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溪嶺古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亭溪嶺古道北起橫溪鎮周夾村,南至東錢湖鎮城楊村,古道所在山地高約300米,長約1600米,寬約2米,全部由人工將鵝卵石和小石塊一段一段鋪設而成。整個嶺勢東南高峻,西北坦斜,彎曲有致。[1]
歷史由來
亭溪嶺又叫「藤溪嶺」、「騰飛嶺」,古人取地名多有來歷,其可能是因為長嶺的一邊是潺潺山溪,沿途又多涼亭而得名;或是因為嶺旁曾有古藤蔓覆溪上,便將山嶺會意稱作藤溪嶺。至於「騰飛嶺」,則源於一個民間傳說。過去,亭溪嶺可不是一般的古道,據說在唐宋時這裡已有山路,到了清代,古道已修築得比較規整,相當於縣級公路,成為鄞東南的交通要道。據豎立在亭溪嶺巔的清光緒二十年《重修亭溪嶺路碑》記載:「竊惟亭溪嶺為鄞奉象三邑通衢。綿亘十餘里,往來行人日夜不絕……」往嶺東走,可通咸祥、大嵩,渡象山港至丹城和石浦;往南走,過橫溪、大岙可至奉化白杜或裘村;往西走,乘橫溪航船,可進入寧波城內。
亭溪嶺古道引人入勝之處不在於它的長度,而在於其有着非同尋常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穿過周夾村石家,從亭溪嶺的北道出發,首先入眼的是一塊石碑,上面是桑文磁先生寫的「亭溪古道」。進入古道不久,就見右側山溪上有座小石橋,過橋不遠處有一座建於1935年的鋼筋水泥白塔,取名眾安塔。塔為六面七層,高約15米。從塔底往上仰視,每層腰檐高挑,逐層遞減。塔內有水泥踏跺和木梯,可盤旋登上,站在塔的頂層,鄞南大地一覽無餘。塔底層門兩側有兩副對聯,皆為佛教吉祥語,一曰「佛光普照極樂天,塔影橫鎖南海柳」,一曰「寶塔兀對萬峰朝自在,慈航普渡千世慶眾安」。
返至古道往上走,可以看到一塊狀如蛤蟆的石頭伏在道旁,俗稱「蛤蟆岩」。由於「蛤蟆」的姿勢坐西朝東,被當地人戲說它是「吃吃楊家(城楊村),拉拉王家」。
布局玄機
古道邊多座亭子各有「玄機」 古道的左側依次可見4座亭子,山腳下的叫第五亭,又稱磬裁亭;山腰上的叫老萬壽亭,又稱石板涼亭、下涼亭,老萬壽亭的旁邊又新建了一座萬壽亭;嶺巔的叫祥雲亭,又叫上涼亭。它們都是為匆匆趕路的行人提供休息喘息的場所,也是古道的點睛景物。
第五亭為方形尖頂式樣,採用水泥築成,內供着土地菩薩。亭上有2副對聯,通俗易懂。其一曰:「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這是迎奉土地神夫婦的話;另一聯曰:「到處雲山到處佛,當方土地當方靈」,這是為土地菩薩作「廣告」之語。
第五亭是民國初年時由鄞縣姜山陳橋人陳磬裁建造,所以當地人稱它磬裁亭。提起陳磬裁,今人大都不知其名了,而在民國初年,他可是旅滬「寧波幫」中赫赫有名的人物,人稱「水泥大王」。陳磬裁發達之後,非常關心家鄉的慈善事業,在上世紀20年代,他在鄞縣鄉村投資建造了十橋十亭,造福家鄉父老鄉親。因他從事水泥行業,所以建造橋亭的材料不採用傳統的木、石料,全是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現了當時先進的建築理念和特色,在鄞縣轟動一時,傳為美談。
八九十年過去了,當年的十亭僅存兩座亭了,一座在雲龍鎮的黃昏晨橋邊,亭名「第四亭」;一座即是橫溪鎮亭溪嶺上的「第五亭」。陳磬裁在建造十亭時,有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就是喜歡將每座亭子進行編號,他在亭溪嶺建的是第五座亭,於是命亭名「第五亭」。過往行人不知,往往會被這編號搞得莫名其妙,誤以為「第五亭」是亭溪嶺上的第五座亭,再往嶺上走,又看到萬壽亭和祥雲亭,好像感覺亭溪嶺上有七座涼亭,以至於以訛傳訛。其實,亭溪嶺上新老涼亭加起來總共也不過4座。
萬壽亭分新、老兩座,老亭是清朝同治年間楊璉房、陸記房修建,已有130多年歷史了。老亭用亂石和石板構築,看上去顯得低矮又零亂,而亭內一副對聯寫得倒有些禪意:「停停須觀身邊物,去去思尋任是難」。這裡既是對行人的提醒,離亭時須回頭看一看,不要丟了隨身之物,又何嘗不是對人生的忠告,做人須經常「觀」和「思」,[[耐人尋味\\。新亭為近幾年所建,飛檐翹角,高大明亮。
祥雲亭建於咸豐十一年,裡面被木柱隔成三間。亭內有兩塊石碑:一塊是光緒二十年《重修亭溪嶺路碑》;一塊是《新創祥雲亭碑》,記錄了亭溪嶺古道的歷史:「吾鄉東南至騰飛嶺,東通韓嶺,西出橫溪。吾鄉之士人,五山之士人,四方之旅客且往來於其間」。
一百多年來,這幾座亭子在這條寧靜的古道上並不寂寞,它們迎來送往了多少行人,我們從祥雲亭上的對聯中似乎可以感覺到:「竹韻松濤留客聽,清風明月送人行」;「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祥雲亭旁有一泓清冽的祥雲泉,舊時冬夏不涸,越嶺者多飲用甘泉,洗去塵泥,消解疲勞。
亭溪嶺古道是距離寧波最近的著名古道之一,也是市民健身的極佳去處,每到雙休日,遊覽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同時,亭溪嶺古道也與附近的雙石嶺古道(又名松石嶺古道)連通,可一併遊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