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余新光 | |
---|---|
主任医师 | |
出生 | 1960年 |
国籍 | 中國 |
职业 | 主任医师 |
余新光 (1960年 - ) 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市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专业英语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专科医师准入工作专家组成员。
研究方向
1.颅底外科和脑深部病变的外科治疗:在国内最先提出“中央颅底”“颅底中央区”的概念,较早地采用硬膜外入路处理海绵窦病变、采用经岩骨入路处理岩斜区脑膜瘤,共完成复杂颅底手术500余例,手术效果接近国际最好水平。曾获第十七届美国“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 2.在国内最早报告几种少见脑血管病变,如“脑静脉畸形”、“巨长椎基底动脉变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栓塞治疗”,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3.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构筑和血液动力学研究中,提出“高流低阻”,“低流高阻”两种分型,提出后者与出血的相关性,提出复杂畸形“分隔构筑”的特点。指导了分次栓塞治疗。 4.利用神经外科条件,开展脑高级功能的定位研究,初步发现人脑额叶底面内侧与“恐惧情绪管理”有关,此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5.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的研究和治疗,对其进行了新的分类,改进了经口手术方法,在国内最先采用术中CT 导航进行复杂畸形的骨性减压和钉棒系统内固定,提出颈1-2侧方关节发育异常、变形在不稳定中的作用
论文论著
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5年来,在神经外科理论和实践上潜心钻研、积极探索,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内神经外科最先报告了几种少见血管疾病,如脑静脉畸形、巨长椎-基底动脉异常、颅内静脉窦血栓,较早地为这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液动力学、血管构筑学研究方面也有独到见解。近年又开始了脑高级功能的定位研究,初步发现人脑额叶底面与恐惧管理密切关联。临床上,完成中央颅底肿瘤(海绵窦、岩斜区等)的手术已超过300例,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治疗脑深部肿瘤近千例,效果良好。曾获第十七届美国赛克勒中国医师奖,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美国医学名校进行学术报告。运用术中CT、导航等新技术辅助,采用新的内固定技术对复杂难治性颅颈交界畸形进行个性化治疗5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其论文已被国际专业杂志采用发表。
获得荣誉
近年,在国家重大灾害的应急医学救治中,表现出良好的军人素质和职业道德,曾带领医疗队前往汶川、玉树地震灾区一线进行救治,在简陋的条件下,实施了少见类型的创伤性寰枢椎骨折脱位手术,并取得成功。为此,获得第五届“中国医师奖”。他还曾经获得过第八届“吴-杨奖”,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