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月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八月春

八月春,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 秋海棠,原产中国,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八月春

别称; 相思草、断肠花、相思花、断肠草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种; 八月春

界; 植物界

目; 葫芦目或堇菜目(Cucurbitales)

科; 秋海棠科(Begoniace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属; 秋海棠属(Begonia)

秋海棠; ​古名八月春。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品种。 由于环境的破坏,植物已经越来越少。

花卉简介

花有红色、粉红及白色,。不但花好看,其叶也色彩丰富,有淡绿、深绿、淡棕、深褐、紫红等。其品种有20多个,如四季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蟆叶秋海棠、洒金秋海棠、花叶秋海棠等。据传,唐玄宗曾用"海棠睡未足"来形容杨贵妃酒醉未醒,朦胧倦妆之态。产地为陕西秦岭、河南、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

秋海棠的花、叶、茎、根均可入药。

形态特征

秋海棠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茎绿色,茎直立,光滑,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块茎。茎直立 粗壮,多分枝,光滑,节部膨大。叶腋间生珠芽;叶互生,叶柄长5-12cm;托叶披针形;叶片斜卵形,长8-20cm,宽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两面生细刺毛,叶下面和叶柄部带紫红色,边缘有细尖牙齿。花单性,粉红色,直径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壮聚伞花序;雄药被片4,外2片圆形较大,雄蕊多数,聚成头状,花丝成1总柄,花药黄色,雌花被片5,在内的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头扭曲状。蒴果长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节部膨大多汁。有的有根茎,有的有块状茎。叶互生,有圆形或两侧不等的斜心脏形,有的叶片形似象耳,色红或绿,或有白色斑纹,背面红色,有的叶

片有突起。花顶生或腋生,聚伞花序,花有白、粉、红等色。多栽培于庭园。全国各地有分布。

生理特征

秋海棠大部分原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在自然界多生长在温暖地区的林下沟边、溪边或潮湿的岩石上。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10-30℃左右,低于10℃生长缓慢。在适宜的温度下,可四季开花,花期长,连续开花性强,具有边开花边生长的特性,叶肉质。温度太高时生长不佳,会引起叶片的灼伤、焦枯。易攀高徒长且易患病害。适宜空气湿度较大、土壤湿润的环境,不耐干燥,亦忌积水。喜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的生长环境,但强烈的日光直接照射会使叶片及花朵烧伤,故夏季栽培需遮荫40-50%。四季海棠为长日至中日性植物,当夜温低于21℃,则只在长日下开花,但是日长对开花的影响不如菊花或一品红那样具有决定性影响力。耐候性为绿叶系较铜叶系强。不需摘心,忌用生长调节剂。

折叠编辑本段民间传说 东海边有个古镇,是个水路通商的活码头。海船往返,客商云集好不热闹。

这古镇,每户人家都喜欢种花、赏花。富家有花园;清贫些的,也在房前屋后种些花。有些人家就以种花为业,一些客商也喜欢把古镇的花卉带到海外去做买卖。

镇上有个叫贵棠的人,家有娘子、孩子和老母亲,日子过得很贫困。他的娘子除了帮助种花,还能剪花样卖。她见过什么花,就能剪什么花,而且剪得惟妙惟肖。左邻右舍都夸她的手艺巧。这天,她在街头卖花样,一个客商对她说:"大嫂啊,你剪的花好是好,可惜是平的,如果能用色纸,彩绢做成花,我可以带到海外去卖,给你好价钱呐" 。

贵棠娘子听了客商的话,高兴地说:"先生!我做做看。要是好,你就买" 。

贵棠娘子回到家,就努力做起纸花、绢花来啦。做啊做,做了一篮各色各样好看的纸花、绢花,五颜六色,巧夺天工。这天,贵棠娘子拎着花篮,找到那个客商。客商一见纸花、绢花,高兴得当场付了钱,把一篮纸花、绢花都买下了。

贵棠娘子掐掐指头算了算,做花比种花赚钱,从此她就做纸花、绢花卖。别人也学着做,古镇人除了种花出名,做纸花、绢花也出名了。

可是,贵棠夫妻虽然能种花、做花,但要养活一家四口,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这天贵棠对娘子说:"娘子啊,听说你做的纸花、绢花,在海外卖得起钱,我想自己拿到海外去卖,让我们的日子过得好一些吧!"

娘子眼圈儿一红,舍不得丈夫出远门去海外做买卖。但为了以后的日子,也只好点头答应。贵棠娘子做了一批纸花、绢花。菊花开的时候,贵棠就搭便船出海去了。

正月梅花、二月杏花都开过了,七月鸡冠花、八月桂花也开啦。贵棠去年菊花开的时候出门去,今年菊花开的时候还没回来。是病了吗,还是没钱难回家?是死是生,谁能知道呵!

盼啊盼,消息终于传来,原来贵棠在海外贫病交加早就死了。贵棠娘子还是半信半疑,希望丈夫能活着回来。她每天呆痴痴地倚在窗槛上,朝海里望,整日里悲悲切切,恍恍惚惚。她望穿秋水郎不归,洒尽眼泪哭断肠。

花神怜悯贵棠娘子,把她洒落在窗下土里的泪水化出一棵草,草叶儿正面绿色,背面红色。开着的小花,象点点泪花,又象贵棠娘子做的鲜艳、浑厚的绢花,既稀奇,又好看。这是花神让贵棠娘子种出这种奇异的花儿来卖了好过日子,也是让贵棠娘子每天看看这花儿,寄托对丈夫的哀思呐!

后来,这种花旺发了一大片。人们说贵棠死得可怜,他是秋天出海的,这花又是秋天开的,就叫它"秋海棠"来纪念他吧。还有人说此花是贵棠娘子哭贵棠哭出来的,所以也把它叫做"断肠花"。

品种分类

秋海棠属约有2000种,园艺品种繁多,在园艺上,根据根茎的特征,大致上将其分为四类:

1.宿根类

如四季海棠(又称玻璃翠、蚬肉秋海棠)。

2.须根类

又称灌木类,包括多浆草本、亚灌木、灌木,常绿生长高大,分枝多,主要花期在夏秋两季,冬季进人半休眠,但仍可供观叶之用,如银星秋海棠(B.arsenteo-guttata),竹节海棠(B.President-carnot),四季海棠(B.semperflorens)。

3.根茎类

茎匍匐地面,粗大多肉,节极短,叶及花茎自根茎叶腋抽出,叶柄粗壮,花期均在冬春之间,叶多具美丽的斑纹,如蟆叶秋海棠(B.rex)、械叶秋海棠(B.digyna)、粗喙秋海棠(B.crasslrostris)等。

4.球根类

地下部具有块茎或球茎。为温室春植球很,秋季花谢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球根在冬季休眠,如园叶秋海棠(B.cxcloPhylla)、掌叶秋海棠(B.hemslcyana)等。

主要品种 :茶花海棠 。

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由多种原产南美山区的野生亲本培育出的园艺杂交种,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高温,超过32℃,茎叶枯萎脱落,甚至块茎死亡。生长适温6-21℃,相对湿度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态特征:株高约30cm,块茎呈不规则扁球形。叶为不规则心形,先端锐尖,基部偏斜,绿色,叶缘有粗齿及纤毛。腋生聚伞花序,花大而美丽。品种极多,有单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皱边等。花色有红、白、粉红、复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与栽培:常用扦插和分割块茎法繁殖,也可播种繁殖。生长季节可经常浇水,但盆土不宜太湿,否则会引起腐根,空气干燥则会落花。生长后期逐渐降低浇水量。生长季节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四季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原产巴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干燥和积水,生长适温18-20℃,低于10℃生长缓慢,要求空气湿度大的环境。

形态特征:属须根类秋海棠,茎直立,多分枝。叶互生,具光泽,卵形,叶缘有锯齿。花淡红色,腋生,数朵成簇。园艺品种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单瓣和重瓣;花色有红、白、粉和中间色;叶色有绿、紫红与深褐色。

繁殖与栽培:播种、扦插与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种。分株多春季结合换盆进行。

蟆叶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巴西和鳊东部一带,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宜阴湿环境和湿润的土壤,夏季忌阳光直射。

形态特征:无地上茎,地下根状茎平卧生长。叶基生,一侧偏斜,深绿色,上有银白色斑纹。花淡红色,花期较长。

繁殖与栽培:用扦插与播种法繁殖,生长季节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应注意及时摘心,夏季通风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铁十字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冬季湿度不得低于10℃。夏季要求凉爽、半阴和空气湿度大的环境,温度以22-25℃为宜,不耐高温,超过32℃,则生长缓慢,怕强光直射。空气湿度80%左右。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形态特征:根茎横卧,肉质。叶柄上长有长绒毛,叶柄直接长在根茎上。叶近心形,长16-20cm,状突起和刺毛,淡绿色。中间有一类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纹。花小、黄绿色。

繁殖与栽培 :分株或叶插法繁殖。换盆时分株。叶插一般在夏季进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湿,空气湿度不宜过高,否则易烂。约30余天,即能长出小植株。待长出小叶后即可移植。

银星秋海棠

产地与习性 :原产巴西,为多年生小灌木状,夏季生长适温25℃左右,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长适温15℃,需阳光充足,应适当控制水分。

形态特征:属须根类秋海棠,茎直立。具分枝。叶片斜卵形,叶面绿色,嵌有稠密的银白色斑点,叶背面紫红色。花淡红色。

繁殖与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进行。也可进行叶插,但不定芽的产生较为困难。每年春天需换盆,并进行修剪。

繁殖方法

分类繁殖方法

秋海棠繁殖常用播种、扦插和分株三种方法。

糙叶秋海棠

由于种子细小,播种时常需混细沙撒播,出苗才较均匀。现在市场上出售有一种包衣种子,用来播种效果会更好一些。播种时,用木板轻压种子,使之和基质密切接触,但可先不覆土,从盆底浸水。待基质润湿后,盆上覆盖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置20℃左右的半阴处。基质发干时,适当以喷雾状水润湿,一般半月左右即可出苗。大多数秋海棠从出苗至开花,在适宜的管理下,大约需5个月左右的时间。

用来扦插的盆器应洁净,盆土应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播种基质常用泥炭土混1/2至1/4的蛭石,或者用培养土混一些腐叶土及沙配制。扦插可用茎插、叶插及根状茎扦插三种方法。扦插是繁殖秋海棠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方法。不同种类的秋海棠,因其形态及生根特性各异,故而采用的扦插方法亦不相同,有茎扦和叶插两个方面。通常须根类秋海棠,如竹节秋海棠(B.presiclent-carnot)、银星秋海棠(B.argenteo-guttata),绒叶秋海棠(B.CAThayana)和桐叶秋海堂(B.platanifolia)等,因具有明显的地上茎,并且茎上能长出不定根,故适宜用茎插。而根茎类秋海棠,如马蹄秋海棠(B.massoniana)、彩叶秋海堂(B.rex-cultorumcy.Colourful)眉毛秋海棠(B.boweri)及蟆叶秋海棠(B.rex)等,由于不具有直立的地上茎,并且其叶片具有再生不定根和萌发不定芽之功能,则以叶插为好。扦插基质须选用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且不含任何病菌的蛭石或细砂,这样就不会一、导致插穗或叶片因扦插床(盆)积水而腐烂,或因感 染病菌而影响生根。

茎插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扦插效果最好。这时可以结合修剪整形,选取生长健壮的茎剪成长10厘米左右作为插穗,上留3-4叶。插穗基部要选在叶腋处剪成斜面,由于此处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活动旺盛,因而极易生根。然后将插穗插入基质1/3至1/2。浇一次透水,10-25天愈合生根,一个月以后即可分盆栽植。

长柄秋海棠

秋海棠叶的叶脉切断处也可发根生芽,利用这一特点,可用叶片进行繁殖。叶插一般在春末和夏秋进行。选择发育成熟的二年生叶片为好,若叶片太嫩,插后容易腐烂,太老则生根慢,并且不易出芽,叶片选好后可以平插,也可以竖插。所谓平插,就是先剪去大部分叶柄(留0.5厘米左右),用利刀在叶片上把主脉划断,每张叶片可划3-5个切口,然后将叶片平铺在扦插床(盆)面,并镇压一下,使叶片充分与扦插基质结合,喷水至基质湿润,约一个月,在叶柄基部和叶脉切口处就会生根,这时每隔7-10天浇一次无土栽培营养液,或1:1000尿素溶液,能促使不定芽的萌发。2-3个月就可成为一棵新的植株幼苗。竖插就是剪去叶柄和叶片外围的薄组织,并将叶柄基部剪成楔形,然后将其竖着插入基质1/2,保持基质湿润,40-60天即可生根和长出不定芽。

无论是茎插还是叶插,扦插后都必须保持扦插床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并要保证光照充足(夏季要遮荫),才能提高其成活率。扦插成活后,将小苗直接转入无土栽培,能够大大加快小苗的生长速度。

根茎类秋海棠可剪取4厘米左右长的根茎斜插于洁净的沙中或蛭石中,半月余也可生根并陆续发芽。

分株是一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根茎类(观叶类)秋海棠通常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繁殖。球根类秋海棠还可用分割块茎的方法繁殖。将发芽的块茎纵向切分,每块有1至2个芽,待切口晾干后即可上盆种植。若采用扦插和分株这两种无性繁殖方法,要注意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及20℃至25℃的温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盾叶秋海棠

若想大量繁殖还可采用克隆技术,例如利用1片叶或一个茎段,在短期内就可迅速繁殖大量性状一致的小苗,这种方法供生产应用非常快捷。

栽培要点

由于秋海棠茎叶幼嫩多计,不宜过长时间置于太荫蔽处,如遇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过多淋水,盆土积水,往往会 引起植株腐烂死亡,若施肥过多或过浓,也会发生死亡,在管理上应引起注意。秋海棠喜温湿环境,在秋冬季节,可早晚各淋水一次,以保持土壤湿润;在低温天气或寒潮到来之前,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寒潮侵袭。

秋海棠分枝较多,为达到预定完美形态,可随时适当修剪。

秋海棠的病虫害防治

生长期遇高温多湿,常发生茎腐病和根腐病,应控制室温和浇水,并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在室温高、通风不好的环境下,很容易受介壳虫和蚜虫危害,还有卷叶蛾幼虫、蓟马危害。介壳虫和蚜虫群生于叶柄、花蕾和新芽处吸取养分,卷叶蛾幼虫咬食花叶,蓟马于叶背吸取营养。被害植株完全丧失观赏价值。介壳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蚜虫、蓟马和卷叶蛾用10%除虫菊酯乳油和鱼藤精2000倍液喷杀。

应用价值

药理作用 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跌打损伤。

2.《贵州民间方药集》:止吐血、咯血、刀伤出血。

3.《陕西中草药》:活血散瘀,清热,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胃溃疡,痢疾,肺痈,崩漏,白带,月经不调。

4.《贵州草药》:活血化瘀,凉血止血。

5.江西《草药手册》:行气行血,消肿止痛,镇痉,治瘰疬。

应用价值

秋海棠不仅以其四季不绝、妖艳繁茂的花朵和五彩斑斓、绣姿各异的叶片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而且其茎叶还有良 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例如:

(1)四季海棠和竹节海棠均可全草入药,味微苦,性凉,清热利水,具有治疗感冒和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可治疗跌打肿痛、疮疖。南美洲的巴西人常用秋海棠作为退热利尿药服用。

(2)欧洲人如法国人用秋海棠的叶子,作汤料,或与鱼同烧,其味可口。

(3)紫背天葵(又称天葵秋海棠),全草入药,在我省肇庆市鼎湖山是有名的药用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咳、消炎止痛、助消化、健胃、解酒的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

花语解读

1.亲切,诚恳,单恋,苦恋

2.呵护

3.热忱的友谊

秋海棠属除澳大利亚外,全世界从热带到亚热带均有分布,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一些关于秋海棠的传说与典故。

《采兰杂志》载:古进有一妇女怀念自已心上人,但总不能见面,经常在一墙下哭泣,眼泪滴入土中,在洒泪之处长出一植株,花姿妩媚动人,花色像妇人的脸,叶子正面绿、背面红的小草,秋天开花,名曰:"断肠草"。

《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载:"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们爱秋海棠,秋海棠的姿色的确赏心悦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内观赏,也可在温暖地带植于花坛或成片地栽形成花繁叶茂的地被。有的观叶,有的观花,细赏之余,神韵无穷。[1]

参考文献

  1. 八月春,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