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利亚·爱伦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伊利亚·爱伦堡 Илья·Григорьевич·Эренбург (1891年1月26日-1967年8月31日)出生于俄罗斯帝国基辅的立陶宛犹太人家庭,苏联犹太、诗人,作家,及新闻记者。[1] 1895年,全家移居莫斯科,在学校期间与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结识,两人友谊一直维持到1938年布哈林被处决。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曾看了不少民粹派的小册子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参加学生罢课和民众集会。

1906年,爱伦堡与布哈林参与布尔什维克组织的非法活动。(即后来的布尔什维克党)。

1967年8月31日,于莫斯科病逝。

1908后,流亡巴黎发表诗作

1908年,1月被沙皇政府的宪兵逮捕,并被关押在单身牢房候审。为期5个月,期间遭到殴打造成牙齿脱落。 后经家庭周旋保释出狱,离开莫斯科到了乌克兰的波尔塔瓦,想继续从事地下活动,但因密探跟踪甚紧,没有成功。同年12月他只身流亡到了法国巴黎,

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列宁等布尔什维克流亡领导人,但不久后开始远离此圈子,迷恋上蒙帕纳斯放荡不羁的生活,开始创作诗歌,并结识了毕卡索迭戈·里维拉朱勒·帕斯金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翻译了法国诗人耶麦的作品。

一次大战期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爱伦堡沉醉的那个“纯艺术”的迷梦,使他重新睁开眼睛看现实。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他感到苦闷,陷入怀疑和悲观主义。

大战期间,爱伦堡为一家圣彼得堡的报社担任战地记者,这是他时断时续长期新闻记者生涯的开始。在这几年里,他继续作诗。

1916年,出版诗集《前夜的歌》,同时经常到法、德前线进行实地采访,根据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材料,写了许多有关西欧战争情况的通讯和报导文章(后来汇编成集于1920年出版,题名《战争的面目》)。这些诗歌和通讯报导,一方面客观地反映出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同时也表现了当时爱伦堡充满怀疑、感伤和绝望的病态心理,著名诗人尼古拉斯·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曾积极评价爱伦堡在诗歌上的进步。

诗作《为俄罗斯祈祷》

1917年,后回到俄罗斯,初期反对布尔什维克政策,对其持续不断的暴力氛围感到震惊。他写了一首诗《为俄罗斯祈祷》,把攻占冬宫比作强奸。

1920年,他前往基辅,在一年之内经历了四个政权。在爆发了反犹屠杀后逃往克里米亚的科克捷别利。最后他回到了莫斯科,在被契卡短暂逮捕后被释放。此后,他成为苏联文化活动家和记者,经常出国写作。

1921年春,爱伦堡先到比利时,后来又到巴黎和柏林。整个二十年代的大部分时间,他都作为苏联报刊记者,长期住在国外。在此期间,爱伦堡除写过一些关于西欧社会生活风貌的通讯报导外,主要从事文学活动,边研究文艺理论边搞创作。

1921—1923年,他曾在《俄罗斯图书》和《新俄罗斯图书》两杂志发表评述当代俄国艺术的文章。

1922年,出版了《俄罗斯诗人肖像》和《毕竟仍在圈子里转》两本小册子。在这些评论文章和著作中,爱伦堡热衷于“结构主义”艺术,认为艺术家应该同社会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艺术创作的首要目的不在于反映生活而应该象建筑、桥梁和机器那样追求结构、线条、色彩的和谐、新奇和完美。

193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保卫文化作家大会期间,因侮辱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被其掌掴数次。

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担任战地记者,曾直接参与共和军的军事行动。

二战与战后

爱伦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写的政论通讯广受欢迎,与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等人一起加入了反对德国人的仇恨运动中。

在战争及战后初年,爱伦堡利用紧张激烈的战斗间隙,积极从事自己心爱的文学创作。《巴黎的陷落》(1941)、《暴风雨》(1947)和《九级浪》(1954)等三部著名长篇小说,前两部曾分别获得1942年和1948年的斯大林奖金。《巴黎的陷落》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初阶段,揭示了1939年资产阶级的法国被德国希特勒侵略者战败的政治、历史和社会道德原因。《暴风雨》展现了法国、苏联和德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过艰苦斗争共同埋葬法西斯侵略者的历程。《九级浪》写的是战后世界的政治风云

1942年,出版文章《杀戮》,“我们要杀戮,如果你一天不至少杀死一个德国人,那你就等于把这一天浪费了。不要数日子,不要数里程,只数你杀死的德国人的数量。在受到格奥尔基·费奥多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的关注。

1945年,在《真理报》上的批评后,爱伦堡表示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消灭德意志民族,而是带著武器来到我们领土上的侵略者。亚历山德罗夫的文章预示著史达林开始改变对德国的政策。爱伦堡是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中的知名成员。

1954年,爱伦堡出版小说《解冻》,(赫鲁雪夫解冻)因此而得名。他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被认为是其最杰出的作品。[2]

晚年生活

最重要的著作,是六卷本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219万字,夹叙夹议,内容十分庞杂,包括半个世纪以来的几乎整个世界。[3]

书中对许多重要社会事件、生活现象和历史人物的 爱伦堡版画评价往往流于片面,有的是很错误的。但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是比较客观的,真实的。

爱伦堡自己说:“此书当然是极其主观的,我根本没有打算写一部时代的历史。它与其说是一部编年史,倒不如说是一部自白书更恰当些”。成为欧洲20世纪上半叶的全景艺术史书。

回忆录以他曾发表的《写给成年人的书》为基础,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此书被誉为苏联 “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回忆录关于冷战时期的描写极为立体,这是基于作者有在冷战期间在双方国家的生活经历。苏联其他人没有写过这样的回忆录,因为谁也没有他的那种阅历。

在20世纪上半叶中,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士,其中既有艺术家,作家,例如毕卡索,马蒂斯,海明威,阿尼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也有很多社会活动家和政治人士,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的几乎所有关键事件。他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早有不满,牵扯进了医生事件,幸亏斯大林在有可能签发逮捕令前就病亡了,伊利亚爱伦堡才幸运的逃过一劫。

晚年与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女儿和第二任妻子画家柳芭生活在一起。[4]

获奖

1942年,《巴黎的陷落》获斯大林奖金。

1948年,《暴风雨》获斯大林奖金。

著作

爱伦堡在19世纪20年代的文学创作,都取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十月革命前后的欧洲和俄国现实。

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罪恶及资产阶级的道德文化,对苏维埃政权初期一部分人的市侩主义和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等弊病作了揭露和讽刺;另一方面,革命队伍的严格纪律又被描绘成是对人及人的感情的生硬束缚。

他在肯定革命伟大过程的同时,又把新经济政策仅仅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的消极让步。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及战后初年的创作中:

《巴黎的陷落》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初阶段,揭示了1939年资产阶级的法国被德国希特勒侵略者战败的政治、历史和社会道德原因。

《暴风雨》展现了法国、苏联和德国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过艰苦斗争共同埋葬法西斯侵略者的历程。

《九级浪》写的则是战后世界的政治风云。[5]

诗集

1916年,《前夜的歌》

1918年,《为俄罗斯祈祷》

1919年,《火》

1920年,《战争的面目》

1921年,《前夜》、《随想》

1922年,《毁灭性的爱》

小说

1942年,《杀戮》

1954年,《解冻》(赫鲁雪夫解冻)

长篇小说

1941年,《巴黎的陷落》

1947年,《暴风雨》

1954年,《九级浪》

回忆录

《人·岁月·生活》被认为是其最杰出的作品。都是最早公开批评斯大林的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