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克什米尔

增加 144 位元組, 4 年前
早期
克什米尔一词取自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尔”是使之干涸之意,克什米尔谓水竭之地。它包括查谟、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罕萨、纳加尔以及 克什米尔谷地等七个地区。
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 [[ 喜马拉雅山脉 ]] 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到了21世纪初,“克什米尔”已被用来泛指包括 [[ 克什米尔谷地 ]] [[ 查谟 ]] [[ 蓬奇 ]] [[ 吉尔吉特 ]] [[ 巴尔蒂斯坦 ]] [[ 拉达克 ]] 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尔谷地,海拔较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奇特,是该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而查谟的居民多为印度教徒,拉达克的居民从文化习俗上来看,则与中国的西藏地区较为相近。
占有现今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十三世纪起,曾分别为中国的西藏政权和 [[ 英国 ]] [[ 印度 ]] 控制。至今主权仍倍受争议。
1587年,开始进入全盛时期的 [[ 莫卧儿帝国 ]] 第三代皇帝 [[ 阿克巴 ]] 征服了克什米尔,将帝国的版图扩展到遥远的西北地方。阿克巴虽然是伊斯兰教徒,但对印度教采取宽容态度,宣扬各教平等。到了17世纪中期,莫卧儿帝国迎来了极盛时期,当政的皇帝 [[ 奥朗则布 ]] 四处征战,帝国疆域空前广大,但他放弃了原来的宗教宽容政策,对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拆毁印度教的庙宇,导致国内矛盾激化。到了18世纪初,莫卧儿帝国已经处在风雨飘摇、内忧外患之中。莫卧儿帝国驻克什米尔的总督日益变得恣意妄为,激起了克什米尔人的反抗。在这一背景下, [[ 阿富汗 ]] [[ 杜兰尼王朝 ]] 于1752年出兵克什米尔,将其置于阿富汗的统治之下。 同一时期,印度北部旁 [[ 遮普地区 ]] [[ 锡克 ]] 人开始崛起,在1801年建立了 [[ 锡克帝国 ]] ,以 [[ 拉合尔城 ]] 作为首都。1819年,锡克帝国占领了富饶的克什米尔河谷,并将这一地区的查谟、蓬奇等地封给了 [[ 古拉伯·辛格 ]] 三兄弟。1834年,在锡克征服拉达克的前夕,拉达克王请求将本区域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但英国人为了交好强大的锡克,拒绝了这一请求。拉达克王也派人到拉萨请求支援,但当时 [[ 清朝 ]] 的驻藏大臣“ [[ 拒之弗纳 ]] ”。1840年,锡克帝国吞并了拉达克和 [[ 巴尔蒂斯坦]]<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512820155_18431bfbb00100fae3.html 引发印巴冲突的克什米尔地区之历史与现状],新浪网,2019-03-05</ref>。
在1845年 [[ 英国 ]] 与锡克的战争中,作为锡克帝国首相的古拉伯·辛格故意采取了许多错误的战略,配合英国人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作为回报,1846年3月,英国政府与古拉伯·辛格签署了《阿姆利则条约》,以750万卢比的价格将 [[ 英锡战争 ]] 中获得的克什米尔地区卖给了后者,并册封后者为“ [[ 查谟和克什米尔大君 ]] ”。查谟和克什米尔成为英印帝国体系中的一个土邦。英国不干涉土邦的内部事务,但土邦承认英国的最高主权,与其他国家发生争端时必须服从英国政府的仲裁。条约并且规定,不经过英国政府的同意, [[ 土邦 ]] 不能随意改变现有的领土边界,英国和土邦之间有相互军事援助的义务。
1860年,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派军队攻占了 [[ 吉尔吉特 ]] ,从而使其统治范围基本上等同于今天所说的 [[ 克什米尔地区 ]]
1889年,英国在克什米尔地区成立了亲英的摄政委员会,这一地区的实际权力掌握在英国派驻的地区专员手中。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之前,为了联合对抗 [[ 德国 ]] [[ 英国 ]] [[ 俄国 ]] 达成了协议,把克什米尔地区的 [[ 瓦罕走廊 ]] 划给了阿富汗,以割断克什米尔同 [[ 中亚大草原 ]] 的联系,使其更牢固地停留在 [[ 南亚次大陆 ]] 之中。一战结束后,英国宣布将权力归还给 [[ 土邦大君 ]] ,但是边境和重大行政事务的权力仍然保留在英国手中。在统治克什米尔的过程中,英国人同样使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法,先是站在印度教上层一边歧视穆斯林,而当印度教民族主义兴起以后,又开始扶持伊斯兰教势力,例如给一些部族长老以优惠待遇,允许穆斯林更多进入政府,以及组建主要由穆斯林构成的吉尔吉特特种侦察团。这些做法进一步加深了长期以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
===近代===
7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