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仙夹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仙夹镇与南安,安溪相邻,因位于岵山西部方向,还有中国的水大多向东流,而这里的水却是向西流,故称为“西向”。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1]

中文名: 仙夹镇

别 名: 西向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

地理位置: 地处永春西南山

面 积: 34.14 km²

下辖地区: 8个行政村

人口数量: 9523人(2017)

车牌代码: 闽C

乡镇概况

仙夹镇位于永春县南部,东北距县城16千米。 辖8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杜宅垵。岵(山)逢(华)公路过境。旅外侨胞2 万多人,是永春著名侨乡。仙夹镇辖8个行政村,分别是夹际,东里,美寨,德田,龙水,龙美,山后,龙湖等村,共有89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落,人口9523人(2017)。

历史沿革

宋清时期隶属集庆乡安平里十二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第五区,第八区,岵山区,1958年归岵山公社,1961年划出,成立仙夹公社,1984年改仙夹乡,2001年改设仙夹镇。

自然资源

全镇总面积34.14平方千米。仙夹地势较高,属山间谷地,海拔在500-700米之间,气候凉爽湿润,气温比县城低2-4度。全镇群众从事农业、外出劳务、依靠侨亲资助劳力人口各占三分之一。全镇矿产资源品种少,现已发现德田村的紫砂土和磁土矿有待开采。全镇有8座小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200千瓦。

特色物产

漆篮是仙夹也是永春的传统产品。明正德年间(1506-1522),龙水的油漆匠开始生产漆篮,发展到后来,漆篮品种、类型达到100多种,制作漆篮需经过制坯、水煮、上桐油、裱布、涂漆等30多道工序,所生产的漆篮高雅古朴、端庄大方,而且耐酸、耐碱、耐用。清乾隆年间(1736-1795),龙水郭孝养等人开始外出编制竹篮,其族人郭永盛等100多人,分别在县城、五里街、泉州、晋江、安溪等地设铺营业,1801年,永春漆篮开始远销南洋各埠。芥菜也是仙夹的特色产品.由于仙夹地势高,气候凉爽温润,常年罩雾,所生产的芥菜味甘甜,梗嫩,群众又有种植芥菜的习惯,所以仙夹芥菜在全县享有盛名。1999年,美寨村民陈腾仁在镇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充分发挥仙夹芥菜产量高、享有盛名的优势,创办了腾安净菜厂,所生产的芥菜干、芋干等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及国内10多个城市。

基础设施

仙夹是永春著名侨乡,华侨历史源远流长,主要分布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地区,仙夹侨胞热爱祖国,关心家乡建设,为永春和仙夹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全镇侨亲捐资建设家乡公益事业达3000多万元,侨亲捐资建设家乡公益事业的项目有:县仓满幼儿园、永春医院院房及医疗设备、永春交通桥、永春体育运动场、仙夹中学、夹际中学、夹际卫生院、仙夹卫生院门诊楼、岵夹11公里水泥路,还有各通村水泥路、环村水泥路、小学等。在侨亲的支持下,仙夹建有两所中学、两个卫生院,于1998年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成为全县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镇之一。同时,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并建有两个移动电话机站,移动网覆盖全镇大部分村落。

经济发展

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9万元,工业产值3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6万元,粮食总产量410吨,水果总产量1240吨,芦柑总产量96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镇财政总收入39万元。农业方面主要以种植粮食及柑桔为主,食用菌基地,在龙湖、龙美、龙水等村种有大量毛竹。工业方面有仿古厂、电站。

荣誉记录

2020年6月29日,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视频

永春县仙夹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