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之戰過程與介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伊闕之戰 |
伊闕之戰過程與介紹伊闕之戰是秦國與韓魏聯軍在伊闕地區展開的一場戰爭,該戰役的發生地在還未開鑿的洛陽龍門,這一戰秦國擊潰韓魏聯軍,魏國僅存的兵力全部消失殆盡,這場戰爭最出名的就是白起,而伊闕之戰就是白起的成名戰。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講這個白起成名戰。[1]
伊闕之戰,發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開鑿前的洛陽龍門。秦國為打開東進中原通道,由大將白起率秦軍在伊闕龍門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可謂白起的成名之戰。
伊闕之戰前國際形勢劇烈變化,主要大事件分別為:宜陽之戰、垂沙之戰、孟嘗君出走。
宜陽之戰的影響就是秦國占領韓國重鎮宜陽,韓國自此開始走下坡路,同時葬送了十萬精銳。秦國雖然占領了宜陽,但是在宜陽損失慘重,當時秦武王「悉起兵」才艱難攻克宜陽。
垂沙之戰的影響就是楚國大敗,國內爆發起義,自此四分五裂,一蹶不振直到滅亡。而齊、韓、魏之間的同盟關係更加緊密,聯軍配合日漸默契。中原聯盟的結果就是更加抵制秦國,秦國被孤立越嚴重,東出越困難。
如果只是這兩場戰爭的話秦國是難以進一步東出的,因為齊國非常有可能組織聯軍攻打秦國。秦國一時間無力改變現狀,所以只能等待時機。
而這個時候遠在東方的齊國內部出現了問題,齊湣王猜忌孟嘗君,導致孟嘗君出走魏國。魏國升任孟嘗君為相國,孟嘗君為了與齊國劃清界限,主持魏軍攻打齊國,破壞齊、魏盟友關係。之後秦國迅速與齊國開展外交調整,秦、齊開始結盟。沒多久魏襄王和韓襄王相繼去世,秦國就趁韓、魏內部動盪之機攻打韓國。
當時秦國攻取了韓國的新城,韓國為了抵禦秦國派使者出使魏國。魏國是韓國盟國,魏王因此派遣大軍支援韓國。韓國得到魏國的支持後,傾國出動軍隊反攻秦國,意圖收回新城,甚至還有收回宜陽的意思。而秦國則是派出了白起,負責對陣韓魏聯軍,掀起了伊闕之戰的序幕。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薦下,將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同年,秦國軍隊在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與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的韓、魏、東周24萬聯軍對峙,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東周聯軍的一半。
伊闕之戰指揮秦軍的白起
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闕,從前大禹疏導此山以通水。兩座山相對,遠望好像門闕,伊水從中間流過,向北流,所以稱為伊闕。
韓國和魏國的聯軍之中,韓國軍隊勢單力薄,韓軍主將暴鳶希望魏國盟軍軍隊打先鋒。魏軍主將是公孫喜,曾經追隨孟嘗君南攻楚懷王,西伐函谷關,他覺得韓軍雖然戰力不甚強,但是韓軍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韓軍為前鋒打頭陣。
白起站在伊闕的緩山坡上,眺望韓魏兩軍。韓軍居前,其友軍魏軍的位置比韓軍略錯後,處於韓軍側面略後。情報兵帶來消息,韓魏兩軍主帥貌合神離,軍互相推諉、各自保存實力,誰都不願先與秦軍交戰。
白起針對這種情況,決定採取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作戰策略。
秦軍獲勝
戰鬥開始時,白起先設少量疑兵同韓軍對陣,擺出要進攻韓軍的架勢,所謂疑兵,就是堆出無數旌旗和飄帶擁在陣前,令敵人眼花繚亂,誤以為這是主力的進攻方向。韓國軍隊不知虛實,被秦國疑兵牽制。
白起抽調自己精銳主力繞道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突然向魏軍發起攻擊。魏軍毫無防備,被殺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闕山的狹隘地區倉促應戰,陣形來不及統一調度,紛紜各自為戰,或奔或斗,迅即慘敗。
韓國軍隊得知其側翼的盟友被瞬間擊潰後,軍心不穩。士兵譁變,主帥控制不住頹勢。這時,韓國軍隊的側翼已經完全暴露在強大的秦軍主力面前。未等主帥布置,便立刻遭到秦軍左右夾擊,一時間,韓國軍隊潰敗而逃。
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犀武,即公孫喜,占領伊闕及五座城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