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
图片来自搜狐网

五祖弘忍大师悟道,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软。同学常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自若。《楞伽师资记》中讲,他“住度弘愍,怀有贞纯。闭口所以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

原文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宿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

  栽松道人从前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其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扬的禅法,我能够听闻吗)?”四祖回答说:“汝已老,脱(倘或)有闻,其能广化邪?倘若再来,吾尚可迟(等待)汝。”栽松道人听了,当即离开了四祖,来到河岸,正好碰见有一位少女正蹲在那里洗衣服,所以上前问讯道:“寄宿得否?”少女回答说:“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栽松道人说:“诺我,即敢行(只要你附和了,我才敢前往)。”少女听了,点了答应,所以栽松道人回身策杖走开了。

  本来,这位少女姓周,是周家的四女儿,没有婚嫁。奇怪的是,自从那次洗衣回家不久,少女便怀孕了。在那个时代,少女未婚怀孕是一件伤风败俗的廉耻作业。因而少女的父母对她极为厌烦,并把她赶出家门。这么一来,少女便没有了归宿,日子无依无靠,只好过着流浪的日子。她白日在村子里给人当仆人,纺线织布,晚上则随意找一家店肆的屋檐底下过一宿。这么过了几个月,她总算生下了那个不明不白的孩子。她自己也觉得十分秽气,不吉利,所以便偷偷地把孩子扔进了一条脏水沟里。第二天,她去看的时分,大吃一惊,发现小孩却正向水沟的上游漂浮,而且小身子新明显好,底气好象很足,所以又不由自主地把他抱在怀里。她暗下决心,不论往后受多大的羞耻,必定要把这个孩子育婴成人。就这么,她带着孩子,沿村行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村里的人都称这孩子为“无姓儿”。

  转眼间这孩子便长到了七岁。有一天,周氏带着孩子乞讨,在路上遇见了一位出家人。这位出家人便是四祖道信禅师。四祖细心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发现这孩子骨相独特,感叹道:“这不是个往常的孩子。细看,三十二大丈夫相中,只缺七种,虽然他的相貌不及佛满足,但是假如他出家修道,二十年后,他必定会高文佛事,能够继承佛法慧命,堪当众生的依处。”

  所以便问小孩:“子何姓?”

  小孩道:“姓即有,不是常姓(我有姓,但不是通常的姓)。”

  四祖问:“是何姓(既不是通常的姓,终究是什幺姓)?”

  小孩道:“是佛性。”

  四祖又问:“汝无姓邪(你难道没有姓吗)?”

  小孩道:“性空,故无(姓氏只不过是一个原因化名,其性本空,所以说无姓)。”

  四祖听了,暗自快乐,知道这孩子是个法器,所以命仆人来到孩子的母亲身边,央求她容许让这个孩子出家。孩子的母亲想起这孩子的身世以及发生在他上的许多奇奇怪怪的作业,知道这一切都是宿世的原因,所以痛快地容许了四祖的央求,把孩子舍给四祖作弟子。四祖遂给他起了法号“弘忍”。

  弘忍禅师出家后,便住在双峰山,奉事四祖。弘忍禅师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宽忍柔软。同学常常欺负他,他也不争辩,泰然自若。《楞伽师资记》中讲,他“住度弘愍,怀有贞纯。闭口所以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仪(行住坐卧)皆是道场,三业(身口意)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意思是说他心量宽宏,慈善仁愍,纯真无暇,不谈人对错,在平时日子中,心心在道,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时无处不处在觉照傍边,而且常常干苦活重活儿,甘为大众效劳。《传法宝记》说他“昼则混迹唆使,夜则坐摄至晓,未尝懈倦,精至累年”,白日混迹于大众中,干各种杂活儿,晚上则摄心打坐,焚膏继晷,精进修行,经年累月,不曾懈怠。

  弘忍禅师的人品、精进和领会,使他渐渐地变成同路们的学习典范。道信禅师尚在人世的时分,就有许多人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亲近弘忍禅师,所谓“四方请益”,“月逾千计”。这一点令四祖十分快乐。所以,四祖常常给他开示顿悟之旨,不断地随机钳锤,使他的道行很快地进入了空前绝后的境地。

  总算有一天,原因成熟了,四祖把他的法衣传付了弘忍禅师。弘忍禅师也就成了中土禅宗的五祖。付法的时分,四祖说了一首偈语: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一起,还把自己的弟子全都托交给弘忍禅师。

  弘忍禅师得法今后,不久开法于黄梅冯茂山,又称东山,手下有十位满足的弟子,包含神秀、慧能、智诜、老安、法如等,其间,又以慧能最为超卓。据《楞伽师资记》记载,弘忍禅师入寂于唐高宗咸亨五年(674)二月,春秋七十四。入灭前,他将祖衣传交给六祖慧能大师。[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处,有些虽然信仰他教亦能获得,但毕竟佛教要高超、殊胜多了。

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使人对人生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乐观两种。

而佛教的人生观,严格说来,是既不属于悲观,也不属于乐观的,我们可以勉强称它做:‘中观’。

什么叫‘中观’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叹人生,也不浑浑噩噩地虚掷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扫除一切人生的疑惧、苦闷和误解,而正确地认识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要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对命运操纵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当,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劳,努力奋斗,为了明日,必须献出今天,没有辛勤的耕耘,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

佛教的戒律,对人的行为并不是死的束缚,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极方面可以止恶防罪,在积极方面能够鼓励救人济世。举‘不杀生’为例,它的真正精神与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杀,而是要去劝人戒杀,一个立志学菩萨道的人,自己杀生固是破戒,就是见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盗’、‘说谎’,更要劝人不要偷盗、说谎,苦口婆心的,不厌其烦的劝人改邪归正。

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滋味。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这三类众生的报应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称为恶道。)我们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够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也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酒有害身体,早经医学一再证明。)如此,这个社会不是宁静、安乐的社会吗?因此我说佛教有净化社会人心的功用。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弟子,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弟子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