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是配合元上都古都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配套项目。主要功能包括展厅、观众服务、藏品库房、内部办公、考古科研等。

目录

简介

元上都遗址南向5公里的一座平地隆起的草原山峰,名乌兰台。博物馆[1]即选址于乌兰台东侧面向遗址方向的半山腰处,参观者由南而来,绕山而行,通过东北侧山脚下的道路进入博物馆区,有隐藏而豁然出现之感。

建筑设计

设计结合并充分利用现状废弃的采矿场来布置博物馆的建筑主体,以修整被采矿破坏的山体。博物馆工作人员入口设置在现状的一处折线形采矿条坑南端,并将办公考古科研用房沿折线凹地布置,且沿山坡形状覆土;保留另一处现状圆形矿坑,修整作为博物馆的下沉庭院,观众服务区环绕着此庭院。

遵循对文化遗产环境完整性的最小干预原则,将大部分建筑体量掩藏在山体之内,仅半露一小段长条形体,隐喻遗址的城垣,将其由正北向东旋转18 度,与山体等高线相交,并指向都城遗址中轴线上的起点——明德门,使建筑对遗址有理想的视角和轴线关联;而由明德门处看遗址博物馆,建筑则缩为一个隐约的方点,体现出对遗址环境完整性的尊重以及人工与自然的恰切对话和协调。

沿着博物馆的内外参观路径设置了一系列远眺遗址和草原丘陵地景的平台,直至到达山顶敖包,长长的路径和不断停驻的平台是博物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元上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在此串联。

为呼应“乌兰台”在蒙语中 “红色山岩之上的烽火台”之意,建筑主体的外墙和平台、挡墙都采用了一种掺氧化铁骨料的清水混凝土[2],使外露的建筑体量呈现出一种斑驳的红色,犹如从山体中延伸而出,与四季变化的草原丘陵相应和,呈现出广袤与苍凉的场所气质。

项目获得2019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对于元上都遗址博物馆评委会给予如下评语:

博物馆位于蒙古草原上,距离元上都遗址5公里远的“乌兰台”。乌兰台意为“红色山岩上的烽火台”——这座建筑本身,也如烽火台般脱颖而出。建筑大部分嵌于遗弃的采石场中,几何特征鲜明的体量由含氧化铁骨料的混凝土打造而成,仿佛生长于大地之上。在建筑造型上,独具匠心的角度扭转以及凸出的窗体,呼应着非线性的历史。建筑与山体等高线及都城遗址中轴线相交,使人游走于建筑与自然之间,聆听天与地的对话。

视频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相关视频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
元上都遗址博物馆——传递蒙元文化的窗口

参考文献

  1. 每日科普 | 博物馆知识,搜狐,2020-06-10
  2. 混凝土基本知识介绍 ,搜狐,202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