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佛耳丽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佛耳丽蚌

中文学名: 佛耳丽蚌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瓣鳃纲
目: 真瓣鳃目
科: 蚌科
分布区域: 广西
级 别: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佛耳丽蚌,又叫白玉蛤,贝壳也很大,壳长可达12.8cm,壳高约7.4cm,壳宽4.4cm左右,在中国国仅分布于广西。它的外形呈佛耳状或梯形,左右两壳相等,但两侧不对称。壳前端钝圆,后部呈钝角状。前缘短而弯曲,腹缘稍直,中部略凹入,后缘长而稍弯,向下倾斜,与腹缘相连成钝角。壳顶不突出,低于背缘最高点。壳的表面为黄褐色,没有光泽,具不规则的生长线,贝壳中部、后背嵴具有垂直的放射状纵肋是由瘤状结节形成的斜肋所构成。左壳有2个拟主齿和2个侧齿,右壳有2个拟主齿而仅有1个侧齿。 [1]

外形特征

贝壳大型、壳长达128mm,宽44mm,高74mm,最大壳长可达173mm,最大厚度可达20mm。

壳质厚而坚硬,贝壳极重,最重可达948g,呈佛耳状或梯形。左、右两壳对称,但两侧不对称。壳前端钝圆,后部呈钝角状。前缘短、弯曲,腹缘略直,中部略凹入,后背缘长,稍弯,向下倾斜,与后缘相连成钝角。 壳顶被腐蚀,低于背缘最高点,位于贝壳前部壳长的1/3处。壳面呈黄褐色,具有不规则的生长线,壳面中部、后背嵴的纵肋是由较强或较弱的瘤状结节形成的斜肋所构成。

生活环境

佛耳丽蚌喜栖息于水质清澈透明,水深约2~5m,水底为岩石、沙石或卵石,水流较急,水温较低的山涧河流中,借斧足挖掘泥沙或卵石,使身体的全部或部分隐埋其中,当周围环境平静时,斧足和两条水管便从蚌壳中伸出活动,新鲜的水和食物从入水管流入体内,体内的水份和废物从出水管排出,这两条水管不断地交换水份。 如遇到外界不利因素或受到敌害袭击时,斧足和两条水管便立即缩回壳内。佛耳丽蚌依靠斧足运动,幼蚌较活跃,成蚌活动迟缓。佛耳丽蚌生活在卵石间,以浮游植物中的硅藻及有机碎屑为食,它不能主动追捕食物,只能由体内的鳃和唇瓣的纤毛扇动产生水流,水中的食物随水流入体内,其入水管的触手突起有选择食物的能力。

生长繁殖

佛耳丽蚌是雌雄异体,在群体中,雄蚌多于雌蚌。雄蚌的壳体较薄较矮,后端较长较尖,整个蚌显得细长扁小;而雌蚌的壳体较宽较高,后端较短较钝,整个蚌显得高短厚大。 每到繁殖季节,成熟的雄体排精于水中,精子随水流进入雌蚌外鳃腔,与雌蚌外鳃腔中的卵子相遇而受精。受精卵就在外鳃腔中发育变态成钩介幼虫,因此,雌蚌的外鳃腔也是育儿囊。

成熟的钩介幼虫从出水管排出,在水中遇到小鱼即钩附在鱼体的鳍条和鳃瓣上,吸收鱼体营养变态成长至幼蚌,小白点状的幼蚌脱落至水底,营底栖生活。佛耳丽蚌对水温的适应能力较弱,水温达33℃就开始死亡,达到35℃就大批死亡,较难适应肥水高温的水域环境。佛耳丽蚌可产珍珠,当有砂粒或小虫等异物偶然窜入蚌体外套膜的内外表皮层之间时,外套膜受到刺激,大量分泌珠质,把砂粒或小虫等异物包起,珍珠层逐渐增厚便形成了闪闪发亮的天然珍珠。

佛耳丽蚌生长缓慢,寿命长达39龄以上,使其具备了其它蚌类所没有的两大特点:一是该蚌能形成厚实的贝壳(最大壳厚达20mm,最重的蚌达948g);二是可以利用它培育大型的珍珠。每年的2~5月为佛耳丽蚌的繁殖季节,3~4月为繁殖盛期,此时的月平均水温都在20℃左右。亲蚌的怀卵量较少,一般仅有几百到几千粒,且大约只有一半的雌蚌能怀上卵。

分布地区

在中国广西的左江,右江及清水河也偶有发现,水口河上游越南境内也曾有分布。

生活习性

(一)佛耳丽蚌是一种生长缓慢、寿命长的淡水河蚌。
(二)佛耳丽蚌只适应在江河中生长,而不适应在静水的水域中养殖。
(三)佛耳丽蚌的食性主要以硅藻为食。
(四)佛耳丽蚌的繁殖季节在2-5月,以3-4月为盛期。
(五)佛耳丽蚌的种群已严重衰竭。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