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八张犁 (台中市西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屯区

图片来自xitun

八张犁,是台湾台中市西屯区的一个传统地域名称,位于该区北部偏东。相较于今日行政区,其范围大致与广福里相近。

地名

八张犁为旧地名[1],农民最主要耕种的工具“犁”,由于每张犁大约可耕作五甲的农地,犁就成为换算耕田面积的单位[2]

地主根据所犁的数量向佃农征收谷租,最后演变成新垦地的地名,“八张犁”当时的水田大约有四十多甲地,因此而得名。

历史

台湾清治末期至日治初期,八张犁地区为一街庄,称为“八张犁庄”,隶属于捒东下堡。该庄北与下横山庄马岗厝庄为邻,东与港尾仔庄为邻,东南与上牛埔仔庄为邻,南边为西大墩街,西边为水堀头庄林厝庄

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废县厅改设二十厅,该庄隶属于台中厅。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6月,该庄编入“西大墩区”,隶属于台中厅。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10月,合并二十厅为十二厅,西大墩区隶属不变。1920年(大正九年),全台地方制度大改正,废十二厅改设五州二厅,该庄改制为“八张犁”大字,隶属于台中州大屯郡西屯庄

战后西屯庄改制为西屯乡,隶属于台中县,大字亦改制为村。1947年2月,西屯乡并入台中市改称西屯区,村亦改制为里。1950年10月,中、彰、投分治,西屯区仍隶属台中市。2010年12月,台中县市合并为直辖台中市,西屯区隶属不变。

聚落

本地区发展较早的聚落为八张犁,在日治期初期的官方地图上已有记载。此外,本地区尚有四块厝聚落。

交通

国道1号又称“中山高速公路”,是台湾西部两条纵向高速公路之一,大致以东北-西南走向转北北东-南南西走向蜿蜒经过八张犁地区东南部。境内未设交流道,北侧最近的是省道台1乙线交会处旁的大雅交流道,南侧最近的是省道台12线交会处的台中交流道。由此等可快速前往国道1号沿线各地。

省道台1乙线(中清路三段)是大雅至大肚区王田的干道,大致以北偏西—南偏东走向经过本地区东北端。由该道路向北偏西可前往大雅市区并止于省道台10线路口,向南偏东可前往西屯东北端的国道1号大雅交流道、北屯西部、台中市区西部、乌日并止于国道1号王田交流道南侧的省道台1线路口。

省道台74线原称“中彰快速道路”,现称“快官雾峰线”,是彰化县快官绕行台中市区外围至雾峰的快速道路,大致以西南-东北走向经过本地区南部凸出部分的东南端,并与国道1号大致平行且位于其东南侧。由该道路向西南可前往西屯市区、南屯、乌日等地,向东北转东可前往北屯西北部、潭子南部、北屯中东部、太平、大里、雾峰等地。

市道127号(广福路、黎明路三段)是大雅至雾峰的道路,大致以北向南由本地区北部边界入境后,转北北东-南南西走向再转北北西-南南东走向经过国道1号及省道台74线高架桥下后,过港尾子溪桥(侨泰桥)后转西南西再转西南于本地区南部边界出境。由该道路向北可前往大雅并止于省道台1乙线路口,向西南转南南西可前往西屯市区、南屯、乌日、雾峰并止于省道台3线路口。

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