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偶题(孙应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偶题(孙应时)

作品名称:偶题(孙应时)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孙应时

偶题(孙应时)是南宋官员、诗人孙应时的作品之一。

正文

困虽有舌吾安用,贫到无锥乐更深。

百岁难逃少壮老,多思何益去来今。

弈秋岂必长先手,画史谁知独苦心。

一枕春宵方化蝶。三竿朝日又鸣禽。[1]

作者简介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2]

生平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出生,字季和,号烛湖居土。南宋余姚人。少时从理学家陆九渊学业。

淳熙二年(1175年)中,进士,初为黄岩尉,有惠政。常平使者朱熹重之,与定交。

庆元二年(1196年)四月至庆元五年(1199年)六月任常熟知县。上任即行修志,创修邑首部县志《琴川志》15卷,图1卷。离任时,郡守挟嫌诬其亏空仓粟三千斛,常熟市民感其德,争相担负代偿。郡守益憎恶,贬其官秩

开禧二年(1206年)移通判邵武军,未上任而卒。[3]

主要作品

著有《烛湖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