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储望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储望华幼年时已显其音乐天赋,1956年其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村歌》在全国音乐周公演,《人民日报》在消息报导中称他为“带红领巾的作曲者”

资料

储望华幼年时已显其音乐天赋,14岁时,即1956年其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村歌》在全国音乐周公演,《人民日报》在消息报导中称他为“带红领巾的作曲者”。储望华于文革期间的大部份作曲 都是基于个人创作,但当时在文革中国却流行“集体创作”,其最脍灸人口的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被宣传成为“按江青指示,跟殷承宗、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及许斐星六人合力将黄河大合唱改编凑合而成”,储望华其后移居澳大利亚,其妻子唐希琳为墨尔本大学医学系博士,育有二子。

个人经历

储望华,1941年出生于湖南蓝田。父亲是储安平,为家中幼子,有两兄一姐。

195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修钢琴。渐对作曲发生兴趣,1956年转入理论作曲专业,师从黄翔鹏、何振京、徐振民等人。

195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却因家庭出身原因而被取消进作曲系资格,后转入钢琴系,师从易开基教授,课余自我研习作曲。

1963年毕业后留校任指挥系钢琴伴奏,尔后转钢琴系专任钢琴作品创作。1981年师从江定仙教授进修作曲。

1982年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学习现代作曲,师从彼得·陶尔顿并深造钢琴演奏。1985年荣获音乐硕士学位。

储望华幼年时已显其音乐天赋,1956年其创作的二胡独奏曲《村歌》在全国音乐周公演,《人民日报》在消息报导中称他为“带红领巾的作曲者”。

文革期间,其父亲储安平于《光明日报》上发表《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 ,使毛泽东“一连几天没睡好觉”(据胡木儿子透露),储安平被打成“全国最著名的几名大右派”,储望华身为“大反派之子”而被牵连。当时储望华欲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院领导最初出于压力取消储望华于作曲系的入学通知书,一周后该音乐学院的招生组重新考虑储望华的入学申请,并让他进入了钢琴系。

储望华于文革期间的大部份作曲都是基于个人创作,但当时在文革中国却流行“集体创作”,其最脍灸人口的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被宣传成为“按江青指示,跟殷承宗、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及许斐星六人合力将黄河大合唱改编凑合而成”。

家庭生活储望华其后移居澳大利亚,其妻子唐希琳为 墨尔本大学医学系博士,育有二子(储涛及储波)。

个人作品

储望华的处女作二胡独奏《村歌》公演并获得好评。1961年他的两首钢琴独奏《江南情景组曲》及《变奏曲》被选入《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被广泛使用并出版。他改编及创作的钢琴作品《翻身的日子》《解放区的天》《二泉映月》《新疆随想曲》《南海小哨兵》《前奏曲》等,被中国钢琴家大量演奏,在音乐院校及业余考级或比赛中,被师生作为常用教材和曲目,在音乐会(及唱片)中受到广大群众喜爱,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储望华1987年荣获澳大利亚“迈基”作曲比赛大奖,并成为澳大利亚音乐中心终身常任代表。他的两首交响诗《灰烬星期三》和《秋之泣》曾由墨尔本交响乐团公演。他的《关山月》(李白诗,为女高音、六重奏及打击乐)曾在1986年香港“第一届中国现代作曲家音乐节”公演。他的《第一弦乐四重奏》曾由澳大利亚PETRA四重奏小组公演。1999年储望华的混声合唱作品《华夏情怀-旋律与变奏》在香港文化中心公演,受到好评。

代表作

《黄河钢琴协奏曲》

《黄河钢琴协奏曲》是1968年到1969年间中国音乐家殷承宗、储望华等改编自冼星海于1939年间所作之《黄河大合唱》的一首钢琴协奏曲。

前奏:《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愤》

《保卫黄河》

前奏:《黄河船夫曲》

《黄河船夫曲》描述黄河惊涛骇浪的险峻与气势,自然少不了样板戏的招牌—快速半音阶渐强音型,定音鼓及大钹的长擂等等公式语汇。

《黄河颂》

《黄河颂》原男声独唱的雄壮豪迈旋律,赞叹黄河的历史与气势,带出中国文化想像的骄傲。冼星海透过此段广阔的中国式宣叙调,配合大提琴合奏之雄浑音色,使不少炎黄子孙为之动容,亦带出该曲固有之民族风格。

《黄河愤》

本段落开首加插了一段中国竹笛作为引子,伴以竖琴,其实是将《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江南风引子换上了陕北风格。旋律上是原温婉的女声合唱《黄水谣》,现用钢琴娓娓道来,接上悲愤控诉的《黄河怨》。

《保卫黄河》

此部分乃黄河钢琴协奏曲之终结部分,以西方复调的卡农(canon)写法,各声部互相模仿追逐,把保家卫国之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气氛及情绪不断扩展,此手法亦由原本的大合唱引用过来;而《东方红》的音调自始至终贯穿全个乐章。今天流通的版本,包括殷承宗的电影版,于此乐章高潮乐队齐奏《东方红》后,钢琴再次奏出《保卫黄河》主题,与弦乐卡农竞奏,再到小号奏出“东方红”第一句,即天衣无缝地接上《国际歌》的尾句,此乃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换尾”手法的精彩应用。[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