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候增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教授 using HotCat
 
行 3: 行 3:
 
| 图像    =
 
| 图像    =
 
[[File:候增广.jpg|缩略图
 
[[File:候增广.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9390504d3719331f.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402234-1482371.html 来自360图片]]]
+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1402234&sid=1482371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1402234-1482371.html 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64年
+
| 出生日期 = 1964年  
 
| 逝世日期 =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职业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
'''侯增广''',1999年到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现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现任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 。
+
'''侯增广''',1999年到[[ ]] 自动化所工作,现为[[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ref>
 +
[http://school.freekaoyan.com/bj/gscas/daoshi/2016/05-10/1462866563599787.shtml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侯增广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05-09</ref> ,现任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ref>[http://www.compsys.ia.ac.cn/people/houzengguang.html   侯增广 ],中国科学院</ref>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
 
 
== 个人简介 ==
 
== 个人简介 ==
 先后参加并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递阶优化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其应用"和"新型非线性控制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博士后基金项目"有源降噪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中科院自动化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基于多DSP结构的嵌入式多传感
+
 先后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递阶优化与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其应用"和"新型非线性控制结构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完成[[ 博士]] 后基金项目"有源降噪自抗扰控制器的研究"、中科院自动化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基于多DSP结构的嵌入式多传感
  
 器信息融合平台的研究"、国 家[[863 计划]] 项目"基于复合结构的非结构环境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 (第二承担单位)、国家863项目"具有视听觉等交互功能的新型智能控制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元分析与支撑矢量理论研究及应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多仿生机器人协作示范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A类)等。
+
 器信息融合平台的研究"、国 家863 计划项目"基于复合结构的非结构环境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 (第二承担单位)、国家863项目"具有视听觉等交互功能的新型智能控制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元分析与支撑矢量理论研究及应用"、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项目:"多仿生机器人协作示范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项目(A类)等。
  
 
 现为国际期刊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agaz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的编委,是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和国际期刊Soft Computing (Springer)的特邀编委(Guest Editor)。
 
 现为国际期刊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agaz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的编委,是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和国际期刊Soft Computing (Springer)的特邀编委(Guest Editor)。
行 19: 行 21:
 
 是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如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06)、 The 7th International FLINS Conference on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LINS0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gnitive Informatics (ICCI06)、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等,同时担任国际会议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WCCI06)、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和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ing,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 (ICSCA2006)等的Publicity Co-Chair。
 
 是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如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06)、 The 7th International FLINS Conference on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LINS0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gnitive Informatics (ICCI06)、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等,同时担任国际会议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WCCI06)、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和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ing,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 (ICSCA2006)等的Publicity Co-Chair。
  
 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和North America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NAFIPS)会员。
+
 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和North America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NAFIPS)会员。
  
 
== 教育情况 ==
 
== 教育情况 ==
1991年毕业于[[ 燕山大学自动化系]] ,获学士学位;
+
1991年毕业于燕山大学自动化系,获学士学位;
  
1994年毕业于[[ 燕山大学]] 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
+
1994年毕业于燕山大学自动化系,获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 北京理工大学]] 自动控制系,获博士学位;
+
1997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博士学位;
  
1997-1999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控制室,[[ 博士后]] 研究。
+
1997-1999在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控制室,博士后研究。
  
 
== 创新成果 ==
 
== 创新成果 ==
 
 在国际国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40余篇;被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多机器人协调、控制与仿生关键技术"获得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贰等奖(排名第四)。
 
 在国际国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收录10篇、EI收录40余篇;被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多机器人协调、控制与仿生关键技术"获得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贰等奖(排名第四)。
  
词条标签: 人物 学者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教授]] [[Category: 科学家]]
[[Category: 中国人]]
 
[[Category: 教授]]
 

於 2021年11月30日 (二) 16:43 的最新修訂

侯增廣
出生 1964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侯增廣,1999年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工作,現為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現任複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個人簡介

先後參加並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遞階優化與投入占用產出技術及其應用"和"新型非線性控制結構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完成博士後基金項目"有源降噪自抗擾控制器的研究"、中科院自動化所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基於多DSP結構的嵌入式多傳感

器信息融合平台的研究"、國家863計劃項目"基於複合結構的非結構環境移動機器人技術研究" (第二承擔單位)、國家863項目"具有視聽覺等交互功能的新型智能控制系統"。作為項目負責人,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元分析與支撐矢量理論研究及應用"、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項目:"多仿生機器人協作示範系統與關鍵技術研究"、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項目(A類)等。

現為國際期刊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Magaz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的編委,是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Autonomous Systems和國際期刊Soft Computing (Springer)的特邀編委(Guest Editor)。

是多個國際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如The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IJCNN06)、 The 7th International FLINS Conference on 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LINS06)、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gnitive Informatics (ICCI06)、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等,同時擔任國際會議IEEE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WCCI06)、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 (ISNN06)和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nsing, Computing and Automation (ICSCA2006)等的Publicity Co-Chair。

是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IEEE和North America Fuzz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NAFIPS)會員。

教育情況

1991年畢業於燕山大學自動化系,獲學士學位;

1994年畢業於燕山大學自動化系,獲碩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自動控制系,獲博士學位;

1997-1999在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控制室,博士後研究。

創新成果

在國際國內期刊及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被SCI收錄10篇、EI收錄40餘篇;被授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各一項;"多機器人協調、控制與仿生關鍵技術"獲得2004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貳等獎(排名第四)。

參考來源

  1. 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導師簡介-侯增廣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6-05-09
  2. 侯增廣 ,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