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二连龙属

二连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二连龙属学名Erliansaurus)是镰刀龙科恐龙的一,生活于上白垩纪中国内蒙古[1]

模式种美掌二连龙E. bellamanus),是徐星保罗·塞里诺(Paul Sereno)等人在2002年根据一副部分身体骨骼而描述、命名。属名是以二连浩特市为名;种名在拉丁文意为“美丽的手掌”,意指化石的保存状态良好。

正模标本(编号 LH V0002)被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地区的二连组(Iren Dabasu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坎潘阶马斯垂克阶,约7200万到6800万年前。这个化石是个部分身体骨骼,缺少头颅骨包含:五个来自颈椎背椎尾椎的脊椎、右肩胛骨、左前肢(缺少腕骨)、部分骨盆、右股骨、左右胫骨、右腓骨、以及数块跖骨

二连龙的唯一化石是个亚成年个体,股骨长41.2公分,生前身长估计约2.5公尺。在2010年,北美洲古生物学家 Gregory S. Paul 估计其成年个体的身长约 4 公尺,体重计值约 400 公斤。

二连龙是种草食性恐龙。相对于其他镰刀龙类,二连龙的颈部较短。二连龙的胫骨相当长。腓骨的形状独特,前侧的边缘高,顶端有个凹处。指爪巨大、大部弯曲、呈尖状,拇指指爪是最大型指爪。

二连龙被命名时,被归类于镰刀龙超科的原始位置,当时被认为可能不属于镰刀龙科。之后一些亲缘分支分类法研究,将二连龙归类于镰刀龙科的原始物种。2010年的一份研究,重新将二连龙归类于镰刀龙超科的原始位置[2]

目录

参考文献

  1. 徐星、张晓虹、保罗·塞雷诺、赵喜进、匡学文、韩军及谭琳. 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发现一新镰刀龙类. 古脊椎动物学报. 2002年, 3 [200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7). 
  2. Lindsay E. Zanno. A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re-evaluation of Therizinosauria (Dinosauria: Maniraptora). Journal of Systematic Palaeontology. 2010, 8 (4): 503–543 [2013-01-11]. doi:10.1080/14772019.2010.4880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