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關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入關述》是一首古詩,古詩是古代漢族詩歌的泛稱。
古詩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以唐朝為界限,以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古體詩又稱古詩或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體詩。從《詩經》[1]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體詩,但唐代之後的詩歌不一定都算近體詩,具體在于格律聲韻之分。
翻開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可以看到一行行熠熠生輝的燦爛文字,打開中華民族的藝術寶庫,眼前呈現出一顆顆光彩奪目的璀璨明珠,這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和精華—古詩詞。
“ |
少年好紙筆,長事行間役。 落落慚父書,為國空馳驅。 三吳早分閫,一麾豈憚遠。 兩越五六秋,水犀雄貔貅。 南征復七載,鯨波息閩海。 百粵慮轉深,誰憐和氏心? 千金幾垂罄,松菊荒三徑。 紫泥儼回鸞,萬里重入關。 稽顙玉墀側,回頭驚澤國。 已分老樓船,羯來忽朝天! 古來忠與義,自可居蠻狄。 何當聖主恩,付以羽林軍。 有懷未及吐,出振漁陽旅。 詎意流涕余,翻向長沙居! 嗟哉漁陽鎮,邊愁不可問。 淒其塞上行,何處古長城? 偶逢路旁女,泣下前致語: 「阿郎戍邊陲,何來輕薄兒? 莫展合歡席,置妾章台陌。 郎憂未能紓,妾憂殊難祛。 踟躕日揮淚,王孫數停騎。 呼酒意翩翩,誰不窺嬋娟? 但謂青樓下,安有羅敷者! 力竭計方窮,匕首飛白虹。 將以謝天紀,未忍先郎死。 赤膽猶斗懸,寸心亦金堅。 相期在白首,郎能知妾否? 行行薊門東,雲沙迷晴空。 寒衣欲前挈,北向更嗚咽。 不怨夫婿未封侯,願持婦德如金甌」。 聽罷拂須三太息,誰信紅顏氣英特! |
” |
— [明代]戚繼光 |
基本含義
詩歌起源於上古的社會生活,因勞動生產、兩性相戀、原始宗教等而產生的一種有韻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形式。《尚書.虞書》:「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禮記.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早期,詩、歌與樂是合為一體的。詩即歌詞,在實際表演中總是配合音樂、舞蹈而歌唱,後來詩、歌、樂、舞各自發展,獨立成體,詩與歌統稱詩歌。如今詩歌按照不同的表現形式分為白話詩和舊體詩詞,白話詩更多稱為新詩或自由詩,但"詩詞"連稱時一般指舊體格律詩、詞。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繼承和發展傳統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需要,詩詞在傳統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韻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漢語特有魅力和功能,這是其它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語言翻譯不了的。因此傳統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表現形式和文學遺產[2]"。
參考文獻
- ↑ 十首《詩經》名篇,驚艷了三千年的時光 ,搜狐,2023-07-12
- ↑ 讀 詩,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