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先秦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先秦詩歌秦朝統一各國前的詩歌為先秦詩歌。先秦詩歌包括《詩經》、《楚辭》、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漢族民歌和部分原始社會歌謠。民歌及上古歌謠集中收錄於《古詩源》中。先秦詩歌是中國漢族詩歌的源頭,其中《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而《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基本介紹

  先秦詩歌包括《詩經》、《楚辭》和部分原始社會歌謠。

  《詩經》是公元前六世紀以前的詩歌的總集。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裡面共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時的詩歌305篇。其中一部分是司樂太師所保存的祭歌和樂歌,另一部分––較多也較重要的部分––––是經過採集和整理的民歌。這些詩編為「風」、「雅」、「頌」三部分。[1]

  「風」是民歌,包括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就是所謂「十五國風」。十五個地方是:周南、召南、邶、 、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等,大都在黃河流域。「風」共160篇,大部分是人民抒發自己感情的作品。這些詩在《詩經》中占主要地位,比「雅」、「頌」更富於現實性。

  《詩經》中的名篇有:

  「七月」,控訴社會的不平現象。

  「伐檀」,揭發寄生階級的不勞而食。

  「碩鼠」,表達對剝削者的憎恨和對朦朧的「樂土」的熱愛。

  「六月」,表現為祖國統一而戰鬥的意志。

  「採薇」,表現在艱苦環境下對祖國的忠誠。

  「無衣」,表現同仇敵愾的戰鬥精神。

  「關雎」,表現男女青年的熱烈追求。

  「靜女」,表現真摯的熱烈的愛戀。

  「氓」,表現婦女被男子遺棄的哀怨。

  《詩經》的形式是以四言為主。一首詩分幾章,章與章只變換幾個韻腳字,每章押不同的韻。重章疊句、反覆詠唱。

  《詩經》的表達方式主要是「賦」、「比」、「興」三種。

  「賦」,就是鋪陳描寫。

  「比」,就是比喻。

  「興」,是先說一件事以引起所要說的事。例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兩句就叫「興」。

  《詩經》在漢代以前只叫「詩」或「詩三百」。「經」字是漢儒加上去的。如孔子說過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左傳》中也常引《詩經》中的詩,常有「詩云」字樣。

  《詩經》和《尚書》、《禮記》、《易》、《春秋》一起合成儒家的「五經」,是儒家必讀的經典。

  孔子對《詩經》評價很高,如上邊提到的那句,譯出來就是「《詩經》中的三百首詩,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思想沒有不純正的」。對《關雎》,孔子這樣評價:「《關雎》樂而不淫(放蕩),哀而不傷(傷生)」。孔子聽了《關雎》的演唱之後,高興地說:「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譯文:從太師摯演奏的開始到《關雎》的結尾,豐富而美妙的音樂充滿了我的耳朵啊!

  戰國後期,楚國出現了我國文學史上的偉大詩人屈原,他創造了一種新的詩體,就是後世所說的「楚辭」。楚辭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句子長短不一,句式靈活,多用兮字。當時寫楚辭的人除屈原之外,還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他們的作品大都散失了,只有宋玉還留下了《九辯》、《登徒子好色賦》、《風賦》、《高唐賦》、《神女賦》、《招魂》。下面主要介紹屈原的作品。

  屈原,名平,「原」他的字。出身於楚國的貴族家庭,受過很好的文化教養,有很高的文學才華和政治才能。青壯年時很受楚懷王的信任。但他後來被讒見疏,不被懷王信任了,以後又被流放,雖後被召回,但不久又被放逐,直到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2]    屈原的作品有《離騷》、《九章》、《天問》、《九歌》。

  《離騷》是屈原的主要作品,也是我國最早的、最長的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離騷》的命名,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解釋為「《離騷》者,猶離憂也」,即遭遇憂愁之意。詩里敘述了詩人的所以「遭憂」和反覆曲折地表達了他的憂心之深。這首詩幾乎可以看作詩人的「自敘傳」,它曲折盡情地寫出了詩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離騷》表現了詩人眷念祖國和熱愛人民的胸懷。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有宏偉的抱負,想挽救楚國的危亡,這些都在詩中表現出來。

  《九章》包括《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頌》、《悲迴風》九首。它不是一時之作,西漢時才被人把它編在一起,加上《九章》的名字。這些詩大都是詩人被疏遠或流放在外作的,其中多表現了思念鄉土的感情。《九章》里的詩,除《桔頌》外,主題思想大都與《離騷》相同,而表現手法卻有很大差別,這突出表現了屈原作品藝術風格的多樣性。

  《九歌》共十一首,「九」是虛指。這些詩與祠神有關。古人認為這是屈原流放時,見了當地民間祠神的樂舞歌辭,而寫了《九歌》。《九歌》所祠的神有太陽神(《東君》),主壽夭的神(《大司命》),主子嗣的神(《少司命》),黃河之神(《河伯》),湘水之神(《湘君》《湘夫人》),山神(《山神》),東皇太一神(《東皇太一》),雲神(《雲中君》),為國戰死者之神(《國殤》),還有一首《禮魂》,共十一首。

  《天問》是一首很奇特的詩。它大都是四字句,兩句或四句一組,詩人一口氣提出了一百幾十個問題,對於自然現象、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都提出了許多懷疑。表現了屈原極豐富的想象力。

  除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楚辭章句》中還有幾詩不能判定作者。有《遠遊》、《卜居》、《漁父》,關於 這幾首詩的作者,歷史上一直有爭議,似為當時楚人的作品,其中《卜居》、《漁父》很有價值。

  以上介紹了先秦文學中詩歌部分,這些詩和先秦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就構成了先秦文學。

  原始社會歌謠包括《彈歌》、伊耆氏《蠟辭》等反映當時生產勞作、祈求風調雨順的歌謠;及《擊壤歌》、

  《南風歌》等傳說為黃堯等帝的作品;《周易》中的古詩;以及從古石鼓、獸骨、龜甲上所拓的歌謠、卜辭若干。

  「雅」分為「大雅」和「小雅」。「大雅」用於隆重盛大的宴會的典禮,「小雅」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都是西周的樂歌。其中有敘事詩,有抒情詩,有對前代英雄人物的歌頌,有對當時政治的諷刺。共105篇,大部分是高度現實性的作品。

  「頌」是「以成功告於神明」的祭歌。現存的「頌」有「周頌」31篇,「魯頌」4篇,「商頌」5篇,計40篇。這些詩,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農神的。

參考文獻

  1. 先秦文學之先秦詩歌微信
  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8685017/answer/405142102 先秦詩歌和兩漢詩歌的比較?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