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互联网盲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互联网盲道是专门为视障者提供上网需求的通道。借助读屏软件和“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有望为千万视障人士打开新“视”界。2020年3月1日起,中国“互联网盲道”首个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正式实施。[1]

背景信息

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有视力残疾人1732万,其中已实名录入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的有400多万。“互联网盲道”国标的实行,有望为千万视障人士打开新“视”界。[2]

发展趋势

大量实践证明,实行“国家法规+方针政策+技术标准”的运作模式是“互联网盲道”建设的一种有效路径。

无障碍实现程度不理想

盲人IT测试工程师原图链接来自中国青年网

互联网企业的参与是架设“互联网盲道”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企业对信息无障碍技术的研发愈加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有40余家互联网企业专门设立了产品信息无障碍部门。  

去年“双11”期间,阿里巴巴手机淘宝的无障碍功能进行升级改造,让视障人士在实现无障碍购物的基础上,也能参与互动游戏抢红包,得到更多实惠。腾讯公司的手机QQ至今已实现2425个无障碍特性,并陆续推出OCR图片文字提取功能、QQ表情读取、声纹加好友等无障碍功能。  

但也有许多中小型互联网企业在产品研发中较少考虑视障人士需求,有的企业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有的还没有意识到产品用户中有视障人士。2019年腾讯QQ发布的《视障人士在线社交报告》显示,对于在线学习、旅行和求职类软件,视障人士的使用需求虽然高达70%,使用率却低于24%,无障碍实现程度并不理想。  

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王炜认为,国家标准实施后,从企业方面看,将有利于互联网公司规范研发流程。此外,还可以有效避免互联网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因发达国家的信息无障碍强制要求而可能产生的法律纠纷。[3]

意义

“互联网盲道”国家标准出台后,有利于政府推动无障碍建设,为政府网站、APP率先开展示范提供准绳,同时,有助于主管单位开展管理工作,为检测、反馈等提供技术规范。此外,能帮助互联网公司规范研发流程,避免研发中出现与用户需求脱节等问题。[4]

互联网“盲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