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侠客行 李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侠客行
圖片來自搜狐网

侠客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事风格;诗人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的骨气与勇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侠客的倾慕和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他的侠义心肠和豪情壮志也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原文

李白〔唐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

银鞍照白马,飒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燕赵之地的侠客,头上系着没有纹饰的冠带,腰间佩带的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马背上的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他们武艺盖世,十步可斩杀一人,千里之行,无人可挡。

他们事成之后便拂袖而去,将功劳和美名隐藏起来。

想当年,侯嬴、朱亥与信陵君结交,与之脱剑横膝,交相欢饮。

信陵君又与朱亥、侯嬴一同大口吃肉,畅快饮酒。

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感动苍天,可贯长虹。

朱亥为信陵君救赵,挥起了金椎,使赵都邯郸上下都为之震惊。

二位壮士的豪举,千秋之后仍然在大梁城传为美谈。

他们纵然已经死去,而侠骨犹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甘心像扬雄一样,在阁中伏案,终其白首只为了写一部《太玄经》?

赏析

  《侠客行》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李白巧妙地借用了他人的故事,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与志向。

  诗的前八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赵地侠客的形象与行为。诗人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入手,细腻入微地描绘:“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这二十个字,虽然看似都是对物的描绘,但侠客的气势、风貌,却在这字里行间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乱发突鬓,身佩弯刀,白马银鞍,扬鞭疾骋,这是一幅粗犷英武的侠客肖像画。“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句诗,借用了《庄子》的典故,赞美了剑的锋利,同时也暗示了侠客们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杀的都是不义之人,为人报仇雪恨。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则是对侠客们解人之难不求回报的高尚节操的赞美。这几句高度概括了侠客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

  在深入渲染了侠客的精神之后,“闲过”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将侠客与战国时期信陵君这样的“明主”联系起来。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接下来的十二句诗,详细描述了信陵君救赵用两位侠客的故事。信陵君款待侯嬴和朱亥,两位侠客为信陵君的大义和感情所感动,他们意气慷慨激昂如白虹贯日,许下了比五岳还重的诺言。朱亥挥锤击杀晋鄙,震惊了赵国,虽然侯嬴和朱亥都已离世,但他们在魏都留下的盛大声名,侠骨传香,不愧为当世英雄。

  诗人不仅在热烈地颂唱侯嬴和朱亥“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末二句以扬雄反衬侠客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李白《侠客行》一诗虽在礼赞侠客精神,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此诗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的豪情壮志在诗中表现无遗。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简析

  《侠客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再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事风格;诗人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的骨气与勇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诗人在此抒发了对侠客的倾慕和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他的侠义心肠和豪情壮志也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