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亚伯拉罕的神

亚伯拉罕的神》外文名:The God of Abraham Praise,音乐类型:圣诗传统诗歌。

欧洲的古典音乐[1]是在中世纪的伊利莎白时期发展而来的,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当时人们对于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这样。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的权力要高于国家和一切的社会形势,宗教[2]是直接影响到政治和音乐的。所以当时的音乐只是纯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并没有乐器伴奏,但这个时期的音乐却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录

简介

(来源:《古今圣诗漫谈》)

亚伯拉罕的神 (The God of Abraham Praise )

这是一首由希伯来文的「三一颂」(Doxology),经欧列伐译成英文,曲调也是由朗昂自希伯来古调改编而成的圣诗。[dropdown_box expand_text=”全文” show_more=”显示” show_less=”隐藏” start=”hide”]欧列伐(Thomas Olives, 1725~1799)出生在英国的威尔斯,四岁时父母双亡,由亲戚轮流抚养,没有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经常流浪街头,成为众所厌恶的顽童。十八岁时随一鞋匠作学徒,但因行为不检而被开除。三十年来他过着放荡流浪的生活。有一天在一布道会中,他听到撒迦利亚书3:2 「这不是从火中抽出来的一根柴么。」讲到人的得救,如同火中取薪,需要立刻的果断和勇气。欧列伐深受感动,他以实际的行动来悔改自新,他重作鞋匠,还清欠债,然后为福音奔走。

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发觉欧列伐有潜在的恩赐,就邀他加入其布道团为同工,他随卫斯理二十多年,骑马布道十万英里,遭遇到许多阻力。嗣后,在神学的思想上他偏向加尔文(John Calvin)观点,否认罗马教会的权威,认为人的得救与否,贫穷富贵,由神预定。卫斯理兄弟则认为得救虽靠基督的恩典,但也取决各人的自由选择,视其接受救恩悔改重生与否。他们神学的观点虽有分歧,但无损于他们真挚的友谊。

约在1770年,有一天欧列伐在伦敦的一个犹太人会堂,参加他们的节日崇拜,听到犹太人的拉比朗昂(Meyer Lyon,1751~1797)唱犹太教的信经。这是犹太会堂每晨、节日及安息日前夕诵唱的传统古调;相传这曲调是1404年犹太拉比根据摩西十三经改编而成,诗韵优雅庄严。欧列伐听了深受感动,向朗昂要了诗曲,他根据犹太人的信条,加上基督教的观点,写成了这首「亚伯拉罕的神」。

圣诗作家蒙哥马利(James Montgomery)对这首诗的评论说:「作者具有想象力、最好的听觉。只有对音乐与诗兼备欣赏力的人,才能在本诗中看到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欧洲古典音乐欣赏,豆丁网,2016-03-26
  2. 如何正确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搜狐,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