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五柳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至道院巷。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旧时为达官贵人居住之处,后成平民栖息之地,居者多为小手工业者和商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火车站于清泰门内,火车贯城而入,此处日渐热闹。[1]

历史沿革

杭州市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至道院巷。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旧时为达官贵人居住之处,后成平民栖息之地,居者多为小手工业者和商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火车站于清泰门内,火车贯城而入,此处日渐热闹。1966年改名下友谊巷,1981年恢复旧名。小巷仍保留民国时期所建里弄建筑,杭州市政府已将其列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

起源

五柳巷历史地段所处的位置为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历代遗迹众多。宋代东河为城河,其时该地区属于松芝坊和兴礼坊范围,元代城墙东扩,东河成为城内河道。五柳巷之名源于

宋时此处有一小御园,名为"五柳园"据《杭州市志》记载 "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1966年改名下友谊巷,1981年复名五柳巷。" 街区西侧的城头巷口原为宋代杭州古城正东门--崇新门基址,城头巷即因此得名,崇新门在宋以前五代吴越时为南土门,相传为古代煮海盐之处。街区东依东河,宋代有"东菜、西水、南柴、北米"之说,东河一带是当时杭州主要蔬菜产地及交易地,东河因此又称菜市河,宋时此区域应已相当繁华。根据文献记载,围绕五柳巷和东河、斗富三桥、城头巷分布有大量的历史遗迹。五柳巷以西的佑圣观巷以佑圣观而得名,佑圣观原为南宋孝宗潜邸、光宗、宁宗均出生于此。淳熙年间改为道院规模甚大。馆驿后路因明洪武七年武林驿改建于此而得名,宋时属传法寺,元代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及阴阳学均建于此。清代改为育婴堂,后改为总捕同知公廨。街区东侧的建国南路,古为小道,宋代起此地多名园,以富景园为最。元朝称百花池上,又名白花蛇巷,明代有孔雀园、茉莉 园,因巷内木作坊较多,后又改称板儿巷。五柳巷北端的四维里建筑,为民国时的里弄式建筑,据查原为民国税物征管局办公楼。城头巷西侧为清代观梅社(梅花双清)遗址。民国时省政府亦在此地,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迁至省府路。另据《梦粱录》载:"五柳园即西园。余考斗富三桥下有五柳巷,地近板儿巷,去金刚寺不远,或即其遗址也",可知五柳巷附近应 有金刚寺,现仍有金刚寺弄地名,只是限于史料不足难以确切定位,但由此该地区历史内涵之深厚可见一斑。[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