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元史·徐世隆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元史·徐世隆传出自《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1]

原文

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遵父属,遂辞官,益笃于学。

岁壬辰,父殁。癸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多归之。壬子,世祖时方图征云南,以问世隆,对曰:“孟子有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之西南夷乎!”世祖曰:“诚如卿言,吾事济矣。”

中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时中书省檄诸路养禁卫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什器,前期戒备。世隆曰:“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畿根本地,烦扰之事,必不为之。马将不来。”遂弗为备,马果不至。清沧盐课,前政亏不及额,世隆综核之,得增羡若干,赐银三十铤。二年,移治顺天,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三年,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后除世隆太常卿,兼提举本路学校事。

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御,奉安太室,而大飨礼成。帝悦,赏赐优渥。俄兼户部侍郎,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之。七年,迁吏部尚书,世隆以铨选无可守之法,为撰《选曹八议》。

九年,为东昌路总管,专务以德率下,不事鞭棰,吏不忍欺民亦化服,期年而政成,郡人颂之。十四年,起为山东提刑按察使。时有妖言狱,所司逮捕凡数百人,世隆剖析诖误者十八九,悉纵遣之。十五年,移淮东,会征日本,世隆上疏谏止,语颇剀切,当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其事亦寝。 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二十二年卒,时年八十。(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

译文

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二十岁中金正大四年(1227)进士,朝廷任命他做县令。后来遵循父亲的嘱托,世隆便辞官而更加努力学习。

壬辰年,父亲去世。第二年,严实招他到东平幕府,让他做掌书记。世隆劝严实收养贫困书生,因而一时间许多名士都投奔而来。壬子年,世祖当时正打算征讨云南,向世隆询问相关的事。世隆说:“孟子说过‘不是好杀人的君王能统一天下。’统治人民的人,不嗜好杀人能统一天下,何况小小西南蛮夷呢!” 世祖说:“果真像您所说,我的事情就成功了。”

中统元年(1260),徐世隆被提升为燕京等路宣抚使。这时中书省发公文令各路饲养禁卫军瘦弱的马,多达数万匹,草料和其它器物应当先期准备好。世隆说:“军马以前都是在北方放牧,没有在南方饲养的。皇上刚刚即位,京城附近作为国家的根本之地,这种烦扰百姓的事,皇上肯定不会做。马将不会送到这里来的。”于是没有准备,马果然没被送来。清沧地区的盐税,前任宣抚使总是亏空达不到定额,世隆综合查验,得以增加了若干盈余,朝廷赐他白银三十铤。二年,调职顺天府,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或借粮给百姓),保全救活了很多人。三年,宣抚司被废除,世隆回到东平。其后世祖任命他为太常卿兼提举东平路学校事。

至元元年(1264),调任世隆为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都先征求他的意见后再施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大多出自世隆之手。世隆上奏:“陛下您在中原做皇帝,就应当按照中原的礼仪办事。最高的礼仪,首先是祭祀,而祭祀一定要有祖庙。”趁机把图纸呈上,请求下令有关机构在适当的时候兴建。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过了一年祖庙就建成了。于是迎接祖宗的牌位,安放在祖庙的正室奉祀,祭祀的大飨礼就完成了。皇上高兴,对他的赏赐很丰厚。不久世隆又兼任户部侍郎,受皇帝之命商量设立三省,于是他确定朝廷内外的官制并呈献给皇上。至元七年,升为吏部尚书,因为选任官吏没有可依据的章程,所以他为此撰写了《选曹八议》。

至元九年(1272),任东昌路总管,注重以德行做属下的表率,对部下不用鞭打等刑罚,官吏们不忍心欺骗他,百姓也受到感化,心悦诚服,仅仅一年政绩卓著,当地的百姓都称颂他。至元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山东提刑按察使。当时有一桩传播妖言的案件,主管官员共逮捕了数百人,世隆加以甄别,误捕者十之八九,便把他们都放了回去。十五年转任淮东提刑按察使,恰逢世祖准备征讨日本,世隆上疏劝谏阻止,说的话很切中事理,当权者没有及时把它报告给皇帝。不久皇帝心里明白了,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下来了。

十七年世隆被召为翰林学士,又被召为集贤学士,他都称病不就任。至元二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 [2]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