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信力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信力建

信力建

信力建教育家、杂文家、兼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看世界》杂志名誉副社长、香港孔教学院终身荣誉院长、凯迪企业家理事会会长,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个人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人,祖籍辽宁沈阳,经历务农、兵役,当过知青,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山大学,于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分配国企,进入政府机关,随后脱离公职留学国外,社会经验丰富,从事过三十多个不同行业和工种。1989年创办信孚学校,致力于基础教育事业。之后不断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和项目,创下一个全国第一——第一次在全国开创国有民办、公私合办的办学模式。现拥有教育实体20多个,投资公司2间,学生上万名,教职员工逾千人。其一手创办的信孚教育集团已成为南粤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在校人数最多、生命力最持久的民办教育团体。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社会经历丰富,曾涉及三十多个不同行业和职业。留学英伦后,于1989年回国后创办信孚学校。至2012年,其全资拥有的信孚教育集团旗下共有幼儿园18所,中小学7所,老人院1所,慈爱院1所,学生逾万名,教职员工逾千名,在国内民办教育机构中名列前茅。

个人经历

小学三年级,信力建与10多个小伙伴畅游珠江。结果只有他一人游完了10多公里的全程,成为小伙伴们的英雄。

上山下乡,信力建是知青中唯一坚持早晨长跑和长年洗冷水澡的人。为了亲眼看到当年十分轰动的李一哲大字报,信力建骑自行车一口气狂奔100公里。被知青们称为狂人。

读中山大学,他曾与省领导坐在一起讨论国事,他最早预言陈寅恪必将大热。他是全班同学唯一将人生理想定位于总理职位的人,也是毕业后最早在体制内惨遭“滑铁卢”的人,这让他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同学中最自卑又最自傲的一个。他是中文系里的经济学“泰斗”。他是逃学冠军,但同时又是“泡图”(泡图书馆)第一人。

他是我国银行第一批面向社会招收的干部,参与并见证了广东经济的第一轮崛起和发展。

做过35个工种,工农兵学干(部)都干过的信力建脱下“红顶”,一锤把铁饭碗砸烂,是大学同学中第一个净身跳进商海的人。

投身教育行业

他因善心获得一个珍贵的办学机遇。首创挂靠开办短期培训班,最初只招到8个学生,全校只有两个半管理人员,但信力建却当其为800个学生规模的学校来管理。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几个月后,信力建亲手创设中国第一家民间“MBA培训”——外资职员培训班,掀起了信孚办学的第一次浪潮。信力建亦因之掘得创业的第一桶金。

高考落榜生是应试教育制度遗下的大部分麦穗。信力建在全国第一个首创专抄落榜生档案进行招生,又在全国第一个创新发起招生的“上山下乡”运动,用职业教育拾起这满地的麦穗,使信孚成为全国第一家专招落榜生的民办学校,也是第一家安排就业(包分配)的民办学校。信力建按照他“有教无类”的思想,实施其将村民转变成国民的伟大工程。

信力建与昌岗中街道办合办幼儿园,又创下一个全国第一——第一次在全国开创国有民办、公私合办的办学模式。紧接着,信力建接二连三地推出了当时公办幼儿园根本没有的、不久以后就被广泛拷贝的“新产品”,如日托、夜托、全托、临时托等,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设了家长开放日,让3岁的孩子开始学英语,而且请外教。

信力建率先探索改革由国家包揽办基础教育的格局,承包黄石学校,使之成为第一家私人承办基础教育的学校,走出一条“公校民办”的全新的路子。以这种模式,信力建一年为国家节约5000万元。他全力推行素质教育,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以应市教育有力地反拨应试教育。信力建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比官方第一次正式确认“素质教育”概念的时间还早,足见其作为天才教育家的高瞻远瞩。信力建还在黄石学校推出全国第一个教育契约。

信力建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创办外来工子弟学校。针对外来工子女会随其父母流动的特点,信力建首创低收费和分段收费而且不收赞助费的方式,赢得了最广泛的外来工子女教育市场。康乐学校因此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并被《人民日报》称誉“为外来工子弟拓出一片‘城市希望工程’”。信力建聘30余位社会知名人士为康乐小学德育班主任和校外辅导员,这种大规模将社会成功人士及其经验引入学校素质教育的做法,是全国首创。信力建致力于教育改革,他在康乐学校推行的“长短课”课程设置,还是全国首创。

信力建首创三驾马车的经营理念。三驾马车,就是国内第一家以投资办学为专业并提供管理经营服务的公司——广东志信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由民办教育集团建立的教研院——信孚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第一家专业化教育管理公司——信孚科教发展公司,三位一体地对企业进行集约运作。信孚因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导入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集研发中心、教育投资、教育科研、教育管理于一体的民办教育集团。

信力建推出全国第一个教育职业经理人,掀起轩然大波。他以天才的创意——成立全国第一家专业化连锁教育运营管理公司,将香格里拉、假日酒店等酒店业的专业管理模式“移植”到教育产业,开创了品牌输出的连锁经营模式,揭开了中国教育投资与管理“两权分离”的序幕,使信孚成为国内民办学校在教育产业化方面走得最快的先驱者。信力建还推出全国第一个“专家策划教育改革”计划。

信力建在全国率先开展理财教育,携手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开发理财课程教材,出版了《大家的经济学》一书。这一全国首创的改革,吹响了信力建进军教材出版的号角,并引发了一场放开中国教材市场的大讨论。国有出版社一统天下、高度垄断的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市场,第一次出现了民营企业的身影。信孚成为全国第一家进军教材开发、出版的民办学校。

在当下民企平均寿命只有2.9年的中国,信力建立志要让信孚办成500年老店。为此,信力建打造了中国民校最为枝繁叶茂的企业文化。早在1995年,信力建就注册了中国第一个教育商标,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商标的教育机构。信孚是国内第一家把培训当成员工最大福利的民校,也是最多大师云集的民校,还是培养民校校长最多的民校,堪称广东民校的“黄埔军校”。在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家提出“平民教育”的观点之前,2003年,信力建就提出要关注外来工第二代的教育问题,“孤独”地默默地在实践着平民教育。

信力建创办广州市第一家社会力量兴办的儿童福利院,并让福利院的孩子直接免费升上信孚的中小学校。创办国内首家社会力量兴办的老人院。首创“教育信用卡”,设立“白云信孚助学计划”,每年资助130名贫困儿童完成9年义务教育。而由他零散资助的孩子则不计其数。他被称为“爱心大使”!他在中国第一个构建了0~100岁终身教育体系。

信力建首开我国教育产业风险投资之先河。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田野调查基金,旨在推动中国学术研究逐步走向社会前沿、更加贴近社会大众。作为始作俑者,信力建策划并资助了一场“镇三界”的“武夷论道”。他召集当下中国三大文化流派——自由派、保守派、新左派代表人物聚集武夷山,掀起了一场理念的思想风暴,制造了媒体传播兴奋热点,大量吸引了公众眼球,使之成为中国思想史800年来又一次最著名的“学术讨论会”。紧接着,信力建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儒教学术研讨会”。信力建频频回报社会,这是绿叶对根的情义。

信孚是中国第一个学生年龄跨度最大的教育集团,第一个教育广度最大的教育集团,第一个学校单个数量最多的教育集团,第一个教育类别最多的教育集团……

环顾中国教育界,如此不懈地敢为人先地发明与首创,而且每一次独一无二的创新——用广州话说,叫饮“头啖汤”——都能带来很直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还真无出其右者。

参与活动

信力建先生热衷支持和组织了不少重要的文化活动和教育研讨会,如著名的“武夷论道”,“全国第一届儒教会议”,“关心弱势群体研讨会”,“广东民办教育未来与发展研讨会”,“中国民办教育立法研讨会”,“教育与中国未来研讨会”,“信孚公益论坛”,“中欧社会论坛之艺术教育研讨会”等等,主持参与“十五”国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外来工学校:被忽略的教育改革》报告,承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征集)民间版本中“义务教育系列”子课题项目,并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共同主编《大家的经济学》(南方日报出版社)、主编《信孚文化丛书》(广州出版社)、任副主编参与《广东民俗文化大典》编写等,其论文《教育改革,要瞄准方向更要把握力度——浅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实施》获广东教育改革创新征文一等奖,《集团化办学的经济操作模式》获“特色民办教育在广东”征文二等奖。

信力建先生常以推动文化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为已任,每年出资组织学者、媒体从业人员、各行业精英等,到各国考察学习,真实感受世界各国文化历史,积极推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基于对国内学术研究和对公益事业的一贯热忱,信力建先生出资成立信孚研究院并开始正常运作,聘请中山大学袁伟时教授为研究院院长,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顾问、研究员,通过多方维度进行民间学术组织的试水实验,努力打造一个具有资源整合、传播、开发能力的学术机构,聚焦社会热点,讨论政策措施,探索改良方向,建言立言,充分展示民间智慧和力量。其中,信孚研究院资助多位学者(如袁伟时教授、袁征教授、张千帆教授、曹思源教授等)完成教科研课题的项目研究,而信孚研究院属下的信孚网络大学正逐步走向社会运行阶段,为学府围墙以外的学子们提供一个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良好平台。

信力建先生爱好读书读人,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多年来游历过六十多个国家,足迹遍布世界500多个城市和1000多所学校。信力建热心公益,集团下属慈爱院助养孤残儿童180名;集团下属黄石中、小学助教助养40多名孤儿;支持社会各项课题研究数十项;发起并支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开展“田野基金调查”,进行人类学与社会学的社会调查国家级课题。实行五年“白云助学计划”,共扶助691个失学儿童读完初中。

信力建先生在《新京报》、《南方周末》、《南风窗》、《中国教育报》、《南方都市报》、《看世界》、《新快报》、《广州日报》等多份报刊杂志发表过上千篇文章,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创见,其开通的博客至今点击率已超过三亿。

相关荣誉

信力建先生在学术、实践中的努力获得多方肯定,近年获得的相关荣誉有: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最具影响力30人、2007年教育界领驭风云人物、广东突出贡献民办董事长、中国教育行业08年度十大风云人物、2009年致敬教育公益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2010年度十大影响力教育人物,2012年杰出贡献教育人物奖等。

微博事件

2012年6月24日,新浪网友@登云万里踏天梯 为讥讽茅于轼的“以民为本观”,在网友@每周评论 的相关微博中这样评论道:“曾经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公路是中国的3倍,发电量是中国的9倍,工业产值是中国的13倍,它最大的城市有着东方鲁尔的美誉,它的国民享受着大大优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服务,在它国门前等着移民的中国人排成长龙,它的电影流行于远东各地,它英勇的军队正同友军一起解放南京,它的名字是满洲国!”此条微博发出不久后就被信力建在微博中未注明转载。由于该段涉及伪满国而且末尾有“解放南京”等词,导致包括微博名人方舟子在内的一些网友误认为是信力建的原创,认为其是“美化满洲国”,进而对其愤怒。事实上,信力建早已多次在其文章中提及二战及日军侵华暴行,对法西斯主义也一贯持批判态度。   事后,原作者和信力建本人均已出面解释。6月24日晚,@登云万里踏天梯 微博中解释:“特此声明:本人发的那条关于满洲国的段子确实是讽刺茅的,但某些人…没看明白就给转发出去了,……”(此处略去感情色彩过于强烈的词语)。随后信力建微博转发上述解释。

6月28日晚,《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微博中称要通过官方媒体批判信力建。6月29日,《环球时报》发表单仁平的文章《美化日军侵华者应付出代价》。

同日,信力建在微博说:“【严正声明】本人前几天没有看清,草率转发@登云万里踏天梯 的微博,造成许多网友误解。本来原创作者已出来声明微博所有权(见下),本人便不予计较。但胡锡进和环球时报等作为新闻媒体完全无视客观事实,还构陷污蔑本人,欲加之罪。本人愿在此重申爱国立场,并将对继续栽赃本人的造谣者追究法律责任!”而后信力建在其博客上发表《爱生命即爱国家》一文,称此事“有违政治正确,伤害了普通网民的民族情感”,“为此本人只能深表遗憾”。

7月5日,信力建在其博客上重贴其作于2009年2月的《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重贴时标题改为《日本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一文。

网友评论

信力建微博事件正是微博浮躁之风的典型反映。信力建转发微博时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草率从事。对别人的微博在未看懂别人意思的情况下,就急匆匆地复制转发,而且是以自己的名义发出,没有尊重他人著作权的观念。尽管受到微博140字的技术限制,信力建本可以再发一条微博说明原创者是谁。在遭到许多网友误解后,信力建也只是转发了@登云万里踏天梯 的澄清,而没有及时认真地反省自己的“误转”。过了好几天,信力建仍缺乏真诚切实的检讨。信力建在这次微博事件中的浮躁言行,显然与教育专家的身份极不相符。

方舟子、《环球时报》也犯了以讹传讹、感情用事的浮躁病,在不知道原创并非@信力建,也看不懂原创讽刺茅于轼的意思的情况下,就把@登云万里踏天梯 的原创当做信力建的原创来批判,甚至胡锡进和《环球时报》在信力建已经转发@登云万里踏天梯 的声明澄清原创真相后数日,仍在对信力建进行批判。而且,他们竟然都看不出原创的讽刺意思,反映了他们与科学工作者、新闻媒体身份不相称的浮躁。

刑事拘留

据广州市公安局下发的拘留通知书显示:信力建涉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于2015年8月22日凌晨3时被刑拘,后被羁押于广州市第三看守所。

2015年9月6日,京衡律师事务所董事长兼主任陈有西在其微博上透露:京衡律师事务所已接受委托介入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