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候家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候家湾练氏得姓于唐,练氏后裔在唐、宋直至明初的各个朝代中,都有人任官职。至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在聚居江西新淦的练氏后裔中,有官至御史大夫的练子宁和时任嘉定县令的练达(字大亨,乃练子宁侄儿)。[1]

基本信息

因练子宁与方孝孺(时任侍讲学士)等人在"靖难之变"中极力反对燕王朱棣入京师夺帝位自立为明成祖,被诛灭九族(方孝孺被诛灭十族)。当时练、方两姓人被到处追杀,少数侥幸逃避者也被迫隐居改姓。

单说嘉定县令练达遭叔父株连被迫与妻沈氏投浏河自杀前夕,曾将已怀孕的妾黄氏托付给部属郭元宗照顾,隐居于今嘉定区封浜镇纪家村北境。后来黄氏生了儿子,改姓侯名居练。之后,侯居练的后代人丁兴旺,逐渐形成了侯氏大族,居住的村庄因地处河流湾角而被称为侯家湾。

侯居练曾对后代有过读书后不要当官的教诲,所以从"靖难之变"到清朝前期的三百余年期间,虽然练达的后裔中出了不少的举人、秀才,甚至考取进士,都未当官,除了在家务农外,大多从事行医、教书等生涯。至清代乾隆中期,朝廷曾为"靖难之变"中被明成祖迫害者进行平反,其中练达被追封为"节愍公",练氏后裔纷纷恢复姓练,但侯家湾的村名仍保留至今。

据新编《宝山县志》和《上海县志》记载:嘉定区封浜镇的侯家湾及邻近村庄里居住的百余名练姓居民,是全市唯一的练氏聚居地,占嘉定全区练姓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嘉定其他各乡镇的练姓居民大多数原籍侯家湾。

侯家湾练姓人编纂的清代《练氏宗谱》和清光绪《嘉定县志》、民国《嘉定县续志》内曾记载了练姓的来历和练姓人在历代的部分经历。[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