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人算不如天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算不如天算
图片来自搜狐网

人算不如天算,王善在回家的路上,又遇 到那个看相的人。他一见到王善就惊奇地说:你满脸阴德相,一定是做了有大阴德的事情。不仅免除了灾难,而且将获得不可限量的福报。后来王善果然一连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两人登第

原文

  一天茶饭后和一老人在老家院子里聊天,顺便想起几个故事。

  机关算计太聪明,却不知,人算不如天算 !

  一 这是一个真事。

  老人老家叫十字河,当街原来有个旅店,是他们徐家本宗开的。

  曾经有一个夫妇带一个孩子来住宿。他们一住就不走了,住了一个多月。

  当时是夏天。有一天忽然下了暴雨,旅店内有个小粪坑,大概半尺深,被雨水下满了。

  雨过天晴,那夫妇一不留意,孩子自己跑着玩,居然淹死在那个小坑里了。而且是脸朝下。如果脸朝上,就不会淹死。

  这是,夫妇才说出实情。

  原来是一个算命算他们的孩子最近有水灾。他们就到处躲。到了我们十字河,发现这里地势很高,而且旅店在当街最高处,于是决心住在这里躲水灾。

  没想到还是没有躲过去。

  开旅店的那家主人是徐家训先生,父亲也是家字辈的。而且徐先生就是老人的舅爷爷。

  二 还有一个是旁边一个大叔讲的。

  他的家乡有个外号叫黄鼬子的人,当过八路。和日本人一次遭遇,双方都打光了。就他没死,但他装死,怕日本人回来扎伤员。

  他装到半夜,忽然来两个打灯笼的人,一个一个地查看。开始他以为是日本鬼子,不敢动。

  查到他,一个人说,他不该死啊,怎么也死了?另一个说,他装死的,将来他应该死到水里。

  他才知道是鬼差。不过后来他打仗很勇敢,因为知道自己打不死。

  解放后,他转业。上级问他想干什么,因为他还算过命听说有水灾。就申请上山看林子。

  想这下可能保险了。谁知一场山洪,连他带山上的房子一下子冲好几里。还是没躲过去。

  唉,生死由命,靠躲,岂能躲过?

  三 王善人的故事

  明武宗正德初年,安徽商人王善到四十岁还没有儿子。有个看相的人,看人的祸福非常准确。他一看见王善就忧愁地说:你还没有儿子吧?王善说:是的。看相的人说:你不但会没有儿子,而且到了十月,更有大灾难。

  王善认为他的话很灵验,急忙到苏州去收取财货,然后回去。

  当时正值梅雨季节,河水猛涨,不能行船,只得暂时住在客店内。到晚上时,天空放晴,他到河边去散步,看见一个少妇投河自尽,。他马上呼叫渔船,说:谁能救起这个人,我出二十两银子。船夫纷纷去救,终于把少妇救了起来。他便把二十两银子给了船夫。

  王善问少妇为什么要寻短见,少妇回答说:我丈夫外出做工,我在家中养了一头猪,准备用来偿还田租。昨天把猪卖了,不料收的钱全是假银子。既怕丈夫回来责骂我,再加上家中贫困,就不想活了,因此便投河自寻短见。王善非常同情她,问一他头猪值多少钱后,便给了她双倍的钱。

  少妇回家时,在路上遇到丈夫,便哭着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丈夫非常怀疑。晚上,夫妻俩一起到旅店去找王善,想问个究竟。到旅店时,王善已经关门睡觉了。丈夫叫妻子敲门。王善问是谁,回答说:我是今天投河的那个女人,特来致谢。

  王善厉声说:你是个少妇,我是个孤身的外乡人,晚上怎么能随便见面呢?快快回去!如果一定要来,明天早晨与你丈夫一同来。

  丈夫的疑惑一下子便消除了,诚恳地说:我们夫妇都在这里。王善便披上衣服起来。当他刚刚走出房门时,只听房中轰地一声。他们惊慌地进去一看。原来店房的后墙因久雨而倒塌,床铺已被压得粉碎。他这时如果不起床,肯定要被压死。这对夫妻感叹不已,道谢后便离去了。

  王善在回家的路上,又遇 到那个看相的人。他一见到王善就惊奇地说:你满脸阴德相,一定是做了有大阴德的事情。不仅免除了灾难,而且将获得不可限量的福报。后来王善果然一连生了十一个儿子,其中有两人登第。

  王善一直活到九十八岁才去世。

  现在人都浮躁,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觉得一切事情都在自己智谋中。忙忙碌碌,其实还是都在命运里打滚。费尽心机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倒白辛苦一场。命里不该有的,费尽心机也守不住。有段时间,市场上卖一种首饰,叫转运珠,一个不大的镶金的小滚珠,很多人买,图吉利,呵呵,那玩意真能转运吗?

  我倒觉得,其实,这世上有一种转运珠,它的名字叫: 行善。[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