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五云街道

五云街道缙云县的“城关镇”。自从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年)缙云建县,1314年来,五云一直是缙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交通便捷。[1]

中文名称: 五云街道

别 名: 五云镇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6个社区、2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缙云县五云街道复兴街154号

电话区号: 0578

邮政区码: 321400

面 积: 59.6平方公里

人 口: 10万余人

方 言: 吴语金衢片

火车站: 缙云站、缙云西站

车牌代码:浙K

目录

基础设施

随着金温铁路投入营运,330国道和五玉公路拓改竣工,以五云街道为中心,已形成向四周辐射、四通八达的交流网络。电力坐落该街道辖区的11万伏变电所,日供水量2万吨的自来水厂,拥有万余门程控电话的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为全街道辖区经济发展营造了优越的环境。

位置概述

街道于2011年11月23日正式揭牌成立,辖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140亩,辖区内有6个社区,2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万余人(其中城市居民2.8万,农村居民3.2万)。共有党支部102个(其中社区党总支6个,农村党支部24个、社区党支部20个、企业党支部44个、机关单位党(总)支部8个),党员2615个(其中农村党员1554名,企业党员324人)。近年来,五云街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县、幸福家园”工作目标,以“效率五云、和谐五云”为抓手,以建设“幸福五云”为目标,着眼于建设“想干事、能干事、好共事、干成事”的工作文化,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街道各项事业不断进步。2012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财税收入1.3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13元,农民人均收入10099元。曾获得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乡镇、浙江省科普示范乡镇、浙江省生态乡镇、浙江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浙江省森林城镇、浙江省商贸服务示范街道、2010-2011年度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丽水市模范集体。

经济概况

自唐朝武德年间建县以来,五云历来就是缙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五云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凭借优越的天时、地利、人和,遵循“奉献、求实、廉洁、高效”的工作方针,带领全镇人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使全镇两个文明之花并蒂开,千年古镇换新颜。1997年,全镇农村经济收入达2.85亿元,工农业产值达2.3亿元,财政收入100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09元,全镇上下呈现一派平安、祥和、文明的新景象。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发展乡镇工业、开发农业、精神文明和综合治理等项先进单位。被授予“丽水地区明星乡镇”称号。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1997年,全镇乡镇工业已发展到329家,并在汽车摩托车配件、石雕工艺、矿产加工、荧光灯管、服装等五大支柱待业带动下,协调快速发展。实现工业产值2.1亿元。产品质量档次及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农业

农业综合开发方兴未艾。全镇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业综合开发以杜桥茶叶、双龙黄花梨、洋潭头大棚蔬菜等基地为重点,蚕桑、香菇、水果、中药材全面发展。形成区域特色农业。1997年全镇粮食产量达7124吨、蚕茧1715担,茶叶604亩,大棚蔬菜5000平方米。农业总产值达到1810万元。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蓬勃兴起。全镇在原有9个专业市场的基础上,1997年又培育了杜桥名茶市场桥头家禽市场占山木材市场。全镇12个专业市场县内外客商成交活跃,满足了城乡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所需,把地方产品推向全国各地,促进全镇经济蓬勃发展。2010年,工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19.77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8.7亿元,同比增长27.3%,农业总产值1.076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财政收入3.73亿元,其中国税3.01亿元,地税0.72亿元。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73元。城市功能不断完善。13个县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其中12个已经基本完成;新区“三桥一路一区块”12个项目中10个已基本完成政策处理;其他8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未来规划

工业方面。抓好安全生产,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及时制定《五云镇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开展了以确保春节、“五一”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同时,抓好“十小”行业整规工作。2010年,全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家,现总计已达23家。其中,超千万元的11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47.8%,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达4.3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3.9%。三产方面。开展创建“省级旅游强镇”活动,带动黄龙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仙都景区为创“5A”做准备。通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强镇”,推动全镇以旅游业为依托的服务休闲业不断形成规模,五云镇作为全县旅游集散中心的作用日趋明显,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教育业等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商贸经济和特色专业市场日益繁荣,镇内几个大型的超市和摩托车市场,促进了县城的繁荣,方便了居民。农业方面。实施农业主导产业提升工程,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动传统畜牧养殖方式转变,开展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推广生态畜禽规模养殖,努力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积极引导发展茶叶产业,大力发挥市级龙头企业杜桥茶叶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茶叶市场搬迁项目,带动全镇茶叶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同时,大棚蔬菜基地、茶叶基地、黄花梨基地、迎庆桃基地、浙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社走向品牌化、科技化、规范化之路。农家乐产业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渠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