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二层行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二层行桥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二层行桥台湾连结高雄市台南市两市的桥梁,目前隶属于台1线,跨越二仁溪并衔接高雄市湖内区中山路及台南市仁德区二仁路一段,为两市往来的重要交通干道。

沿革

仁德区与高雄湖内交界的公路旧二层行桥,建造于日治时期,相传美军轰炸时还曾受损、重修,见证台湾历史,各界争取保留。六年前列为暂定古迹,迄今迟无进展,文化资产“妾身未明”,地方抨击保护不力,拟发动连署陈情。

公路的旧二层行桥位于仁德区二行里,跨越二仁溪后连接高雄湖内,建于一九二一年,原在南一四七线上,民国五十二年,一旁的台一线二层行桥完工启用前,是当地民众过河主要的交通干道。

当地耆老传言,旧桥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美军空袭炸毁,重新修补,呈现台南、高雄两端不同的主体结构,二行里里长宋金树表示说法仍待考据,但确定的是曾被洪水冲断过。

由于历史久远,有结构安全的问题,十四年前封闭,严禁人车通行;二仁溪整治后,增建堤防、加宽河道,高度与长度都不足的旧桥,被质疑恐阻碍水流,引发存废争议。

之前仁德的保安、二行、大甲等地时常淹水,第六河川局有意拆除旧桥,但地方认为与防洪安全并不抵触,争取保留;原台南县政府在二○○八年紧急会勘,列入暂定古迹,以文化资产身分待审议的模式,成功抢救下来。

文化局长叶泽山表示,公路旧二层行桥将与较为上游的铁道旧二层行桥一并审议,借重专业的水理分析,在兼顾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列入古迹或历史建筑保护。

六年过去了,旧桥仍为暂定古迹,审议牛步化,是否具文资身分,依旧无法确立,地方抨击市府行政效率不彰。

宋金树指出,旧桥长度约一百六十米,建于大正年间,结构特殊,加上历史久远,不少日本游客专程造访,若能妥善保存、规划,有助于带动观光。

大甲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李振亮说,旧二层行桥是当地人共同的记忆,台南以文化立都,对于有历史的建筑物应更加重视,已接获不少居民反映,要求连署陈情,尽速审议。[1]

相邻道路

二仁溪主要桥梁
北行道路 二仁溪 南行道路
二仁路一段
仁德区
二层行桥

台南市    高雄市
中山路二段
湖内区

影片

各式列车通过二仁溪二层行桥


参考文献

  1. 暂定古迹6年 二层行桥保护牛步,自由时报,2014/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