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共價化合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共價化合物

兩個原子結合,是以共價鍵形式還是以離子鍵形式,主要取決於兩個原子的電負性差值。電負性差值很大的金屬和非金屬結合,以離子鍵為主;電負性差值小的兩個非金屬結合,以共價鍵為主。共價鍵是電負性相同或相差不大的兩個元素的原子相互作用時,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化學鍵。由共價鍵形成的化合物稱為共價化合物。為了闡明這一類型的化學鍵問題,早在1916年,美國化學家路易斯(Lewis)就提出了原子間共用電子對的共價鍵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分子中的每個原子力圖通過共用一對或幾對電子使其達到相應稀有氣體原子的電子結構。

簡介

1916年,美國化學家G.N.Lewis提出了最早的共價鍵理論,該理論認為分子中每個原子應具有穩定的稀有氣體原子的電子層結構,這種結構通過原子間共用一對或若干對電子來實現,即「八隅體規則」。這種分子中原子間通過共用電子對的方式形成的化學鍵稱為共價鍵。路易斯的共價鍵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一些簡單共價分子的形成,為價鍵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值得注意的是,路易斯理論尚不完善,它無法說明電子配對的原因和實質以及分子的幾何構型。無法解釋不符合「八隅體規則」的化合物,例如三氟化硼(6電子)、五氯化磷(10電子)、六氟化硫(12電子)。1927年,德國化學家W.H.Heitler和F.London把量子力學理論應用到分子結構中,初步解釋了共價鍵的本質。後來L.C.Pauling等人發展了這一成果,建立了現代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和分子軌道理論。

評價

價鍵理論和雜化軌道理論都可以解釋共價鍵的方向性,尤其是雜化軌道理論成功地解釋了部分共價分子雜化與空間構型的關係,但是有些分子用這兩個理論預測有時也是難以確定的。1940年美國的N.V.Sidgwick等人相繼提出了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簡稱VSEPR法,該法適用於主族元素間形成的ABn型分子或離子。(1)在共價分子中,中心原子周圍配置的原子或原子團的幾何構型,主要決定於中心原子價層電子對的相互排斥作用,分子的幾何構型總是採取電子對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種結構。價層電子對包括成鍵電子對和孤對電子。2)對於共價分子來說,其分子的幾何構型主要決定於中心原子的價層電子對的數目和類型。3)價層電子對相互排斥作用的大小,決定於電子對之間的夾角和電子對的成鍵情況。一般規律為①電子對之間的夾角越小排斥力越大;②價層電子對之間靜電斥力從大到小的順序是:孤對電子-孤對電子、孤對電子-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成鍵電子對;③斥力從大到小的順序是:叄鍵、雙鍵、單鍵。(4)在共價分子中如果存在雙鍵或叄鍵,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仍然適用,可把雙鍵或三鍵當成一個電子處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