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元史·乃蠻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元史·乃蠻台出自《元史》,是系統記載元朝興亡過程的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成書於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王禕(1321~1373)主編。全書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修史工作,他即位的當年,即元朝滅亡的當年,1368年,便下詔編修《元史》。[1]

原文

乃蠻台,木華黎五世孫。乃蠻台身長七尺,摯靜有威,性明果善斷,射能貫札。奉命征海都、朵哇,以功賜貂裘、白金,授宣徽院使,階榮祿大夫。拜嶺北行省右丞。

舊制,募民中糧以餉邊,是歲中者三十萬石。用事者挾私為市,殺其數為十萬,民進退失措。乃蠻台請於朝,凡所輸者悉受之,以為下年之數,民感其德。改甘肅行省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甘肅歲糴糧於蘭州,多至二萬石距寧夏各千餘里至甘州,自甘州又千餘里始達亦集乃路,而寧夏距亦集乃僅千里。

乃蠻台下諭令挽者自寧夏徑趨亦集乃,歲省費六十萬緡。遷陝西行省平章政事。關中大飢,詔募民入粟予爵。四方富民應命輸粟,露積關下。初,河南飢,告糴關中,而關中民遏其糴。至是關吏乃河南人,修宿怨,拒粟使不得入。乃蠻台杖關吏而入其粟。

時入關粟雖多,而貧民乏鈔以糴。乃蠻台取官庫未毀昏鈔①,得五百萬緡,識以省卬,給民行用,俟官給賑饑鈔,如數易之。先時,民或就食他所,多毀牆屋以往。乃蠻台諭之曰:「明年歲稔,爾當復還,其勿毀之。」民由是不敢毀,及明年還,皆得按堵②如初。拜西行台御史大夫,賜金幣、玩服等物。

奉命送太宗皇帝舊鑄皇兄之寶於其後嗣燕只哥鸊,乃蠻台威望素嚴,至其境,禮貌益尊。封宣寧郡王,賜金印。尋奉命出鎮北邊,錫予尤重。國初諸軍置萬戶千戶百戶時金銀符未備惟加纓於槍以為等威至是乃蠻台為請於朝皆得綰符。詔乃蠻台襲國王,授以金印。

繼又以安邊睦鄰之功,賜珠絡半臂並海東名鷹西域文豹,國制以此為極恩。遷遼陽行省左丞相,以年逾六十,上疏辭職歸。念其軍士貧乏,以麥四百石、馬二百匹、羊五百頭遍給之。薨於家,帝聞之震悼,追封魯王,諡忠穆。 (選自《元史•乃蠻台》,有刪改) [注]①昏鈔:破舊的錢幣。②按堵:安居。

譯文

乃蠻台,是木華黎的五世孫。乃蠻台身高七尺,誠懇平和有威嚴,性情明智果敢而善斷,射箭能穿透鎧甲上的鐵片。奉命征討海都、朵哇,因功被賜予貂皮大衣、白銀,任命為宣徽院使,級別為榮祿大夫。授予嶺北行省右丞。

以往的規定,徵收百姓的中糧以供給邊疆的部隊,這一年收中糧三十萬石。掌權的人帶着私利進行交易,將收糧的數量減為十萬石,老百姓進退兩難。乃變台向朝廷奏請,凡是所繳納的糧食全都收下,作為下一年的糧數,百姓感念他的恩德。改任為甘肅行省平章政事,佩戴金虎符。甘肅每年在蘭州收購糧食,多達二萬石,蘭州距寧夏和甘州各有一千多里,從甘州出發又走一千多里才到達亦集乃路,而寧夏距離亦集乃只有一千里。乃蠻台下令讓運糧的人從寧夏直接去亦集乃,每年節省運費六十萬緡。改任陝西行省平章政事。關中發生大饑荒,皇帝下詔招募百姓向官府輸納糧食授予爵位。

各地的富人聽從命令繳納糧食,露天堆放在關下。當初,河南路發生饑荒,宣布在關中收購糧食,而關中百姓阻擾他們收購。到現在守關的官吏是河南路人,記取以前的怨恨,拒絕讓糧食進入關中。乃變台杖罰守關的官吏而放糧進入關中。當時進入關中的糧食雖然很多,但是窮人缺錢買糧。乃變台從官庫中取出還未銷毀的爛鈔,得到五百萬緡,加蓋行省的官印作為標記,供給百姓使用,等到官府發放賑濟饑荒的錢鈔時,如數予以兌換。在此之前,百姓中有人到外地謀生,大多拆毀院牆房屋前往。

乃蠻台告訴他們說:「明年收成好,你們應當又回來,你們不要將房子毀了。」於是老百姓不敢拆毀房屋,等到第二年返回,都得以像原先一樣安居。授予西行台御史大夫,賜予金幣、玩賞的物品和衣服等物。奉命送太宗皇帝原先鑄刻的皇兄之寶給他的後代燕只哥鷿,乃變台的威望一向可畏,到燕只哥鷿的封地以後,所受到的禮遇更加隆重。封為宣寧郡王,賜予金印。不久他奉命出朝鎮守北方邊境,皇帝對他的賞賜更多。開國初期,各軍設置萬戶、千戶、百戶,當時金銀符制還不完備,只是在槍矛上加纓子來作為相應的威權象徵。

到現在乃蠻台為此向朝廷請示,都得到所佩相應的符。皇帝詔令乃蠻台繼承其父的王位,授以金印。接着又因安定邊境與鄰國和睦相處的功勞,賜給他半臂長的珠絡和海東名鷹、西域文豹,國家的制度以此為最高的恩寵。改任遼陽行省左丞相,因年過六十,上疏辭職回家。惦記着自己的軍士貧困,把四百石麥子、二百匹馬、五百頭羊全發給他們。在家中去世,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震驚和哀痛。追封為魯王,諡號為忠穆。 [2]

作者簡介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別號龍門子、玄真遁叟等,漢族。祖籍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後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為「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 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為「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 ,為其後「台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為《宋學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曾受業於聞人夢吉、吳萊、柳貫、黃溍等人。元末辭朝廷征命,修道著書。明初時受朱元璋禮聘,被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時朝廷禮儀多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於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時追諡「文憲」,故稱「宋文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