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刘好礼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元史·刘好礼传出自《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祎(1321~1373)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1]

原文

刘好礼,字敬之,汴梁祥符人。父仲泽,金大理评事,遥授同知许州,徙家保定之完州。好礼幼有志,知读书,通国言,宪宗时廉访府辟为参议。岁乙卯,改永兴府达鲁花赤。至元元年,以侍仪廉希逸荐召见,言举人材数事,称旨。五年,应诏建言:“凡有司奏请,宜先启皇太子,俾得阅习庶政,以为社稷生民之福。

陕西重地,宜封皇子诸王以镇之。创筑都城,宜给直以市民地。选格不宜以中统三年为限,后是者不录。”帝是其言,敕中书施行。七年,迁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以比古之都护,治益兰。其地距京师九千余里,民俗不知陶冶,水无舟航。好礼请工匠于朝,以教其民,迄今称便。

或言榷盐酒可以佐经费,好礼曰:“朝廷设官要荒,务以绥远,宁欲夺其利耶!”言者惭服。十年,北方诸王叛,执好礼军中,几死,其大将以好礼善应对,释之。十六年春叛王召好礼至欠欠州曰皇帝疑我致有今日好礼曰不疑果疑王召王至京师肯还之耶十七年春,好礼率众走别部,守厄以待兵至。遇叛王军,迫好礼西逾雪峨岭。

好礼自度,逾是则无望其还,遂以衣服赂叛王千户,始获东出铁壁山口,间道南走数日,从者继至且千人。中道粮绝,捕猎以为食。七月,至菊海,始与戍兵接,得乘传至昌州。入见,帝赐之食与钞。十八年,授嘉议大夫、澧州路总管。十九年,入为刑部尚书,俄改礼部,又改吏部。好礼建言中书:“象力最巨,上往还两都,乘舆象驾,万一有变,从者虽多,力何能及。”未几,象惊,几伤从者。二十一年,出为北京路总管。再入为户部尚书。二十五年六月,卒,年六十二。 (节选自《元史•刘好礼传》)

译文

刘好礼(1226~1288)字敬之,是汴梁祥符(今开封市祥符区)人。父亲刘仲泽,担任过金国的大理评事、许州同知(遥授:授予官衔,而不须到任)。(金元之际)搬家到保定的完州(治今顺平)。刘好礼少年时就心有追求,喜欢读书,能熟练使用蒙古语。元宪宗时被廉访府征招担任参议。

宪宗五年(1255),改到永兴府(治今河北涿鹿)达鲁花赤任职。至元元年(1264),凭着担任侍仪廉希逸的推荐而被世祖召见,他在多件事上举荐人材,合乎皇帝的心意(得到世祖的嘉许)。至元五年(1268),回应皇帝的诏问提建议说:“凡是有关部门奏请的文书,要先呈送给太子看,使太子能够阅读研究民情政理,(我们要)把这作为国家和人民的福分。陕西是重要之地,应该封给皇子诸王来镇守。新修城市时,要按市值出钱收购老百姓的田地。选拔人才不应该把中统三年作为时限,而不录用在此在之后的人。”皇帝赞同他的意见,下令中书省施行。

至元七年(1271),他改任益兰州(在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境内)等五部的断事官,仿照古代的都护的做法,管理益兰。这地方距离京城九千多里,当地人不懂得制陶和冶炼,水上没有船舶往来。刘好礼向朝廷请求派来工匠,教导人们烧陶、冶金和造船,至今人们还享受着带来的便利。

有人建议说开设市场买卖盐和酒可以增加经费,刘好礼说:“朝廷在边疆重地设立官署,希望用来安定边疆,难道官署想要侵夺边地百姓利益吗!”提建议的人惭愧地服从了。至元十年(1273),北方诸王叛乱,把好礼抓到军中,差点将其处死,叛王的大将因为刘好礼善于应对,释放了他。

至元十六年春天,叛王把刘好礼叫到欠欠州,说:“皇帝猜疑我,才导致今天的局面。”刘好礼说:“皇帝对你没有猜疑,如果真的猜疑,皇帝召唤您到了京城,还会让你回来吗?”至元十七年(1280)春,刘好礼率众逃至别部,固守要塞等待援兵到来。

又遇叛军,逼迫刘好礼向西翻越雪峨岭,刘好礼内心估料,感觉翻过雪峨岭就没有希望回来,就用衣物买通叛王手下的千户长,才得到机会向东从铁壁山口逃出,沿小路向南跑了好多天,跟从者陆续达近千人。路上粮食断绝,只得靠捕猎获得食物。到七月,到达菊海,才终于见到元朝戍边的军队,得以乘坐传车到达昌州。

入京拜见皇帝,皇帝赐给他钱粮。至元十八年(1281),刘好礼被授与嘉议大夫、澧州路(治今湖南澧县)总管。至元十九年(1282),入京担任刑部尚书,不久改任礼部尚书,又改任吏部尚书。刘好礼向中书建言:“大象的力量最为巨大,皇帝往返于两都之间,乘坐的车驾由大象来拉,万一有什么变故,跟随的人员即使多,但大象的力量谁能比得上呢?”不久,果然出现大象受惊,差点伤了随从人员的事。至元二十一年(1284),刘好礼出任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北)总管,后来两次入朝担任户部尚书。至元二十五年六月,刘好礼去世,时年六十二岁 [2]

作者简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