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縣後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郭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仁壽縣後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郭印) |
作品名稱:仁壽縣後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郭印)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郭印 |
仁壽縣後有亭余名之曰明遠賦詩二首(郭印)是宋朝官員、詩人郭印的作品之一。
郭印,[約公元一一二六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號亦樂居士,成都人。生卒年均不祥,約宋欽宗靖康初前後在世。年在八十歲以外。政和中進士。累任縣令,晚始退居。性嗜水竹,好為詩,與曾慥、計有功等交遊最密。[1]
正文
1、虛亭突兀枕崇岡,玉宇無風秋自涼。 地闊群山爭逶迤,天低遠樹立微茫。 陰晴易辨雲霞色,曉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2、小邦人物大邦同,萬屋鱗鱗氣鬱蔥。 誰挈神峰離海底,幻將廛市納壺中。 垂簾擬學山陰畫,飛舄難乘葉縣風。 舉首穹旻才一尺,敢憑正直謝天公。[2]
簡介
宋徽宗政和年間進士。任仁壽、銅梁等地縣令,左朝請大夫等。宋高宗紹興十八年(1148),以任永康軍通判時牒試避親、舉人不當降一官。終刺史,年八十餘卒。
與秦檜雖曾同窗,然絕不與通,家居十八年。性嗜山水,工詩,與曾慥、計有功、蒲瀛(蒲大受)、馮時行、何耕道等交遊甚密,詩存七百餘首。《四庫全書總目》稱「其詩才地稍弱,未能自出機抒,而清詞雋語,瓣香實在眉山」。佳作有《舟中遇雨》、《歸雲溪》等。著有《雲溪集》十二卷傳世。[3]
郭印官終知州(《宋元學案補遺》卷四)。一生活動主要在蜀地。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前後即在故鄉雲溪(今屬四川)營別業,後即退老於此。
主要作品
著有雲溪集十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