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五叶藤 |
![]() |
中文名;五叶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旋花科 属;番薯属 种;五爪金龙 采收时间;全年或秋季 毒性;无毒 贮藏;贮于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
五叶藤,中药名。为旋花科番薯属植物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 (L.)Sweet的茎叶或根。植物五爪金龙,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及其沿海岛屿、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肺热咳嗽,小便不利,淋病,水肿,痈肿疔毒。[1]
目录
别名
五爪龙(《南宁市药物志》),牵牛花、假薯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五齿苓(《广西本草选编》)。
入药部位
植物五爪金龙的茎叶或根。
性味
味甘,性寒。
归经
入肺、肾、膀胱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10g,鲜者15~30g。
外用:适量,捣敷。
使用注意
虚寒者禁用。
炮制
采集加工
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或片,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本,全体无毛,老时根上具块根。茎细长,有细棱,有时有小疣状突起。叶掌状5深裂或全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中裂片较大,长4~5厘米,宽2~2.5厘米,两侧裂片稍小,顶端渐尖或稍钝,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渐狭,全缘或不规则微波状,基部1对裂片通常再2裂;叶柄长2~8厘米,基部具小的掌状5裂的假托叶(腋生短枝的叶片)。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8厘米,具1~3花,或偶有3朵以上;苞片及小苞片均小,鳞片状,早落;花梗长0.5~2厘米,有时具小疣状突起;萼片稍不等长,外方2片较短,卵形,长5~6毫米,外面有时有小疣状突起,内萼片稍宽,长7~9毫米,萼片边缘干膜质,顶端钝圆或具不明显的小短尖头;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长5~7厘米;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稍扩大下延贴生于花冠管基部以上,被毛;子房无毛,花柱纤细,长于雄蕊,柱头2球形。蒴果近球形,高约1厘米,2室,4瓣裂。种子黑色,长约5毫米,边缘被褐色柔毛。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610米的平地或山地路边灌丛,生长于向阳处。
药理作用
1、抗病毒作用。
2、泻下作用。
相关论述
《泉州木草》:"甘、寒,无毒。""入肝、肺、肾、膀胱四经。""清热解毒,通淋利小便。治淋症,水肿,外敷痈疽肿毒。""治诸淋:五爪金龙茎叶(鲜)一两。煎汤去渣,加冰糖炖服。"
相关视频
参考资料
- ↑ 五叶藤的功效与作用及药用价值 , 果蔬百科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