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人工麝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工麝香是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衛生部藥政局和中國藥材公司聯合組織諸多機構經二十多年的協作攻關,對麝香中各類成分的化學組成及其相對含量進行了全面分析,基本搞清了這些成分在麝香中所占比例,並確定了這些成分具有的藥理作用,在此基礎上開發出的藥品。2016年1月8日,"人工麝香研製及其產業化"項目獲評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麝香分類 摺疊人工麝香 麝(shè)香為雄麝的肚臍和生殖器之間的腺囊的分泌物,乾燥後呈顆粒狀或塊狀,有特殊的香氣,有苦味,可以製成香料,也可以入藥。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簡稱"麝"。

二期臨床通過953例,10個病種,4個複方,4個單方製劑的對照試驗,結果證實了人工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功效,人工麝香配製的中成藥,與天然麝香配製的中成藥有相同的作用,說明人工麝香具有天然麝香相似的功能,主治和使用範圍。

二期臨床使用複方製劑或單味藥,特別是單獨使用人工麝香,包括蜜丸,水蜜丸,散劑等多種劑型,內服(包括口嚼服)或外用等給藥途徑,均未發現不良反應。說明兩者的安全性也是一致的。

三期臨床通過865例, 5個病種, 4種製劑的對照試驗,進一步證實了人工麝香的療效及安全性與天然麝香近似。

其研究結論為:人工麝香的主要藥理作用與天然麝香基本相同,物理性狀相似,臨床療效確切,可與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

因此,1994年衛生部衛藥發(1994)第17號文件中明確規定:人工麝香屬一類新藥,國家保密品種[6];與天然麝香等同配方使用。200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生產批准文號,由北京聯馨藥業有限公司生產人工麝香。許多國寶級的傳統中成藥均以人工麝香為原料,例如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等。

由此可見,人工麝香是一個中國獨有的法定可以替代天然麝香的一種藥品和藥品成分,是一個專用名稱,任何其它合成麝香(其介紹見下)都不應被冠以"人工麝香"的名稱。有些媒體報道將二者之間的差異混淆了,犯了知識上的錯誤。

摺疊其它麝香

其它合成麝香有時也稱"人造麝香"(不同於前述"人工麝香"),是指通過合成產生的具有類似麝香氣味的各種單一化學物質香料,即有些媒體報道所說的化學成分。其用途通常作為香精的定香劑來使用。這些合成麝香按合成的化學結構可分為:硝基麝香、多環麝香、大環麝香。其安全性與其化學結構相關。

在化妝品行業,《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版)明文規定:

1.禁止添加的合成麝香為:

① 1,1,3,3,5-五甲基-4,6-二硝基茚滿(傘花麝香) [1,1,3,3,5-Pentamethyl-4,6-dinitroindane (moskene)];

② 4-叔丁基-3-甲氧基-2,6-二硝基甲苯(葵子麝香) [4-tert-Butyl-3-methoxy-2,6-dinitrotoluene (musk ambrette)];

③ 5-叔丁基-1,2,3-三甲基-4,6-二硝基苯(西藏麝香) [5-tert-Butyl-1, 2, 3-trimethyl-4, 6 –dinitrobenzene (musk tibetene)]。

2.限量使用的合成麝香為:酮麝香(Musk ketone)(2007版《化妝品衛生規範》錯將酮麝香翻譯為麝香酮Muscone),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3.未禁、限用的合成麝香為:麝香酮Muscone。

有些媒體報道用"人造麝香"來指代上述合成麝香本無可厚非,但是將這種合成麝香與人工麝香(即上述國家法定的、與其它合成麝香有本質區別的藥用成分)混淆起來,卻是莫大的錯誤。

摺疊製作過程 就是把林麝雄獸麻醉了或者綁住,人工往麝囊里添加飛蟲,然後在把林麝雄獸放走,等過幾個月在把它抓住,取出固化了的麝香,這就是麝香的製作過程。

摺疊編輯本段藥品參數 摺疊性狀 片劑,氣霧劑。

摺疊功能主治 本品具有芳香開竅、通經絡、消腫止痛等作用,能擴張冠狀動脈,抗心絞痛作用與硝酸甘油近似。一般用藥後在2~5分鐘內見效。

摺疊用法及用量 舌下含服:每次0.5~1片。氣霧吸入:每次按閥門1~3次。

摺疊適用症狀 用於閉證神昏

麝香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醒神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最宜閉證神昏,無論寒閉、熱閉,用之皆效。治療溫病熱陷心包,痰熱蒙蔽心竅,小兒驚風及中風痰厥等熱閉神昏,常配伍牛黃、冰片、硃砂等藥,組成涼開之劑,如安宮牛黃丸、至寶丹、牛黃抱龍丸等;用治中風卒昏,中惡胸腹滿痛等寒濁或痰濕阻閉氣機,蒙蔽神明之寒閉神昏,常配伍蘇合香、檀香、安息香等藥,組成溫開之劑,如蘇合香丸。

用於瘡瘍腫毒

咽喉腫痛,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作用,內服,外用均有良效。用治瘡瘍腫毒,常與雄黃、乳香、沒藥同用,即醒消丸,或與牛黃、乳香、沒藥同用;用治咽喉腫痛,可與牛黃、蟾酥、珍珠等配伍,如六神丸。

3.用於血瘀經閉,徵瘕,心腹暴痛,跌打損傷,風寒濕痹等證。本品辛香,開通走竄,可行血中之瘀滯,開經絡之壅遏,以通經散結止痛每周一次,2周一療程,療效滿意;用治痹證疼痛,頑固不愈者,可與獨活、威靈仙、桑寄生等祛風濕藥同用。

4.用於難產,死胎,胞衣不下。本品活血通經,有催生下胎之效。常與肉桂為散,如《張氏醫通》香桂散;亦有以麝香與豬牙皂、天花粉同用,蔥汁為丸.外用取效,如《河北醫藥集錦》墮胎丸。

此外,近代臨床報導用人工麝香片口服或用人工麝香氣霧劑治療心絞痛,均取得良好效果:由麝香、豬牙皂、白芷等製成麝香心絞痛膏,分別敷於心前區痛處及心俞穴,24小時更換一次,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用麝香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療白癜風,均有顯效;用麝香埋藏或麝香注射液治療肝癌及食道、胃、直腸等消化道腫瘤,可改善症狀、增進飲食;對小兒麻痹症的癱瘓,亦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6~0.1克。外用適量。不宜入煎劑。

摺疊編輯本段獲得榮譽 2016年1月8日,"人工麝香研製及其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麝香,一種傳奇的珍稀藥材,在433種中成藥中廣泛應用,卻險些隨着麝的瀕危而面臨消失。2016年1月8日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人工麝香研製及其產業化"課題面對天然麝資源驟減殃及國藥的困境,尋找到了"無麝也香"的解決辦法。

摺疊保護資源 "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由於殺麝取香的傳統方式,我國雄麝僅存5萬餘頭,屬瀕危狀態。每頭雄麝可取香10克,即使全部捕殺僅產麝香0.5噸。"課題組第一完成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天然藥物化學研究室於德泉院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麝香的年需求量超過15噸,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百姓用藥需求滿足不了,動物資源無法保護,這樣下去不行!"於德泉回憶說,為此,1975年,衛生部、中國藥材公司組建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牽頭、山東濟南中藥廠和上海市中藥研究所參加的課題組,要解決麝香代用品問題,以"絕密"項目開展人工麝香研製。

這是一項從零開始的研究。最難得的是原料:僅有的1公斤天然麝香。要用這1公斤天然麝香完成對其化學成分、有效物質、藥理作用、配方原則等全面分析研究,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

於德泉說:"我們結合化學實驗和動物實驗一起做。70年代設備也不先進,量又特別少,我們必須精打細算,用微量方法做研究。"

儘管原料短缺、設備有限,在課題組的合力攻關下,新成果不斷湧現:發現天然麝香中關鍵藥效物質-抗炎多肽蛋白質類成分,確定天然麝香中各類成分的相對含量及比例;製備了多種來源的樣品,進行跟蹤篩選,發現並研製出天然麝香中關鍵藥效物質的替代品-芳活素,合成了重要原料麝香酮、海可素……

課題組還設計出獨特的人工麝香配製處方,成功研製出人工麝香,經臨床證實了人工麝香的可替代性,終於在1993年獲得中藥一類新藥證書。

"要知道,人工麝香的成功研製和推廣使用,相當於少獵殺900萬頭雄麝。"課題組完成人之一,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副所長庾石山說。

摺疊傳承瑰寶 在《神農本草經》中,麝香被列為上品,在古書《醫學入門》《名醫別錄》以及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等醫學著作中也均有記載。其具有開竅、辟穢、通絡、散淤等諸多功效,主治中風、痰厥、驚癇、中惡煩悶、心腹暴痛、跌打損傷、癰疽腫毒。且麝香的香味濃郁,經久不散,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系統都有極其顯著的影響。

在北京聯馨藥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這種傳奇的藥物--一種棕黑色粉末狀的物質。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幾乎看不出人工麝香和天然麝香的差別。

除了外觀相似,經臨床研究表明,人工麝香主要藥理作用與天然麝香基本相同,臨床藥效確切,可與天然麝香等同使用。

除了影視劇中常被誇張化的活血通絡之用,麝香還有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等功效。據統計,麝香配伍的中成藥處方占《全國中成藥處方集》11%以上。其中,不乏急救良藥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散等國寶級中成藥。

於德泉告訴記者,人工麝香自1994年上市以來,已在全國760家企業應用。目前含麝香成分的433種中成藥中,有431種完全用人工麝香替代了天然麝香,替代率達99%以上。

"天然麝香每公斤50萬元左右,價高量少,質量也參差不齊。而人工麝香每公斤不到6萬元,據估算,至少能降低藥價30%-50%。"庾石山說,目前,人工麝香累計銷售超過90噸,年用藥病患者超1億人次,不僅滿足了群眾用藥需求,還保證了國寶級中成藥品種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