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京韵大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LH對話 | 貢獻
 
行 1: 行 1:
 京韵大鼓 中国曲艺曲种之一 。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
{{Infobox person
 +
| 姓名    = 京韵大鼓
 +
| 圖像    =  [[ File:京韵大鼓445.jpg|缩略图 |居中|200px|[http://p9.qhmsg.com/dr/270_500_/t017149bb410365acca.jpg?size=246x346 原图链接]
 +
[https://baike.so.com/doc/24255942-25999567.html 图片来源]]]
 +
| 圖像說明 =  中国曲艺曲种之一
 +
| 出生日期 =
 +
| 國籍    =
 +
| 别名    =
 +
| 職業    =
 +
| 知名原因 =
 +
| 知名作品 =
 +
}}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调和京剧的一些唱法,创制新腔,专唱短篇曲目,称京韵大鼓,属于鼓词类曲艺音乐。
 +
 
 +
 京韵大鼓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 天津]] 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是中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京韵大鼓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闹江州》、《大西厢》、《祭晴雯》、《黛玉悲秋》等。
 
 京韵大鼓传统曲目有《单刀会》、《战长沙》、《博望坡》、《赵云截江》、《草船借箭》、《闹江州》、《大西厢》、《祭晴雯》、《黛玉悲秋》等。
  
 有由刘宝全、白云鹏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
 有由刘宝全、[[ 白云鹏]] 等人根据子弟书作品整理的《长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骂城》等,还有一些写景抒情的小段《丑末寅初》、《风雨归舟》等。
  
 解放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
+
 解放后,京韵大鼓在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黄继光》、《光荣的航行》、《韩英见娘》、《刘胡兰》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愚公移山》、《满江红》、《卧薪尝胆》等。<ref>[http://www.xiqu5.com/dg/ -京韵大鼓欣赏] 京韵大鼓网;</ref>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行 14: 行 27:
 
 起源;木板大鼓
 
 起源;木板大鼓
  
 形成时间;清末
+
 形成时间;[[ 清末]]
 
   
 
   
 
 流行地区;京津及东北地区
 
 流行地区;京津及东北地区
行 25: 行 38:
  
 
==发展沿革==
 
==发展沿革==
 +
[[File:京韵大鼓4442.jpg|thumb|300px|有框|右|[http://n1.itc.cn/img8/wb/recom/2016/09/02/147281064543454297.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13363946_362125 图片来源]]]
 +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
 
 京韵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经艺人改革后发展而来。
  
行 33: 行 48: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旗籍出身的艺人金德贵,在长期演唱中将有板没眼的木板大鼓,发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称为双板,字音也改成接近北京的语音。他曾命名为"京气大鼓",但没有流传开,人们仍然称他演唱的为怯大鼓。
 
 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旗籍出身的艺人金德贵,在长期演唱中将有板没眼的木板大鼓,发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称为双板,字音也改成接近北京的语音。他曾命名为"京气大鼓",但没有流传开,人们仍然称他演唱的为怯大鼓。
  
 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住在北京石头胡同的艺人胡金堂(胡十),为提高怯大鼓鼓词的质量,适应城市听众的需要,开始移植子弟书词《长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嗓音脆亮,一气呵成,被誉为"一条线",声名渐起,代表曲目有《樊金定骂城》、《高怀德别女》等。
+
 同治、[[ 光绪年]] 间(1862-1908),住在北京石头胡同的艺人胡金堂(胡十),为提高怯大鼓鼓词的质量,适应城市听众的需要,开始移植子弟书词《长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嗓音脆亮,一气呵成,被誉为"一条线",声名渐起,代表曲目有《樊金定骂城》、《高怀德别女》等。
  
 
 与胡同时享名的还有擅唱《三国》短段故事的霍明亮,他原是做生意的,下海卖艺以后,也移植一些子弟书词如《单刀会》、《战长沙》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底气足,嗓子又冲又亮,最擅长唱武段子。后来,他们去天津行艺,和当地的瞽目艺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誉为胡、宋、霍三家,统称怯大鼓。
 
 与胡同时享名的还有擅唱《三国》短段故事的霍明亮,他原是做生意的,下海卖艺以后,也移植一些子弟书词如《单刀会》、《战长沙》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底气足,嗓子又冲又亮,最擅长唱武段子。后来,他们去天津行艺,和当地的瞽目艺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誉为胡、宋、霍三家,统称怯大鼓。
行 57: 行 72:
  
 
==流派名家==
 
==流派名家==
 京韵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与刘宝全齐名的还有白云鹏和张小轩(张筱轩),并形成刘派、白派、张派三大流派。刘宝全的学生白凤鸣,早期师承刘宝全的唱法。其长兄白凤岩曾任刘宝全的弦师,他根据白凤鸣嗓音较宽、较低的特点,吸收借鉴了白云鹏的演唱艺术,与白凤鸣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同创造了苍凉悲壮"凡字腔"见长的"少白派",并对后来天津"骆派"(骆玉笙)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
 
 +
 京韵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誉为"鼓界大王"的刘宝全,与刘宝全齐名的还有白云鹏和[[ 张小轩]](张筱轩),并形成刘派、白派、张派三大流派。刘宝全的学生[[ 白凤鸣]] ,早期师承刘宝全的唱法。其长兄白凤岩曾任[[ 刘宝全]] 的弦师,他根据白凤鸣嗓音较宽、较低的特点,吸收借鉴了[[ 白云鹏]] 的演唱艺术,与白凤鸣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共同创造了苍凉悲壮"凡字腔"见长的"少白派",并对后来天津"骆派"(骆玉笙)的形成产生了影响。<ref>[https://www.kugou.com/song/27lph6d.html#hash=2A2402A5D85247BF60F05CD6F9BC3870&album_id=0 京韵大鼓] 酷狗音乐;</ref>
  
 
 民国初年,专门教唱京韵大鼓的名教师王文瑞等培养了一批女演员,民国三年(1914)后,北京天桥建立有女演员演唱大鼓的书馆,又名落子馆。民国五年(1916)后发展有环翠轩、藕香榭、振华园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员(当时称鼓姬)有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白银宝、何金桂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天桥德意轩、西城桃李园演唱的有李兰舫、吴大平、汪淑贞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北京培养成长的女演员小黑姑娘、小岚云、小映霞、阎秋霞等纷纷去天津演出,有的成名后在当地落户。
 
 民国初年,专门教唱京韵大鼓的名教师王文瑞等培养了一批女演员,民国三年(1914)后,北京天桥建立有女演员演唱大鼓的书馆,又名落子馆。民国五年(1916)后发展有环翠轩、藕香榭、振华园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员(当时称鼓姬)有冯凤喜、于瑞凤、良小楼、白银宝、何金桂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在天桥德意轩、西城桃李园演唱的有李兰舫、吴大平、汪淑贞等。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北京培养成长的女演员小黑姑娘、小岚云、小映霞、阎秋霞等纷纷去天津演出,有的成名后在当地落户。
行 67: 行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建立的中央广播说唱团、北京曲艺团等专业曲艺表演团体,先后在京韵大鼓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第一个在唱词、唱腔、表演上进行革新的曲目是孙书筠演唱的《黄继光》,其中插入的配乐朗诵等获得了成功,短期内推广到京津两地,并灌制唱片向全国发行。紧接着又产生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罗盛教》、《党的好女儿徐学惠》、《海上渔歌》、《党的好女儿向秀丽》、《激浪丹心》、《韩英见娘》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野猪林》、《桃花庄》、《英台哭坟》等。演员孙书筠、良小楼和弦师白凤岩、韩德福等都参加了整旧创新的艺术实践。演出形式也由一人击节打鼓演唱,再次推出了双唱形式。这一时期除一批老演员如良小楼、孙书筠、马书麟、新岚云登台演出之外,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演员如马静宜、孟昭宜、莫岐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建立的中央广播说唱团、北京曲艺团等专业曲艺表演团体,先后在京韵大鼓推陈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第一个在唱词、唱腔、表演上进行革新的曲目是孙书筠演唱的《黄继光》,其中插入的配乐朗诵等获得了成功,短期内推广到京津两地,并灌制唱片向全国发行。紧接着又产生了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优秀曲目,有《罗盛教》、《党的好女儿徐学惠》、《海上渔歌》、《党的好女儿向秀丽》、《激浪丹心》、《韩英见娘》和新编历史题材作品《野猪林》、《桃花庄》、《英台哭坟》等。演员孙书筠、良小楼和弦师白凤岩、韩德福等都参加了整旧创新的艺术实践。演出形式也由一人击节打鼓演唱,再次推出了双唱形式。这一时期除一批老演员如良小楼、孙书筠、马书麟、新岚云登台演出之外,还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演员如马静宜、孟昭宜、莫岐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种玉杰、王玉兰等接班人。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种玉杰、王玉兰等接班人。<ref>[https://www.sohu.com/a/113363946_362125 京韵大鼓名家有谁,及其代表作 ] 搜狐首页,发布时间;2016-09-02 18:04</ref>
  
2008年,京韵大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骆派京韵大鼓的优秀传人陆倚琴、刘春爱被认定为该遗产的传承人。 代表曲目
+
2008年,京韵大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骆派京韵大鼓的优秀传人陆倚琴、刘春爱被认定为该遗产的传承人。
  
 
==濒危状态==
 
==濒危状态==
  
 
 京韵大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传承主要是口传心授,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京韵大鼓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少传统曲目,因传人稀少,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保护。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演出形式的多样化,京韵大鼓人才的流失与转行情况十分严重,用师傅带徒弟的古老方法,人才培养缓慢不敷需要也亟待解决。
 
 京韵大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的传承主要是口传心授,用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京韵大鼓形成发展过程中不少传统曲目,因传人稀少,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保护。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演出形式的多样化,京韵大鼓人才的流失与转行情况十分严重,用师傅带徒弟的古老方法,人才培养缓慢不敷需要也亟待解决。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娱乐事件]]

於 2020年3月2日 (一) 17:54 的最新修訂

京韻大鼓
中國曲藝曲種之一

京韻大鼓,中國曲藝曲種之一。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形成於京津兩地。河北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稱京韻大鼓,屬於鼓詞類曲藝音樂。

京韻大鼓主要流行於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華北及東北地區,是中國北方說唱音樂中藝術成就較高的曲種,同時在全國的說唱音樂曲種中也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京韻大鼓傳統曲目有《單刀會》、《戰長沙》、《博望坡》、《趙雲截江》、《草船借箭》、《鬧江州》、《大西廂》、《祭晴雯》、《黛玉悲秋》等。

有由劉寶全、白雲鵬等人根據子弟書作品整理的《長坂坡》、《白帝城》、《探晴雯》、《樊金定罵城》等,還有一些寫景抒情的小段《醜末寅初》、《風雨歸舟》等。

解放後,京韻大鼓在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在唱腔和表演方面都進行了新的改革。反映現代生活的優秀曲目有《黃繼光》、《光榮的航行》、《韓英見娘》、《劉胡蘭》和新編歷史題材作品《愚公移山》、《滿江紅》、《臥薪嘗膽》等。[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京韻大鼓

起源;木板大鼓

形成時間;清末

流行地區;京津及東北地區

主要流派;劉派、白派、張派、少白派、駱派

代表曲目;《單刀會》、《戰長沙》等

代表性傳承人;劉春愛,陸倚琴

發展沿革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

木板大鼓即"怯大鼓",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叫過很多名稱:在北京曾稱"京調大鼓"、"小口大鼓"、"音韻大鼓"、"文明大鼓"、"平韻大鼓",在天津曾稱"衛調"、"衛調大鼓"、"文武大鼓"、"京音大鼓"。

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北京成立曲藝公會後,遂正式統一名稱為"京韻大鼓"。

清代咸豐年間(1851-1861),旗籍出身的藝人金德貴,在長期演唱中將有板沒眼的木板大鼓,發展成一板一眼的板式,稱為雙板,字音也改成接近北京的語音。他曾命名為"京氣大鼓",但沒有流傳開,人們仍然稱他演唱的為怯大鼓。

同治、光緒年間(1862-1908),住在北京石頭胡同的藝人胡金堂(胡十),為提高怯大鼓鼓詞的質量,適應城市聽眾的需要,開始移植子弟書詞《長坂坡》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嗓音脆亮,一氣呵成,被譽為"一條線",聲名漸起,代表曲目有《樊金定罵城》、《高懷德別女》等。

與胡同時享名的還有擅唱《三國》短段故事的霍明亮,他原是做生意的,下海賣藝以後,也移植一些子弟書詞如《單刀會》、《戰長沙》等入怯大鼓演唱。他的演唱底氣足,嗓子又沖又亮,最擅長唱武段子。後來,他們去天津行藝,和當地的瞽目藝人宋玉昆(宋五)一起,被譽為胡、宋、霍三家,統稱怯大鼓。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是京韻大鼓發展的鼎盛時期,形成了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的三大流派。其中劉寶全的造詣最高,有"鼓王"之稱。以後有女藝人小彩舞(駱玉笙)崛起於鼓壇,她兼容劉、白等人之長,結合自身特點,創出自己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在低音方面吐字真切,聲腔清楚,為一般女藝人所不及。她因此成為曲壇女鼓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了表現新生活,塑造新人物,表達新的思想感情,天津的京韻大鼓演員、樂師以及新音樂工作者投入了改革工作,如駱玉笙的《珠峰紅旗》、《光榮的航行》、《和氏璧》,小嵐雲的《逼上梁山》,閻秋霞的《愚公移山》等等,均在保持曲種原有特色及流派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建國後京韻大鼓得到了長足發展並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年輕演員,這些中、青年演員繼承傳統,大膽革新,使京韻大鼓藝術不斷向前發展。

藝術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結合唱腔托腔保調嚴謹自如;並將河間方言改為北京的方言,運用北京音系的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說京白、唱京韻,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種戲曲、雜曲的曲調,吸收了京劇的發音吐字與部分唱腔,借鑑京劇的表演程式,運用眼神、面部表情、抬手舉足的刀槍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並採用了大量"子弟書"的曲本。京韻大鼓有以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並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寫意傳神的表演。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準,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其基本唱腔包括慢板和緊慢板。京韻大鼓是唱說相互兼顧,韻白講究語氣韻味。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解放後推出雙唱形式),自擊鼓板;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京韻大鼓的唱腔屬於板腔體,可分為慢板、快板、垛板、住板。基本腔調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長腔、悲腔等。平腔適於敘事,高腔表現激昂的情緒,落腔則表現平緩輕鬆的情緒。

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所以,唱詞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為上下句的反覆,並且比較講究語氣韻味,與唱腔銜接自然。主要伴奏樂器為大三弦與四胡,有時也有琵琶。演員自擊鼓板掌握節奏。

京韻大鼓的伴奏音樂可分為"過板音樂"和"唱腔伴奏音樂"。

(1)過板音樂:是單純的樂器音樂段落,用在唱段開頭和段落之音的"過板"句與句中音或樂逗之間"小過門"比小過門還小的叫"墊點"。

(2)唱腔伴奏,可隨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點"。伴奏旋律一是同唱腔旋律的加花伸長,連結樂逗自由,對唱腔陪襯,此外還運用一些烘托氣氛,表現特定情節的伴奏段落,如"擊鼓罵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流派名家

京韻大鼓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被譽為"鼓界大王"的劉寶全,與劉寶全齊名的還有白雲鵬和張小軒(張筱軒),並形成劉派、白派、張派三大流派。劉寶全的學生白鳳鳴,早期師承劉寶全的唱法。其長兄白鳳岩曾任劉寶全的弦師,他根據白鳳鳴嗓音較寬、較低的特點,吸收借鑑了白雲鵬的演唱藝術,與白鳳鳴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共同創造了蒼涼悲壯"凡字腔"見長的"少白派",並對後來天津"駱派"(駱玉笙)的形成產生了影響。[2]

民國初年,專門教唱京韻大鼓的名教師王文瑞等培養了一批女演員,民國三年(1914)後,北京天橋建立有女演員演唱大鼓的書館,又名落子館。民國五年(1916)後發展有環翠軒、藕香榭、振華園等近十家。最著名的演員(當時稱鼓姬)有馮鳳喜、於瑞鳳、良小樓、白銀寶、何金桂等。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在天橋德意軒、西城桃李園演唱的有李蘭舫、吳大平、汪淑貞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北京培養成長的女演員小黑姑娘、小嵐雲、小映霞、閻秋霞等紛紛去天津演出,有的成名後在當地落戶。

在天津以唱大鼓而出名的女藝人,還有更姑娘、富貴卿、汪金蘭、林紅玉、趙寶翠、張金環、桑鴻林、小彩舞等。

傳承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建立的中央廣播說唱團、北京曲藝團等專業曲藝表演團體,先後在京韻大鼓推陳出新方面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績。第一個在唱詞、唱腔、表演上進行革新的曲目是孫書筠演唱的《黃繼光》,其中插入的配樂朗誦等獲得了成功,短期內推廣到京津兩地,並灌制唱片向全國發行。緊接着又產生了一批反映現代生活的優秀曲目,有《羅盛教》、《黨的好女兒徐學惠》、《海上漁歌》、《黨的好女兒向秀麗》、《激浪丹心》、《韓英見娘》和新編歷史題材作品《野豬林》、《桃花莊》、《英台哭墳》等。演員孫書筠、良小樓和弦師白鳳岩、韓德福等都參加了整舊創新的藝術實踐。演出形式也由一人擊節打鼓演唱,再次推出了雙唱形式。這一時期除一批老演員如良小樓、孫書筠、馬書麟、新嵐雲登台演出之外,還培養了一批中青年演員如馬靜宜、孟昭宜、莫岐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有種玉傑、王玉蘭等接班人。[3]

2008年,京韻大鼓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駱派京韻大鼓的優秀傳人陸倚琴、劉春愛被認定為該遺產的傳承人。

瀕危狀態

京韻大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它的傳承主要是口傳心授,用的是師傅帶徒弟的方式。在京韻大鼓形成發展過程中不少傳統曲目,因傳人稀少,沒有得到很好的繼承與保護。 由於市場經濟的影響,演出形式的多樣化,京韻大鼓人才的流失與轉行情況十分嚴重,用師傅帶徒弟的古老方法,人才培養緩慢不敷需要也亟待解決。

參考資料

  1. -京韻大鼓欣賞 京韻大鼓網;
  2. 京韻大鼓 酷狗音樂;
  3.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搜狐首頁,發布時間;2016-09-02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