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光叶绞股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光叶绞股蓝
绞股蓝原图链接

中文名:光叶绞股蓝

学 名:Gynostemma laxum (Wall.) Cogn.

别 称:三叶绞股蓝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葫芦目

科:葫芦科

族:佛手瓜族

属:绞股蓝属

亚 属:绞股蓝亚属

种:光叶绞股蓝

分布区域:中国海南、广西、云南及印度、尼泊尔
缅甸、越南等地

命名者及年代:(Wall.) Cogn.,1881

简介

光叶绞股蓝(学名:Gynostemma laxum (Wall.) Cogn.)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攀援草本;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 疏被微柔毛。叶纸质,鸟足状,具小叶3枚,叶柄长1.5-4厘米,具纵条纹,无毛;中央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有时稍带菱形。花雌雄 异株。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纤细。浆果球形,直径8-10毫米。种子阔卵形,径约4毫米,淡灰色,压扁,先端略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具乳突。花期8月,果期8-9月。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生长于 中海拔地区的沟谷密林或石灰山混交林中。

光叶绞股蓝的茎叶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总皂甙、大量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营养和滋 补价值。 [1]

形态特征

光叶绞股蓝(5张) 攀援草本;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微柔毛。叶纸质,鸟足状,具小叶3枚,叶柄长1.5-4厘米, 具纵条纹,无毛;中央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有时稍带菱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侧生小叶卵形,较小,长4-7厘米,宽2-3.5厘米,稍不对称,边缘具浅波状阔钝齿,两面无毛;小叶柄长(2)5-7毫米,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

花雌雄异株。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纤细,长(5-)10-30厘米,被短柔毛,侧枝短,基部具钻状披针形苞片,苞片长1毫米,被短 柔毛;花梗丝状,长3-7毫米,小苞片钻状,细小;花萼5裂,裂片狭三角状卵形,长约0.5毫米;花冠黄绿色,5深裂,裂片狭卵状披 针形,长约1.5毫米,宽约0.5毫米,无毛,先端渐尖,全缘,具1脉;雄蕊5,花丝合生,花药着生其顶端。雌花序同雄花;花冠裂片 狭三角形;子房球形,直径约1毫米,花柱3,离生,顶端2裂。浆果球形,直径8-10毫米,黄绿色,无毛,不开裂。种子阔卵形,径约4毫米,淡灰色,压扁,先端略急尖,基部圆形,两面具乳突。花期8月,果期8-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印度、尼泊尔、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广西和云南东南部。生长于 中海拔地区的沟谷密林或石灰山混交林中。 光叶绞股蓝

繁殖方法

种子的采收和保藏:待浆果成熟时颜色变紫色便可采收。把花序釆回放在阴凉通风处,让其自然后熟l周后再釆下果实,放在竹席上晾晒风干后保存备用。

播种期及种子处理:当表土层地温恒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清明前后为适播期。播前1周处理种子,先搓去 果皮,用35-40℃的温水浸泡2-3小时,捞出晾干种皮上的水分,再与5-10倍量的细沙和细土混匀即可播种。

播种量及播种方法:一般每公顷用种量在7.5-15千克之间。一般分为条播和穴播2种。条播:适宜于高畦作垄开横沟播种,方法与要求同直播;穴播:穴距为16-20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播后穴面覆3-6厘米的细土或草皮泥灰盖种。待芽苗长至10厘米即可移植。

带根扦插:扦插时期在清明前后至立秋均可,但对于留种地,若到处暑以后扦插,当年不能开花结实,故以早播为好。方法是用带老 根的光叶绞股蓝藤蔓或带芽、根的肉质地下茎作母株,每3节剪成1段作插穗;若当天不能栽插,须置阴凉潮湿处存放,最好是现剪现 栽,以提高成活率。以每畦种2行,株距12-15厘米为宜。扦插时根要舒展,芽应向上,地下埋2节,地上留l芽节,覆土要压实,细土 盖沟,保持湿润。

茎蔓扦插:即剪取多年生不带根的光叶绞股蓝茎藤作插穗。此法可避免植株根系受损,不致破坏原有资源。扦插方法基本同上,将健 壮无病虫害的藤蔓每7-10厘米剪成l段(每段应留芽3个以上)。扦插时用木棍在地上戳眼,或开沟条播,行距20厘米,株距5厘米,栽后封土压实并浇水淋透。若有太阳直晒,可插树枝遮荫至生根长叶。插苗培育40天左右即可移栽定植。

栽培技术

选地:宜选阴沟边、篱笆下、岩壁下、栅栏边空地以及村边坡地阔叶林、防风林、次生林地或无污染的阴湿地作种植地。土壤以肥沃 、疏松、湿润、浇灌方便的壤土最佳。

整地:冬前进行深翻细整。在林地里,若上层冠幅过于茂密,宜伐去少量树叉及乔木层。保留灌木层。高产栽培要求作畦。可每隔120厘米沿坡地等高线方向作畦,畦沟宽30厘米,沟深15厘米,畦上施以林中腐殖土、农家肥等基肥,并将土、肥相互拌匀,使畦面呈瓦 背形。光叶绞股蓝除野外露地栽种外,也可在庭院、楼房阳台用盆栽。

每约18厘米开1条沟进行直播,播沟深3-5厘米,沟宽6-10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以便搭架牵藤。种子在播种沟内相距1-2厘米,播 后沟面覆3-6厘米的细土或草皮泥灰盖种。

追肥与中耕除草:在田间管理工作上,除经常保持土壤有一定湿度外,生长过程应适当迫肥。苗期施1次稀薄人畜粪水,并配施磷钾肥;第1次收割后,再施1次肥;秋后第2次收割后结合松土培土施入冬肥,以施腐熟有机肥为主。在幼苗未封行前,要经常中耕松土与除草,若发现有缺株断垄,可就地疏密补稀,带土移栽,确保全苗。人夏后要及时灌溉,注意保持降温,以防高温干燥造成植株灼死或 生长不良。

合理调配雌雄株比例:因光叶绞股蓝为雌雄异株,若需收获种子,留种地要结合定苗搞好雌雄株的搭配。扦插育苗可预先掌握配置雌 雄株藤蔓的比例,具体要求是每10棵雌株,一般留3-5棵雄株,以提高结实率。

搭架牵藤:在光叶绞股蓝茎藤长至30厘米或封行前,最好能用竹竿或树枝等物来扦插或搭架,让藤蔓攀援向上生长,以利于通风透光 ,促进授粉结实,防止果实触地而种子霉烂,便于采收和提高产量。


病虫防治

白粉病
危害症状:病原属单囊属白粉病菌,为危害叶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得病叶片病斑处呈枯黄色,叶面生有白粉状的霉斑,扩大后可连成 一片密布全叶,到后期于白粉层上及叶背生有众多的小黑点。受害植株生长衰弱,影响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致使光叶绞股蓝叶片枯 萎,以至地上部分枯死,降低药材产量和质量。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适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一旦发现发病中心,应及时拔除病株, 以防扩大蔓延;发病初期喷射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白绢病
危害症状:又称菌核性根腐病,病原菌为小核菌属白绢病菌,属全株性真菌病害。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旬至7月下旬最严重。在光叶绞股蓝贴地或近土表的茎蔓首先发生,然后蔓延扩大至叶部。患病植株根和茎呈暗褐色,长有白色菌丝体;病叶暗褐色水渍 状似开水烫过一样软腐,叶面也长有白色菌丝体;由于病原菌丝不断地迅速繁殖扩散,从而破坏了植株的输导组织和皮层,导致植株 凋萎或腐烂枯死。
防治方法:选择无病种苗及在无病田内选苗作为繁殖材料;尽量选用无病地块或避免在前作易发病的地块种植;加强田间管理,注意 通风降湿,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于病穴中施生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喷2-3次。

钻心虫
危害症状:属天牛的幼虫,为危害光叶绞股蓝的要害害虫。它的幼虫在光叶绞股蓝地潜伏越冬后,翌年春季变态为天牛(成虫)。钻 心虫钻进光叶绞股蓝茎蔓的基部约6-10厘米处,咬小孔钻进茎蔓里啃吃内壁精髓,用泄出的粪便阻塞孔口,然后潜居在光叶绞股蓝茎 蔓里不断地蛀蚀,而茎蔓外部组织不受破坏,只见到藤茎基部形成象枣核状的“肿瘤”状突起,这就是钻心虫的“安乐窝”,它可以在里 面安全越冬而不致冻死。
防治方法:在秋末管理光叶绞股蓝时,一旦发现此症状可进行人工根治。具体做法是用刀片割开小口取出钻心虫即可,而不必用农药 来防治。

小地老虎
危害症状:小地老虎是光叶绞股蓝苗期主要的地下害虫。幼虫夜间出土活动,从茎基部咬断取食,造成缺苗。
防治方法:冬春时铲除地面杂草和枯枝落叶,消灭越冬幼虫和蛹;清晨日出前,在被害苗附近土面的小孔处,挖出幼虫捕杀;成虫期 ,夜晚点灯诱杀;初龄幼虫大部分在杂草和幼苗上栖息取食,是药剂防治的好时机,可用98%的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杀虫菊酯乳油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灰巴蜗牛
危害症状:灰巴蜗牛是光叶绞股蓝的主要食叶软体动物,成贝或幼贝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并舐断嫩茎。

防治方法:收获后,冬春清除地里杂草;在日出前或雨后捕找幼贝和成贝并捣死;在产卵盛期,及时中耕除草,清灭卵粒;苗期可喷 洒1%的石灰水或每公顷用茶籽饼60-75千克撤施。

光叶绞股蓝主要价值

光叶绞股蓝的茎叶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总皂甙、大量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营养和滋 补价值。


参考来源

  1. 绞股蓝概述(附图),植物通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