。”这个被地方政府和很多人认为过于“宏大 ”的设想,关玉良却执著地进行了争取。早在2005年关玉良就向北京奥组委递交了举办“关玉良奥运艺术作品巡回展”的申请。他也一改多年的半隐居生活、不接电话的习惯,为了有效与外界沟通,他甚至还配了手机。

等待回复的时间是漫长的。远在巴黎学艺术的儿子调侃说:不论结果如何,您的申报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行为艺术。

2006年10月,奥组委经过审核、考察,批复支持关玉良奥运艺术作品巡回展。关玉良立即向深圳大学辞行北上。这之后,他用汽车运载了7个集装箱货柜,将“家”搬到了北京。

“做一个完整的人”

关玉良是深圳大学的教授,然而在大学任教的十年,关玉良基本上没有参加过学校的会议。“别人活在圈内,我永远活在圈外。”到深圳大学前,关玉良在家乡的黑龙江日报做美术编辑,他回忆说,“在黑龙江的时候,我就是一个松散的人,我是不坐班的编辑,报社的编辑哪有不坐班的?总编辑都坐班!但我有一个底线。我可以克己复礼,基本的人际关系要维持。第二,我把本职工作做好。什么叫舍得,舍了就得,得了就舍。无欲一身轻,如果你什么都想要,你就什么都做不好”。

现在关玉良倒是用上了手机,在从中华世纪坛一路返回石景山的工作室途中,他就接了好几个电话。然而对于外部强加的东西,关玉良一直保持着警惕。

“我并不想出多大的名,而是做一个完整的人。”做一个“完整的人”被关玉良多次提到。“我是要求自己在不踩‘ 红线’、不违背道德的基础上,做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我能做到,你做不到,我是艺术家。当然搞艺术的也不是都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唱歌的、跳舞的都不行,他们是需要团队的。”

关玉良多次提到的另一个词是“排他性”。他解释说,对社会上很多现象,他是“看得惯,不习惯”。在中华世纪坛,这个艺术的殿堂,他看见有一个官员把鞋一脱,把脚搁在另一个椅子上。过去一个服务员,让他把脚放下,他还不情愿。“ 这就是中国的官员。”

关玉良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受采访,在正午的炽热阳光下,他看到了一个上访农民站在广播电台的门口。他让司机给这位农民兄弟送瓶矿泉水,却遭到了农民兄弟的拒绝。“我觉得悲哀。”关玉良说,“城市人与农民互相不信任,我们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孤独是人的本性

关玉良一般不参加笔会,并且与各种圈子都保持疏离。“我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关玉良说,因为他“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要参加”。

9月9日奥运巡展的揭幕式上,众多媒体都来采访,场面很热烈,但很快人们就像潮水一样退去了,对此关玉良并不感到寂寞:“干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的时候,肯定最后剩下来的,是你一个人。我看的不是位置,我看的是人性。脱了衣服都没什么不同。”

“为什么我喜欢一个人跑,一个人去做事?两个人在谈论问题,三个人是讨论问题,四个人就是游戏问题,一个人才是思考问题。我觉得孤独是人的本性,不管男女,都是孤独的。不管是什么人,是否成功,都是孤独的。”

孤独的关玉良,保持着他对社会的批判性。他曾创作一种名为《当代俑》的陶艺,是一个没有五官,抽象站立着的人形:全身布满粉色的康乃馨,从头顶开始,一条金线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脑袋一半是金色或银色。

关玉良说,你去新疆看看,那些淘金者把青山绿水挖成什么样了,这批金脑袋、银脑袋的变形《当代俑》,所要表达的就是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

美术评论家皮道坚说,这是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精神和物质失衡”的深沉焦虑。

虽然奥运巡展只进行完了北京的第一站,但关玉良已经在展望奥运以后的生活:“我的最大梦想是自由。某种意义上,回顾我的一生,我是一个以身试法的人。”

“奥运巡展做完,我去搞壁画。到甘肃天水一带,找一个有阳光的地方。为什么去那里?那里的阳光是自由的。”

词条标签: 画家.人物 教授 美术师

=视频

著名艺术家关玉良先生谈战争与人性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