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兩棲類

增加 6,141 位元組, 2 年前
台灣兩棲類的種類:
兩棲類的型態及特徵:
 
泥盆紀時總鰭魚類演化為四足類,再由四足類演化為兩棲類;總鰭魚類的偶鰭演變為四足類的偶腳,偶腳再演化為兩棲類完整的兩對腳。兩棲類通常後腳較前腳為長,爪間有的有蹼,可以跳躍、爬行及游泳。相較於魚類只能在水中游行,兩棲類無疑是脊椎動物能夠開始適應陸地生活並演化產生許多物種最重要的過渡地帶。
 
為了適應音波在空氣中的傳動,蛙類類有中耳及鼓膜,鼓膜在眼睛後方,聲音透過鼓膜,傳入中耳,震動耳柱骨,爭強音波的傳送,再進入內耳產生聽覺。兩棲類當中的蛙類鼓膜明顯,可作為分類的特徵之一。
 
大多數雄性蛙類具有鳴囊,雄蛙將肺部的空氣壓縮,通過聲帶再到鳴囊以發出聲音,如此使氣體在雄蛙的肺部及鳴囊中來回震盪,便會發出一連串鳴唱。雄蛙會發出不同意義的叫聲,具有宣告、吸引雌蛙、競爭及要求釋放等功能,而不同種間的叫聲特質也會有差異,因此可以當作分類的依據。
 
兩棲類的型態差異頗大,就算同樣是蛙類,其體型可能差異數十倍以上,例如大型的牛蛙與小型的小雨蛙體型差異就很大。生長在樹林或水流湍急處的蛙類,多具有吸盤,例如斯文豪氏赤蛙、艾氏樹蛙等。平原水潭的蛙類體型則較為肥胖,且無吸盤,有些具有蹼,可以在水裡快速游動,例如貢德氏赤蛙及金線蛙。
 
五、 兩棲類的生活史:
 
成熟的個體行體外授精,多為卵生,不同的種類其卵的型態不同。有的將卵串產在在淺水溪流中,有的將卵團散佈在水面的落葉或樹根上,有的將卵產於樹洞中,有的則在離開水面的樹枝或岩壁上以卵泡的形式,使卵在膠質的卵泡中成長。
 
卵孵化後形成蝌蚪,蝌蚪的嘴形與他所攝食的食物有關,如果是取食藻類的蝌蚪,其嘴位於腹面,並有數排牙齒;如為濾食性的,則其嘴位於背面,開口朝上。蝌蚪在變態時,會停止進食,尾部漸漸萎縮,最後伸出前肢,以便登陸,因此成體無尾,所以屬於無尾目。有尾目及無足目則無此變態過程。
 
在台灣的蛙類中,餵食行為是艾氏樹蛙特有的,雌蛙會在產完卵後不久再次返回產卵的樹洞中,研究結果顯示艾氏樹蛙的蝌蚪會以嘴巴刺激母蛙的肛門口,使其排出未授精的卵,只會吸食雌蛙未授精的卵,為了吸食方便其嘴形呈漏斗狀。
 
蛙類生活的環境主要是在水域附近,例如赤蛙科的澤蛙、貢德氏赤蛙、虎皮蛙及金線蛙多在水田或沼澤環境出沒,同屬赤蛙科的斯文豪氏赤蛙則多在山澗出沒,樹蛙科的莫氏樹蛙則多在水邊的灌叢活動,不過樹蛙不一定只在樹上活動,像褐樹蛙及日本樹蛙就比較容易在小溪中發現他們的蹤影。
 
蛙類的食物主要以昆蟲、蜘蛛及軟體動物等為主,也有些大型的蛙類可以吞食其他小型的兩棲類或小型哺乳動物,例如牛蛙。蛙類的主要天敵為蛇類,還有一些鳥類及哺乳動物。
 
每種兩棲類繁殖所需的條件不同,生殖季的長短及時間也不盡相同。雖然大多數的兩棲類多選擇在高溫多雨的春夏季生殖,不過像台北樹蛙、莫氏樹蛙及長腳赤蛙則多選擇在偏冷的冬季進行繁殖。在台灣也有些種類的生殖季很長,甚至是全年的,例如拉都希氏赤蛙。雄蛙在生殖季時最顯著的行為就是鳴叫,透過宣告叫聲,雄蛙可以通知雌蛙前來交配,而不同的叫聲特質會影響雌蛙進行配對選擇。
 
 
 
六、 兩棲類與人類:
 
兩棲類對人類而言並無攻擊性,其中蛙類不但數量多且容易補抓,而大型的種類,更是早期人類重要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即使在現今以邁入高科技的世界,人類仍有食用蛙類的習慣。而兩棲類的生長快速,產量多,在醫療及生物科學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又方便的實驗動物材料。
在生態系中,兩棲類扮演次級消費者以上的角色,可以控制有害昆蟲的族群量,最近的研究更發現,兩棲類除了控制節肢動物的數量外,並能有效的降低生態系產生二氧化碳的量,對減輕溫室效應有間接的幫助。
 
兩棲類也是環境污染的一種指標生物。兩棲類的生活史中,其卵無卵殼,只有膠質的鞘,因此對環境因子的變化非常敏感,當環境污染過於嚴重時,例如酸雨的形成、化學污染或是紫外線的增加,均會導致兩棲類族群量的減少或畸形率的增加。科學家也發現,全球氣溫逐年上升,間接導致兩棲類種類及數量的逐漸下降。
 
在台灣,棲息地的破壞對兩棲類的威脅最大。山地的濫墾濫伐,直接影響了該生育地的族群。水土保持的破壞,導致治山防洪計劃如火如荼的展開,山澗小溪逐漸水泥化,因此使的更多的種類及族群失去生存的空間。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農藥的過度使用及有機廢物的增加,引起水質污染並加速惡化,導致兩棲類卵與蝌蚪存活率的下降。人類無節制的捕食,也使的某些原本普遍的兩棲類,變成稀有動物。加上飼養的外來種侵入原生兩棲類的棲地,而外來種往往因為在台灣沒有強而有利的天敵管制、族群不斷擴張、直接的捕食或是在食物及空間上對原生種競爭,都將使原生兩棲類動物面臨極大威脅。
 
現今的環境對兩棲類而言已充滿危機,這些危機不僅是污染,還包括原始棲地不當且過度的開發,導致棲地的消失或破壞,並形成族群的隔離,導致族群的破碎化,將更加速族群的滅亡,因此人類此刻更應重視兩棲類的生存問題,並對保育工作負起責任。<ref>[http://www.wetland.org.tw/trip/class/warm/introduction.htm 兩棲類,台灣兩棲類簡介]</ref>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250">
31,3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