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傲慢與善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日本「直木獎」「書店大獎」雙冠得主辻村深月傾盡全力,紀念出道十五周年的全新里程之作。

難以破解又難以釋懷的懸疑戀愛小說。

青年讀者一致共鳴:

屬於這世代的《傲慢與偏見》!

原來,若真要探究戀人們相愛的真相,竟比懸疑故事更加燒腦!

未婚妻突然失蹤。

為了尋找未婚妻坂庭真實,男主人公西澤架開始一頁頁翻開她的過去。

從未婚妻的故鄉開始,尋訪了她的雙親、閨蜜、初中同學,甚至是前相親對象……

一樁失蹤事件,隱藏的不僅僅是未婚妻消失的原因,生命的痛苦,以及痛苦彼岸的幸福逐一展現。

「喜歡一個人到底是什麼?」「對於結婚、未來人生感到焦慮的人值得一看!」「這個故事會為你解答人生的種種煩惱。」

作者簡介

辻村深月 1980年2月29日生,日本山梨縣人,畢業於千葉大學教育學院。2004年以處女作《時間停止的校園》獲得講談社舉辦的梅菲斯特獎,正式出道。2011年,以《使者》獲頒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2012年,以短篇小說集《沒有鑰匙的夢想》榮獲直木獎。2018年,以《鏡之孤城》獲選書店大獎。

《傲慢與善良》是紀念以作家身分出道第15周年的別具意義的作品,並獲得第7屆Booklog大獎(小說部門)。

另著有《盲目的愛戀與友情》《島與我們同在》《水底祭典》《請殺了我》《今日諸事大吉》《〇八〇七》《太陽坐落之處》等書。

原文摘錄

現代日本,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明顯的階級差異,但每個人都太重視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很傲慢。另一方面,活得越善良的人越聽從父母的話,任由別人決定自己的事,成為沒有自我的人。傲慢和善良這兩種矛盾的特質經常同時存在同一個人身上,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 「那種善良如果過了頭,或許就成了不諳世事,也可以說是無知。 明明是希望別人從中發現自己價值的婚活,到最後卻只能以無法展現自我特色的方式進行,說來也真是諷刺。話雖如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書評

嘮一嘮作者

慣例先和大家嘮一下作者,作者辻村深月是日本「直木獎」「書店大獎」雙冠得主,國內推理迷比較熟悉的東野圭吾最當紅時,也是手握直木獎,在書店大賞取得第四順位(不知道為什麼在國內反倒成了日系推理小說家中的頂流,他在我心裡大概是蔡駿那種形象,一回驚艷,二回爾爾,三回泯然眾人)。

雖然如此,在國內,辻村深月的反響一般,可能是字不好讀吧(餵)。

可見取個朗朗上口像伊坂幸太郎(餵X2)一樣的名字是多麼重要。

當然這麼說也沒特別的依據,18年獲書店大獎的《鏡之孤城》2020年才引入,評價數大概在800左右, 和東野老頭動輒幾十萬評價的書沒得比,可以算是小眾了…


順便夾帶下私貨,同樣在國內名氣不高的伊吹有喜的作品也是深得我心!20年入圍直木獎,21年入圍書店大賞top3,可惜在國內最晚引入的作品也是2018年的事了,老書屬實不太好買。唉,球球你火一火,新星南海什麼的GKD。


嘮一嘮本書 扯遠了,拉回來。趕緊回到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傲慢與善良》。

這是一個講述二十一世紀的傲慢與偏見的故事。比起懸疑小說,更像戀愛小說,比起戀愛小說又更像社會紀實訪談小說。但是回到結尾,它又變回了一本純愛小說(嗯,封面看出來了)。

本書的故事其實很簡單,結婚前夕,『西澤架』的未婚妻『坂田真實』離奇失蹤,為了找回妻子,西擇架展開了一場了解未婚妻過去,尋找真相的探索之旅。歸根結底,拿懸疑小說的標準要求它,你可能會失望而歸。它帶給我們唯一的懸疑因素不過是,未婚妻為何失蹤,而又去了哪裡。而過程中如果跳出男主視角,站在上帝視角的你又很容易覺得這是一個『漏洞百出的謎團』。

所以閱讀過程中,還是增加一點沉浸感,全程跟隨男主的思路這樣才不至於跳戲。

作者慣常的劇情推進手法大概是對話,故而前半章,西澤架忙於和各種各樣的人對話,了解未婚妻,而於作者而言當然是借各種角色表達自己的婚戀觀。後半章則是女主角坂田真實失蹤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偽·真相篇。

傲慢與善良

書這種媒介偏偏自帶價值觀輸出,縱使是虛構文學也沒法做到客觀和中立。即使書中人的一言一行不等同於作者的一言一行,書中人的思考卻一定是作者的思考。

我們不妨聊一聊,作者口中令現代人無法順利結婚的『傲慢與善良』,到底代表什麼。

現代日本,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明顯的階級差異,但每個人都太重視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很傲慢。另一方面,活得越善良的人越聽從父母的話,任由別人決定自己的事,成為沒有自我的人。傲慢和善良這兩種矛盾的特質經常同時存在同一個人身上,現在就是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時代。 嘴上說着自己想要的只是小小的幸福,但大家給自己定的價格可都蠻高的。對的人、不對的人,這種感覺就像把對方當成鏡子,映出的是每個人的自我評價。 與《傲慢與偏見》不同,傲慢與善良都沒有特指誰,而是說每個人都處在自身的矛盾里。

這裡的善良其實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一種隨波逐流甚至任人宰割的溫順,害怕叫人失望,總是不懂拒絕,衡量事情以『能不能做』而不以『該不該做』,故而任由父母擺布自己的人生。在沒有任何意向的時候,善良的人仍然堅持進行着次復一次的婚活,只因為覺得活到一定歲數,應該順順噹噹的結婚了。

而內在的傲慢又讓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過高而不自知,總覺得所有對象都不能合意,故而沒法順利結婚。這群人在評價對方時,總用自己的強項高標準的衡量別人,卻以最低的標準衡量自己,所以看啥啥不行,黑人第一名。

實際上,但凡你可以接受不隨波逐流的生活,就沒有難以結婚的煩惱。但凡你能放低標準,也沒有難以結婚的煩惱。

其實好好想想,誰又會打從心底認真焦慮你的婚姻呢?無非自家父母罷了,書中其實也闡明了父母的擔憂:

『做父母的總有一天會退休,失去收入,也會比孩子先死去。留下希實口中「沒有求生能力」「不懂生存技巧」的孩子。到那時她該如何是好——想到這裡,架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所以他們才會開始提結婚的事,為了替真實尋找下一個避風港。』 這樣的擔憂在簡奧斯汀的18世紀完全有道理。班納特太太這麼全心全意的幫孩子找對象真不是像很多人誤會的一樣就是因為閒的和愛慕虛榮,更是因為當時英國遺產繼承上的限制。因為班納特家沒有男丁,遺產包括莊園都會由書中那個討人厭的遠房親戚柯林斯繼承,而班納特先生的女兒們只能分到少量現金,如果找不到對象就會落入無依無靠的局面。

世殊時異,有些事情的本質卻不會真正發生改變。父母的擔憂不過是對子女未來的擔憂,擔心以後他們自己會不會過不好。然而現在已經不是那個女性連外出拋頭露面都被禁止的18世紀,我們也不再是要靠祖上蔭庇才能過好生活的我們。

救贖與拔高

因為充斥價值植入,前半段我咀嚼的過程就像在看一個70分的電影。雖然不至於嫌棄到棄劇,倒也不會愛到想要專門推薦。說消失的女人的影視作品不少,我能想到的就有《gone girl》和《無罪之最》。都是暗流下離奇而合理的反轉又反轉,觀賞之中快感不停。

至於本書,看了一通『焦點訪談』後,也更期待看到反轉和女主真實的去向。好在架的搜查終於在最後一章達到小高潮並落下帷幕。接下來,換女主視角,平淡的講述這一切。

你或許不會知道,表象的風平浪靜下你的另一半思考了多少事情。真實平靜掛斷的電話背後,暗潮洶湧。期望什麼都不說,就能被對方發現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小動作。

可是,架完全沒察覺。

我們總期望一抬眉對方就能理解自己,對方能刺破千萬張紙看到你的言外之音,仿佛這樣才是所謂的靈魂伴侶。但陪伴你的是伴侶啊,不是一個奴才。我們不希望他把所有精力放在揣度自己的喜怒哀樂,相處的過程中也本不該充滿猜忌和懷疑。

真有什麼介意的事,為什麼不好好聊一聊自己的看法呢?你究竟介意些什麼,討厭着什麼。不要在自己一個人的世界戲精的不得了,兩個人的世界沉默寡言,然後等到很多人面前就成了只會埋怨『他/她為什麼不懂我』的祥林嫂。

而我願意把分拔高一下,大概也是因為很喜歡最後一節。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不明所以讓我想到這句話,撥雲見日一般。


非常日系的情景,仙台震後海邊的神社,修復無人認領的照片,跳脫他人賦予的世俗的價值觀,想想都美好。哪怕在海邊尋找價值的旅程聽上去虛幻又不切實際,透着股浪漫主義。

我們終於承認了,世上本沒有這麼多戲劇性和命中注定。對架來說,對真實始終也沒抓到『就是她了』的明確瞬間。仿佛高齡人找工作,已談不上夢想和愛好,選擇這種東西就和空氣一樣,越往高處越稀薄。就會不斷讓人覺得,就這麼妥協下去也不錯。所以對於架來說,哪怕只給真實打了70分,卻認為她是自己現階段的最優解。

但這段離別讓這段感情終於完整起來,讓架有機會重新去了解真實的過去,性格和價值觀,以及自己對她的感情。人,或許確實是一種失去了才會仔細審視自己的動物。

架和真實終於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有惡毒女配,有總唱反調的父母,有欺騙和不滿,有重新認識自我的喜聞樂見,也有名副其實的愛情。這一切拍成日劇大概會非常美。

但對我而言,這也許是個HE(Happy End),卻不一定是TE(True End),畢竟我們,都期望能看到更進一步的改變。

『漫長的人生,始終沒有遇見那個對的人。擔心自己一輩子就要孤獨終老,內心充滿不安。對於自己沒結婚的事,周遭的人不知道會怎麼想。真想設法脫離一個人的生活,想結婚,想和誰交往,想要有個戀人。 說不定他是這麼想的。跟我一樣。 在蓋上「絕對不可能」的蓋子前,就算能這麼設身處地想想也好。對方也是鼓起勇氣才那麼做的,其實,他說不定和我一樣正在為某些事奮戰。』 我是Ver,不寫作,就無法思考的數據分析民工; 不旅行,就懶得到處拍照的假攝影狗。閱讀風格冗雜,喜歡日系推理。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