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假戏真做(李英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假戏真做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假戏真做》中国当代作家李英利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假戏真做

晋阳游击队队员马二楞是出了名的淘气包,他从小就喜欢演戏,模仿戏剧演员的动作,唱念做打,音容笑貌,诙谐幽默,表演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晋阳游击队准备排练一部抗战剧《擒敌》,剧情是这样的,我游击队员们在一次战斗中,歼灭了不少敌人,最后发现有两个漏网之鱼,一个鬼子军官和一个鬼子兵,下落不明。我游击队员夏小天,和部分游击队员们分头行动,四处寻找。正在苦苦的寻找着,他们能够找到那两个“漏网之鱼”吗?我们拭目以待。

扮演鬼子军官的马二愣和鬼子兵的石秋生,鬼摸鬼样地登台排练节目时,小猴子扮演一名机智勇敢的小侦查员王二宝,小猴子钻在高高的茂密的树丛中瞭望,发现来了两个鬼子兵,怎么和扮演者马二愣石秋生长相不一样呢?是不是临场发挥表演有事,让其他人代替了呢?瞧他俩鬼鬼祟祟东张西望,有时在路边还想捉只鸡逮只鸭,那凶相毕露的神态,倒像是真的鬼子兵。

小猴子心中疑惑: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鬼子军官和一个鬼子兵,他们慌慌忙忙地逃命,不择手段地胡乱找吃的找喝的,一定是几天几夜没有吃东西了,要不怎么眼窝都陷下去很深,眼睛血丝通红,头发扎煞着,乱蓬蓬的,如果不穿那身鬼子军装,还以为是要饭的叫花子呢?看他们那狼狈的样子,所到之处不得安宁,一定不会干好事的。

不如这样,我装作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将他们引到我家,到了我家,大门一关,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且不来个,干净利落,诱敌入笼,快刀斩乱麻,彻底消灭掉。好,就这么办!

二 原来,真的是马二愣和石秋生接到上级命令,临时有作战任务,离开了演出现场。

而不知内情的小猴子,还在和他的老搭档马二愣石秋生表演节目呢!

可是,左等右等不见他俩上场,他心里不由地犯嘀咕:这两个师哥真能磨叽,仗着是村剧团的台柱子,想倚老卖老不成,真是的!

他极不情愿的上树,瞭望,这也是剧目中的表演要求,他东瞧瞧西望望,半天功夫也不见他们出现。无奈之下,他正要从树上下来,却发现了精彩的扣人心弦的一幕……

等小猴子拿定主意,从树上溜下来,还没站稳,就踉踉跄跄地往回走着。

今天, 小猴子出来匆忙,家里的房门也忘记了关闭,他家的房梁上吊着一个篮子,里面有玉米饼子,酸菜窝窝头,还有几块蒸熟的红薯和花生。他不放心鸡呀猫呀的,胡乱蹿上去,吃个稀巴烂,那就糟了。尤其是鬼子伪军扫荡,像饿鬼似的,给你来个连窝端,他越想越后怕,想急着回家看看。

事情就这么奇怪,你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他头也不抬地急匆匆地往回走着……

小猴子往回走着,谁知后面来了两个鬼子,“叽里咕噜”的说着话,一句也听不懂。

其中一个鬼子眼尖,老远就看见了小猴子,他高声喊着半文半土的中国话:“喂,小孩,过来。”

小猴子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站住了。

“家里有水吗?”这个鬼子想借水喝。

“有。”小猴子想说没有,可是他没这个胆量,鬼子真枪实弹,弄不好枪要走火的。况且另一个鬼子用枪顶着他的后背。

“好,前面的带路。”两个鬼子跟在后面,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小猴子想脱身向游击队报告,这几乎不可能,日本鬼子跟的这么紧,哪有办法逃出去?他边走边想着给游击队报信的办法。

突然,他直挠头皮,又拍了拍脑瓜,后面的鬼子以为他头疼,问他头疼严不严重?他说没事的。

他边走边想:一个绝妙的好办法想出来了。

四 阳光直射下来,射得他的睁不开眼。

他走到树荫下,故意放松了一下情绪

树枝摇动,树影婆娑。他折一片树叶,放在嘴唇边,努起嘴儿嘴里发出“滴哩滴哩”清脆的鸟叫,待了一会儿,又发出“咕咕——喵”的猫头鹰叫,几声鸟叫传过上空,传得很远。

两个鬼子以为小孩贪玩,随便玩的,没怎么在意。

晋阳游击队队长梁庆明和指导员陈林,听到鸟叫,知道是小猴子发来的紧急暗号,一定有重要情况,随机调整了部署计划。

前面各个路口,包括小猴子家,都有游击队员在待命,准备给敌人来个瓮中捉鳖,有来无回。

他们冒着炎热酷暑,和蚊子的叮咬,正在耐心地等待着……

五 那两个鬼子不知是计,不待请,其中一个鬼子嘴里还洋腔怪调地说:“小孩,你家的鸡蛋有?家里有?”

“家里有?里头请吧!”小猴子闪开身子,给他们让路。

这时,他已发现那个“太君”腰里挎着皮盒子,一支手枪翘在外面,一副洋洋得意满不在乎的样子。

时间,鬼子那馋虫儿似的小舌头,一连在嘴角上舔了几圈。

“太君”一边咕噜着,一边咔咔地上了台阶,跨进屋去。小猴子反应敏捷,一面靠向风门子,一面也拿着日本腔指引道:“太君,西间屋干净,那里歇歇的干活!”

“太君”后头那个鬼子,见两屋的门帘都吊着,以为正用得着他的勇敢,挺起三八式,抢在前头,去挑西间屋的帘子,帘子一起,头伸进去,但听“咔嚓”两声,鲜血一冒,大翻身倒栽回来。鬼子军官“哇呀”一叫,回头就跑。

说时迟,那时快,小猴子见他要跑,急甩手“咣当”把房门一关,鬼子军官身子才蹿出半截——咔地夹住了后腿,一个嘴啃泥,栽倒在台阶上。接着,从屋里飞出一个游击队员,是马二愣。“啪”地就是一枪,那鬼子肚皮贴地,两头儿翘了一翘,骨碌碌滚下台阶去了。刚拔出的手枪,掉出一丈多远。

就是老鹰捉小鸡也没有这般快,小猴子飞身扑上去,没费吹灰之力,一下就把“王八盒子”抢在手里了。他的心是怎样在沸腾啊,什么过年放鞭炮,什么赶会逛灯,哪能比得上此刻的快乐心情呢!

小猴子万万没想到,演假戏,假戏真做,竟然当成真的来表演了,真是又来劲又实在,激动万分,像是做梦,可这的确是真事。

要不是梁队长布下了天罗地网,但凭自己的一己之力,防不胜防,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

游击队员,好样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猛善战,速战速决,干净利落,大获全胜。

游击队梁队长拍了拍小猴子的肩膀,鼓励道:“小猴子,好样的,这是你加入游击队缴获的第一件战利品,应该上缴。”

小猴子是个聪明的孩子,他虽然有点恋恋不舍,可是八路军有制度纪律的,不能违反。他摸了摸那把“王八盒子”,交给了梁队长。

在晋阳游击队队员大会上,梁庆明队长表扬了小猴子机智勇敢,善战善变,临阵不乱,巧妙周旋,相互配合,为游击队员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完全彻底地消灭敌人,并且缴获敌人的“王八盒子”,功不可没,精神可嘉。

梁队长的表扬,小猴子感觉到不好意思,他摸了摸脖子,禁不住“嘿嘿”地笑了。[1]

作者简介

李英利,1964年出生于山西临猗,运城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