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修行的心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修行的心境
圖片來自搜狐网

修行的心境,大海常被人咒骂;秋月常被人小看;明镜常被人损害。你见它们发过火,生过气吗?没有。它们泰然处之,安靖不动,闻而未闻,听时不惑,事过不留。为何?由于它们的本体之心,一片皎白,一片空灵,既深又广,既刚又柔,能包容全部,又超远全部。故能见人之所未见,忍人之所不忍,岂是区区一句笑话、一点点不顺心的事能动其心的

原文

  宋代有个名叫张九成的居士,原为侍郎,中过状元,也算是一个文人士大夫了。但他放着官儿欠好好做,却偏疼谈禅说道。

  我国文人士大夫参禅学佛,大多是附庸风雅,闹着玩的,充其量以此排忧解乏算了。因此,十之八九的人,谈禅不知禅,学佛不知佛。

  张九成也是这样。他读了不少禅书佛典,也参拜过许多禅师,但仍是“久之无省”,一向不能开悟。

  有一天,他去拜访大慧宗杲禅师。

  宗杲禅师问他:“你来干什么?”

  张九成说:“打死心头火,特来参喜禅。”

  大慧宗杲禅师的法叫喊“妙喜”,故张九成说“特来参喜禅”。

  宗杲禅师是其时大名鼎鼎的老禅师。《五灯会元》说“专家仰如星斗”,足见他的方位和影响是很大的。老禅师见张九成急急忙忙地一大早就跑来朝庙,刚一见面就口称要“参喜禅”,即知来者根基不深,机缘未至。所以便用一句戏言,同他开了个小小的玩笑。

  宗杲禅师听了他的回话后,即对他说:“你为何起得这么早啊!莫非不怕家里的老婆同别人睡觉吗?”

  张九成听了,顿时怒气冲冲,气咻咻地说:“你这个愚昧无知的老秃驴,怎么敢说出这种话来?亏你仍是一个出家人,竟然……”

  宗杲禅师忙用手势止住他说,我悄然这么一扇,你就大为光火。像这样的话,怎么能参禅呢?

  接着,老禅师又对他说,大海常被人咒骂;秋月常被人小看;明镜常被人损害。你见它们发过火,生过气吗?没有。它们泰然处之,安靖不动,闻而未闻,听时不惑,事过不留。为何?由于它们的本体之心,一片皎白,一片空灵,既深又广,既刚又柔,能包容全部,又超远全部。故能见人之所未见,忍人之所不忍,岂是区区一句笑话、一点点不顺心的事能动其心的?

  又道,禅者之所以为禅者,应在于他心如大海那样的深邃广大,似秋月那样的皎白柔情,像明镜那样的明亮清纯。所以禅者方能两袖一甩,一路清风;布履一双,踏破山河;仰天一笑,欢喜平生;张口即佛,人人都是菩萨;行善积德,每天都是好日子。这样,他怎么能被外缘所牵动呢?

  又说,人生之真理,正本就很单纯。饥来就餐,困来即眠。眼横鼻直,生老病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全部多么天然,多么简略了解。大可不必无事找事,惹成堆烦恼。[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