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公债规模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公债规模是一个专用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录

名词解释

公债规模是指公债的发行数量,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其内容包括当年国债发行规模,历年公债累计总规模和尚未归还的公债总规模等。公债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公债作为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筹措建设资金、合理配置资源、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公债的发行突破其用于弥补财政赤字范畴,还用来作为筹措建设资金和宏观调控的手段时,公债的发行量也就突破了正常财政支出的需要量。但公债的发行并不是一个无限的量,由于公债发行存在负担问题,这就要求公债发行要有一个适度规模。目前,公债规模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合理界定公债负担的指标。

公债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有:

1、国民经济的分配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社会所能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国民经济的分配规模越大,公债规模也就可以越大;反之,公债规模只能越小。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前提下,在社会的初次分配中,国家所得部分比重越低'国家举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越大;同时,集体和个人所得部分比重越高,应债能力就越强,从而公债规模就可以越大;反之,公债规模就越小。

2、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

公债是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的工具,公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影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为此,在一定时期适当扩大举债规模,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必要的政策选择。

3、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

公债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的经济杠杆,其规模大小也必然受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任务的制约。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任务加重,控制力度需要加大时,国家必然扩大举债规模,以适当集中资金,增强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如我国1998年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公债发行规模相应地扩大。

4、认购者负担能力

认购者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公债规模的重要因素。公债认购者主要是个人和企业,如果个人和企业的收人较为充裕,则认购的公债数量就可能多一些,公债的规模就可以大一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人增长较快,认购公债的能力随之增强,公债的规模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5、政府偿债能力

公债规模归根到底取决于政府的偿债能力。政府用于偿债的经常性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收人,包括国家投资创造的新增收人,因而国家的偿债能力取决于经济产出能力及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财政的经常性收人增长较快,公债规模可适当大些,反之则不能随意扩大公债规模。

6、公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公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

显然,使用方向和结构合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自然会提高认购者的应债能力,也会产生一种“内生”的偿债能力,从而自然也就提高了公债的限度。投入小、产出大、经济效益好,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加得多,表明国家还本付息的能力强,公债规模相应就可以大一些。

公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绝对量指标:

1、公债总额,也称公债余额,是指政府现存且尚未清偿的债务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了政府的债务总规模。在没有短期公债的情况下,公债总额是当年新债发行额与历年公债累计余额之和。

2、公债发行额,是指政府在某一年度内发行债务的数额。这一指标是从政府收入角度衡量公债数量。在平价发行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发行手续费等因素,公债发行额就是这一年的公债收入。

3、公债还本付息额,是指在某一年度内政府对公债的偿还额。这一指标是从政府支出角度衡量政府的债务负担。只有当公债发行额大于公债还本付息额时,政府才有公债净收入可以利用。

相对量指标:

对公债规模的衡量除了可采用绝对量指标外,还可以采用相对量指标。而且由于相对量指标综合考虑了公债数额与国民经济和财政状况之间的关系,所以,相对量指标更具有普遍意义。国际上通用的公债相对量指标主要有三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和公债偿债率。

1、公债负担率。公债负担率是指公债余额占当年GDP的比重。公债负担率的计算公式为: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00%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宏观经济对政府债务的负担能力。一般来说,公债负担率越高,国民经济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越大,财政的偿债能力也越强。

2、公债依存度。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公债依存度的计算公式为:

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支出×100%

该指标包括两种计算口径:当分母是国家财政总支出时,称为国家财政的公债依存度;当分母是中央财政总支出时,称为中央财政的公债依存度。这一指标反映了一国财政支出对公债的依赖程度。公债依存度越大,说明财政的基础越薄弱,对债务收入的依赖程度越高,财政潜在的风险也越大。

3、公债偿债率。公债偿债率是指公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公债偿债的计算公式:

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100%

公债偿债率指标反映了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公债偿债率越高,扣除公债还本付息支出后,可供财政支配的收入份额越少,财政收入的压力越大。

除上述三个指标外,衡量公债的规模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参考指标。例如公债发行额占当年国民收入的比重、公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2.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