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假荆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假荆芥
t01ef109e792cb05011.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657192&sid=10003134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假荆芥

汉语拼音:Jiǎ Jīnɡ Jiè
别名:土荆芥、假苏、山藿香
性味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肝、脾经
功能: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散瘀止血
主治:感冒,头痛,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治吐血、衄血,便血

假荆芥,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Nepeta cataria L.的全草。具有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头痛,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治吐血、衄血,便血。[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假荆芥

拼音名:Jiǎ Jīnɡ Jiè

别名:土荆芥(《西藏常用中草药》),假苏、山藿香(《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出处

《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假荆芥的全草。7~9月割取全草,阴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直立,方形,绿色,侧枝生于叶腋。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1~4.5厘米,宽0.8~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边缘具粗圆锯齿;叶柄长0.3~3.5厘米。圆锥花序顶生;萼管状,5齿裂;花小,白色略带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雄蕊4;子房4裂。小坚果棕黄色。

生境分部

生田野草丛。分布西北西南湖北山东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由假荆芥内酯、异假荆芥内酯、二氢假荆芥内酯、异二氢假荆芥内酯、5,9-去氢假荆芥内酯、假荆芥酸、假荆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组成。另含胡萝卜素等。

药理作用

因含挥发油,故可作芳香剂或驱风剂,咀嚼其叶,可治牙痛。

性味

《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

功能主治

  •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发汗,解热,透疹,止血。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热怕冷,咽喉肿痛,结膜炎,麻疹不透。炒炭后用于吐血,衄血,便血。"
  • 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散瘀消肿,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外伤出血,毒蛇咬伤,疔疮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2]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考资料

  1.  假荆芥-中药材库-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假荆芥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