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交通心理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交通心理学是一个科技名词。

世界三大汉语词典分别是中国大陆的《 汉语大词典[1]》(共13册,5.6万词条,37万单词)、中国台湾的《 中文大辞典 》(共10册,5万词条,40万单词)以及日本的《 大汉和辞典 》(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词解释

交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汽车驾驶员和行人在交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是指人的认识活动、情绪、意志等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的能力、性格方面的差异。驾驶员的活动是在人、车辆、道路、环境等相互作用的因素组成的复杂条件下进行的。

发展梗概

交通心理学起源于美国心理学教授Munsensterbug在1912年开展的道路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测定。汽车运输的发展,使道路上的车流密度越来越大,道路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组成交通系统的各要素做具体研究。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侧重于对汽车和道路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研究人的因素,主要研究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产生的视觉反应特性,研究驾驶员的适应性。直到60年代,美国、日本才对驾驶员的各种特性、在交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人特性和事故心理进行广泛的研究。70年代还开始研究人与车辆的冲突、交通公害与儿童性格形成的关系等问题。

中国

我国交通心理学的起步虽然比较晚,但经过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在过去若干年中,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研究

对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的研究是国内外交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部分,我国主要集中于知觉方面的研究,对记忆、注意等高级认知过程涉及还较少。

(2)驾驶员状态研究

主要为压力、疲劳、唤醒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3)驾驶员个别差异研究

研究人格和生活方式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4)驾驶员评估研究和诊断研究

研究假设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适合做驾驶员,主要通过心理素质、驾驶适应性研究等对驾驶员进行评估和诊断。

(5)驾驶员训练研究

交通心理学不但应为道路使用者提供理论根据,减少交通事故,而且还承担训练驾驶员的任务。

(6)道路设计研究

交通参与者如何感知道路环境,如何加工环境信息是道路环境设计的关键。因此道路环境设计不仅应当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而且必须考虑交通参与者的心理因素 。

研究内容编辑 播报

交通心理学一般研究以下问题:①驾驶员的视觉、听觉、触觉、平衡感觉、情绪、注意力、反应等特性及其与驾驶机能的关系。因为视觉可给驾驶员提供80%的交通信息,所以首先要定量地确定视力、视野、视差、视觉阈限、由暗处到亮处和由亮处到暗处的适应性、眩光等各项指标。并要研究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与情况复杂程度、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态、疲劳影响等的关系。

②道路线形、坡度、道路设施、交通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作用。通过在各种路线上的行车试验,总结出道路线形各元素之间、线形与环境之间相协调的规律,以指导道路线形设计。在道路设施,如道路照明、交通信号、交通标志等方面,主要研究照明效果,标志的大小、形状、颜色、设置地点对驾驶员的心理作用。为了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法国试验将多发事故地点的路面涂成红色,日本试验在某些地点设立警察模型。交通环境单调会使驾驶员产生乏味的感觉,从而分散注意力,酿成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研究设计能使驾驶员感到心旷神怡的交通环境,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③酒精和药物对驾驶员驾驶机能的影响,以及驾驶员体内酒精含量的检查方法。

④驾驶员驾驶疲劳的规律、测定方法和指标。

⑤驾驶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的检查方法与考核方法。

⑥人(主要指驾驶员)的因素造成的事故分析。

⑦汽车形状、喷漆颜色、头灯位置、安全设备等对驾驶员产生的心理效果。

⑧不同年龄和性别的骑自行车人在不同交通条件下产生的心理反应与行为的规律。

⑨行人过街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行人肇事与本人年龄、性别、过街速度、过街地点及道路宽度的关系。

⑩交通宣传方法及其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