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儋州洋浦大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儋州洋浦大桥

圖片來自去哪兒旅行

儋州洋浦大桥,是位于中国海南省的一座跨海公路斜拉桥,跨越洋浦湾,连接洋浦经济开发区儋州市白马井镇。大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线路总长3.3公里,其中主桥全长820米,通航净高34米,主跨460米,是海南省主跨最长的桥梁。大桥总投资9.15亿元,于2010年2月1日在儋州市白马井镇举行了开工典礼,2014年4月4日正式通车。[1][2][3]

特色

洋浦大橋,是海南最大跨度的跨海大橋,2014年4月4日洋浦大橋建成通車。 洋浦大橋2010年6月開工建設,總投資9.15億元(人民幣),全長3.3公里,其中主橋長820米,南引橋長734米,北引橋長554米,是海南橋樑史上施工難度最大、技術標準最高的跨海大橋。 洋浦大橋的建成將海口至洋浦的車程縮短至1個小時左右,不僅徹底解決洋浦至海口的交通瓶頸問題,也極大地優化和改善了儋州和洋浦的投資環境。通車後洋浦港和白馬井漁港千百年來以渡船連接的歷史被徹底改寫。 洋浦大橋連接海南省洋浦經濟開發區和儋州市白馬井鎮,是海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洋浦-儋州-萬寧高速公路的起點工程。 洋浦大橋為雙塔雙索面混合式結合梁斜拉橋,全線採用雙向6車道城市快速路標準,路線長3.3公里,其中主橋總長820米,主跨460米,通航淨高34米。同時,大橋的建設在抗風、抗震、防侵蝕上都是高標準,其中抗震設防強度達8級以上。

設計

主要技術指标

  • 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
  • 计算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1级
  • 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 设计荷载:公路一级
  • 行车道宽度:2×(2×3.75+3.5)=22米
  •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 路面横向坡度:2%
  • 最大纵向坡度:3.5% [1]

结構形式

  • 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全长820米,跨径布置为:58.5+63+58.5+460+58.5+63+58.5米,主跨中部的440米梁段为工字钢结合梁,两侧边跨各190米梁段为混凝土边主梁。主桥支撑体系为半漂浮体系,主塔采用两个双向活动支座,横向设置抗风支座,纵向设置阻尼装置。斜拉索设计采用平行钢丝拉索。
  • 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钻石型塔,塔高149.5米。主塔基础采用大型群桩基础,基础共布置37根直径2.2米的钻孔摩擦桩,呈梅花形布置。
  • 主桥辅助墩基础均采用8根直径2米的钻孔摩擦桩,呈行列式布置。
  • 引桥除跨越跨海光缆陆地段采用50米跨径外,其余区段均采用30米跨径。主梁采用整幅箱梁结构,截面设计为单箱三室。[1]

建設歷程

  • 1990年代,大桥前期规划工作启动,最初桥名为“白马井公路大桥”;后由于多种原因项目搁浅,直到2008年重新启动。
  • 2010年2月1日,大桥开工典礼在儋州市白马井镇举行。
  • 2010年4月12日,海南省交通运输厅专家审查并通过大桥施工图设计及预算。
  • 2010年4月19日,大桥水上钢栈桥浮箱正式下海,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 2010年11月14日,大桥风洞试验及钢混结合段试验通过专家评审。
  • 2011年3月29日,南引桥及南引道基础处理工程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评估通过专家评审。
  • 2011年3月31日,大桥防撞及拦船设施设计通过专家评审。
  • 2011年9月4日,大桥南引桥、引道基地处理工程开始施工。
  • 2012年1月11日,大桥上部结构设计交底及大桥施工控制交底会议召开。
  • 2012年2月27日,《主桥工程施工控制大纲》专家评审会召开。
  • 2013年7月22日,大桥北岸Z1钢梁吊装成功。
  • 2013年7月24日,大桥北主塔第一次挂索。
  • 2013年8月2日,4号主塔成功封顶。
  • 2014年1月9日,大桥主桥合龙。
  • 2014年4月4日,大桥正式通车。[2]

影片

洋浦大桥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海南第一桥”洋浦大桥概况. 南海网. 2014-04-03 [2014-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9). 
  2. 2.0 2.1 平宗 谢振安 张琳. 海南洋浦大桥4日通车 连接洋浦港和白马井渔港. 海南日报. 2014-04-03 [2014-04-18]. 
  3. 李晓梅. 儋州·洋浦跨海大桥合龙 海南史上施工难度最大技术标准最高. 南海网. 2014-01-09 [201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