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亦失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亦失哈
亦失哈

亦失哈,明成祖时期的著名宦官,海西女真人。亦失哈入宫后以自己的资质和殷勤事奉,取得了明成祖朱棣的信赖。在明永乐九年(1411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0余年中,亦失哈屡受朝命出使奴儿干(黑龙江下游地区),并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兴建和重建了永宁寺。他还曾被调至辽东任镇守太监,负责辽东防务工作,在景泰元年的时候被召回京城。对于奴儿干都司的建立和辽东地区的开发,亦失哈有着不朽的贡献。

目录

1人物生平

出巡奴儿干 镇守辽东 失利被劾

2德之大者

3主要成就

4历史评价

1人物生平

出巡奴儿干

永乐七年,明廷决定在特林地方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尔干都司) ,作为管辖黑龙江流域各地军政合一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由于亦失哈来自海西,出身女真族,会女真语,又会汉语;既熟知东北地区的风土民情,又知悉明朝的典章,所以成祖在选配奴儿干地区的官员时,他成为一名员为合适的人选。

永乐九年(1411年)春,明成祖任命亦失哈为钦差太监,让他率领官军千余人,乘坐大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等奴几千都司的官员前去赴任并巡视所辖的卫所。亦失哈率领官兵及随行人员,进入奴儿干辖区,对各族首领表示亲切的慰抚,向他们宣讲朝廷对奴儿干地方的招抚政策,并赏赐给他们衣服、布匹、粮食。由于亦失哈一行的努力,第二年八月,奴儿干地方乞里迷、囊加尔等处野人女真头目一百七十八人一道来京,向朝廷进献贡品。都司下辖的卫所,迅速增加到一百八十四卫和二十个千户所。此后,亦失哈又屡次奉明成祖之命到达奴儿干巡视地,并完成了招抚女真各族的任务。明宣宗即位后,他继续实行祖父对东北的抚恤政策,在派遣郑和继续出使西洋的同时,又数次派遣亦失哈继续出巡奴儿干。

宣德七年(1432年)。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康旺由于年迈,力不从心,向朝廷乞请致仕,让他的儿子康福接任他的工作。宣宗接受了他的请求,准予他致仕,委任康福为都指挥同知。宣德七年,康福要去就职。朝廷为了表示对康福的支持,再次任命亦夫哈为钦差,让他统领官兵二千余人,乘坐大船五十艘,携带着大量物资,护送康福上任。亦失哈一行来到奴儿子城,看到永宁寺已被人破坏。经过询问,得知这是当地吉烈迷人干的。亦失哈弄清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后,从顾全大局,争取当地各族人民出发,没有追究、惩罚参加拆毁永宁寺的居民,而是立即组织力量,重建寺院。由于工匠们的齐心协力,重建工程进展顺利。重建的寺庙及塑像,华丽壮观,超过先前。

宣德八年(1433年)三月,为了记述永宁寺的重建,亦失哈再次刻石立碑,碑文题为《重建永宁寺记》。它与《永宁寺记》碑一样,镶刻着汉文、蒙古文、藏文、女真文四种文字。当亦夫哈一行返回时,弗提卫女真指挥同知佛家奴等十七人也随同亦失哈来到京城,向宣宗敬献当地持产,受到了明政府的优礼和厚赏。随同亦失哈出巡的官员也受到了明政府的嘉奖和鼓励。

镇守辽东

宣德十年(1435年),朝廷任命亦失哈为辽东镇守太监,与总兵官一起负责辽东防务。作为镇守太监的亦失哈,开始努力谋求协调女真内部关系、争取女真归附的策略。为了阻止女真部落的骚扰抢掠,亦失哈与总兵官曹义加强防守部署,组织动员军民进行反击。由于他能统率官兵,斩杀来犯之敌,夺回被掳掠而去的人口和资财。因而连续受到朝廷的嘉奖。正统九年,明英宗降旨赐给他每年米四十石。三年之后,又以他征讨有功,每年给他增加禄米七十六石。在处理明朝与女真族关系上,亦失哈主张与女真人互通有无,进行平等的经济文化交流。亦失哈与都御史王翱、李纯经过仔细地调查;上奏朝廷,建议将辽东广宁各库收贮积压的衣服等物资,投放市场,与女真平等交易,各得所需。英宗批准了这一请求。这样,既满足了人民生活要求,也使国家得到了急需的物资。

此后,亦失哈了解到铁器和耕牛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明政府禁止将铁器和耕牛卖给女真人。亦失哈于是疏朝廷,说明海西等地女真人每次来做买卖,都想用马换牛,他们种地需要牛,而官军又缺马,用牛换马,互通有无,各得其利。从而说服朝廷改变了政策,允许以牛换马,并且允许卖给女真人钢铁器皿,不仅活跃了市场,有利于军队装备,也有利于海西女真农业的发展。

宣德九年,女真地区灾荒,女真人被迫卖儿鬻女,四处流亡,逃向辽东的女真难民,希望得到官府的赈济。针对这一情况,亦失哈急忙上疏,请求动用贮存在这里作为赏赐奴儿干的粮食和物资,赈济前来求食的难民。英宗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除此之外,亦失哈还动用个人的积存,救济难民。

失利被劾

元朝败亡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三部之间,相互仇杀,不时侵扰明胡北部边境,成为北方的主要威胁。因而出任辽东任镇守太监的亦失哈,也须要谋求一个对付蒙古的策略。

宣德九年(1434年),瓦刺部脱欢统一了鞑靼、瓦刺两部。他的儿子也先在用武力征服兀良哈三卫以后,与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联合,频繁袭击侵扰汉族居住地区。面对这种情形,亦失哈奏请朝廷以年富力强的胡源代替年老体弱的夏通担任都指挥同知守卫开原,总管军务。让备边多年,熟知边务的镯住马继续守边。同时对于兀良哈三卫的入犯,组织兵力,予以反击。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刺扩大对明战争。兵分四路,脱脱不花从兀良哈出兵,进军辽东;阿刺知院入侵宜府,围攻赤城;别遣一支骑兵入犯甘州,也先本人率领主力,直趋大同。当蒙古兵出现在开原镇北时,亦失哈与总兵官曹义、提督军务有都御文王翱曾火速率领官兵前往迎击,虽然获有小捷,但未能扭转战场局势。由于明朝决策失误,也先长驱直入,八月在土木堡两军决战的时候,五十万明军死伤过半,明英宗皇帝也成了战俘。正是在这个期间,辽东战场也丧师失地。三万蒙古骑兵入境,攻占驿堡屯庄八十处,虏去官民男女一万二干二百八十口,马六干匹,牛羊二万余只,盔甲二干余副。几天之后,巡按山东监察御史刘孜上疏报告辽东战场失事情况,着重指出亦失哈等军事长官平时不加严防,为来犯蒙古兵以可乘之机;被虏去的官民都盼望得救,而各官闻知无动于衷,教场上存放的军事器械,无人严守也被抢劫一空。因而要求朝廷对于失事有关官员明正典刑。

在刘孜的奏疏中,说到一个叫施带儿的百户,“交通外寇,泄漏边情”,并且要求巡按御史认真查处。这个施带儿是亦失哈的家人。这样,就把他牵连了进去。

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刘孜再次上疏弹劾,列举出亦失哈的三大罪状:一是说他是海西女真人,怀疑他暗中与瓦刺勾结。二是说辽东战场官军不行追击责任在他。三是说他在东北任事多年,收养义男,隐占军士佃户,数以百计。因为第一、第二两条,没有确凿证据,多是分析、推断,第三条即贪污,实为当时官员之通病。所以朝廷在处理时,只是下令将施带儿处斩,而对他未多追究。

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这位在辽东任镇守太监十六年的亦失哈,奉诏回到了京师。

2德之大者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朝官员亦失哈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治所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兴建了一座供奉观音的寺庙,祈愿奴儿干地区与人民永世昌宁,故名“永宁寺”。勒石为碑,作“永宁寺记”。记述自己奉明成祖之命,巡视奴儿干,抚慰各部民众以及修建永宁寺的情况。碑身左右两侧分别用汉、女真、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

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9次到奴儿干巡视,发现永宁寺被吉列迷人毁坏,一片狼藉。他没有怪罪,没有追究,更没有处罚,而是“仍宴以酒,给以布物,愈加抚恤”。于是,人民老少,踊跃欢忻,心悦诚服。旋于次年春重建永宁寺,并刻石作“重修永宁寺记”: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


这句誓言,世代恪守。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日人间宫林藏在永宁寺遗址,曾目睹“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屈指算来,历经两朝21帝近400个春秋,生活在黑龙江口的百姓们对此碑仍敬若神明。亦失哈可谓德之大者。

185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律师、驻俄国商务代办佩里·麦克多诺·柯林斯横越西伯利亚,由黑龙江河源顺流而下,直至黑龙江口进行考察,1860年发表了《阿穆尔河纪行》一书,其中对永宁寺碑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其中这样写道:“这些土著居民对这个地方(永宁寺碑)及其在古代的用途,怀有一种神圣、持久和强烈的信仰,这种木片制成的花朵无疑是一年一度的献礼,还可能加上一头牲畜作为向这个地方的神抵赎罪的牺牲。”亦可见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巨大影响。

3主要成就

永乐九年(1411年),明廷封亦失哈为钦差大臣,与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官兵千余人,乘巨船25艘,顺黑龙江而下,到达下游东岸特林地方,设立了奴儿干都司。

永乐十年(1412年),亦失哈第二次以钦差大臣身份巡视奴儿干。在这次巡视中,亦失哈等人在满泾站左侧附近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瑰丽的寺庙——永宁寺;同时还建碑一座,上刻“敕修永宁寺记”碑文。碑文记载了明朝建制奴儿干都司、兴建永宁寺和亦失哈巡视该地区的经过。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奉诏即位。亦失哈同昭勇将军崔源一道前往,代表新天子向奴儿干都司的屑宫及各族民众进行抚恤和赏赐。

宣德八年(1433年),亦失哈奉命又往奴儿干巡视,重修永宁寺,复立《重修永宁寺碑记》。两碑今藏于海参崴博物馆,是该区隶属中国的见证。

宣德十年(1435年),明政府为了加强辽东防务,加强对辽东都司官员的配备,决定任命亦失哈为辽东镇守太监.让他与总兵官一起负责辽东防务。从此,他便成为辽东地方最高军事长官之一。

4历史评价

亦失哈以钦差大臣身份多次巡视奴儿干,促进了该地区各族人民与汉民族人民的往来和联系,同时又加强了明朝中央政权对奴儿干地区的行政管辖,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同时,亦失哈在出任辽东镇守太监期间,他上疏朝廷,建议与女真人互通有无,进行平等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为辽东地区的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资料: 从白山黑水间通往库页岛、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