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织金县的交界处的梭戛乡,海拔1400—2200米,面积120平方公里。所辖12个社区(自然村寨),总人口5000余人,距六枝特区政府所在地40公里。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中(国)挪(威)两国元首——江泽民总书记和哈拉尔五世共同签署的文化项目,于1998年10月31日建成开馆。梭戛生态博物馆是亚洲第一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1]

历史沿革

准备筹建

为了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2],1995年,经中国和挪威文博专家考察后,撰写了《在贵州省梭嘎乡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获得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的批准,正式列入了中挪文化交流项目。

开始筹建

1997年10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王后宋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开发合作署《关于中国贵州省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协议》签字仪式,决定在中国建立第一座生态博物馆。

根据协议,按照国际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要求,1997年,梭嘎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建设工程破土动工,挪威政府为此项工程提供无偿援助88万挪威克郎(折合人民币80万元),用于场馆建设和征集实物。

梭嘎苗族社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则是博物馆的一个信息库,它记录和储存着本社区的文化信息,如通过录音记录下口碑历史,存放相关的文字资料、具有特殊意义的实物、文化遗产登记清单和其它本社区内的遗产等,通过陈列展览向观众介绍即将参观的文化的基本情况,并对观众提出行为要求,这些都通过视听媒介的综合介绍来完成。

正式完工

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层生态博物馆--梭夏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并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

梭嘎生态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引起了挪威政府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重视,为使这一项目得到发展和延续,1999年3月16日,挪威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在与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出席共同出席了《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合作意向书》签字仪式。随后,挪威政府官员又多次到贵州进行实地考察。1999年12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花溪镇山、锦屏隆里、黎平堂安三座生态博物馆,至此,形成了包括梭嘎在内的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2000年9月5日,龙超云副省长率贵州省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中挪文化合作项目——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签字仪式。

在贵州中部六枝特区与织金县交界处的大山群中,世居其土的是一支不足5000人的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陇戛寨作为梭戛乡12个自然村寨中的一个,在民俗文化上是颇具代表性的。

视频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相关视频

贵州六枝,在建中的六枝记忆·三线建设博物馆!
六枝三线建设博物馆是在原工业遗址上建设的,有特点,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