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伯珊,外文名:Beth-shan,基督教圣经地名。

世界上共有一千八百多种语言的圣经译本[1],几乎所有民族的语言,甚至地区方言都已包罗。其中二百八十多种是全本的新旧约[2],五百九十多种只有新约部分,九百二十多种是单行本或选辑本。

目录

简介

在基尼烈湖南面24公里、约但河西岸6公里处,位於耶斯列谷与约但河谷这重要交汇处的一个城市。伯珊是古代的战略重镇,地处两条交通干道的连接点,其一由埃及通往加利利和大马色,其二则从基列山向西穿越耶斯列谷和撒玛利亚山峦。所以伯珊成为耶斯列谷东南端的咽喉要道。

伯珊的另一名称是「伯善」(Beth-shean),旧约圣经(撒上31:10-12;撒下21:12;代上7:29)称它为伯善「和它的女儿们」(即属它的村落)。伯珊的地名意思是「安全的家舍」或「精明人的家」。现今的贝桑村庄(Beisan)保存了这旧有的名称,邻近的霍斯废丘(Tellel-H'osen),则是旧城的所在地点。

以色列人抵达了巴勒斯坦,玛拿西支派获分配伯善(书17:11)。玛拿西支派没有赶出当地的居民,及至以色列人强盛了起来,就使原住在伯珊等城的迦南人服苦作工(书17:13;士1:27-28)。

在扫罗时代,伯善仍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他们在基列波山战胜了扫罗王的军队。扫罗和他儿子们的屍首被悬挂在伯珊的城墙上,而他们的军装也被放在亚斯他录神庙内,後来扫罗和他儿子们的屍身才被基列雅比的居民取下来安葬(撒上31:10-12;代上10:10)。

直至大卫时代,伯珊才被大卫从非利士人手中收复。後来,所罗门作王,在他管治的以色列全地立了12个官吏,把耶斯列谷下的伯珊全地给亚希律的儿子巴拿管理(王上4:7,12)。犹大王罗波安在位期间(王上14:25),埃及法老示撒(Sheshonq;示肖克)声称伯善是在他攻占之列。後来这城被重建为希腊化的中心西古提波利(Scythopolis),以後成为新约圣经的低加波利(太4:25;可5:20,7:31)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