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年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二千年間》,胡繩 著,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合理閱讀使一個人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1],全面提升人文素質[2],為走向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內容簡介
《二千年間》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胡繩早年的作品。它跳出了以時間順序列舉史實的傳統體系,從皇權、官僚、軍隊、農民等角度,分析自秦朝到清末兩千年間封建專制制度的建立、發展到崩潰的歷史命運。獨特的視角、新穎的觀點、通俗的語言使本書問世以來廣受好評。
此外,本書新增《論鴉片戰爭——中國歷史轉變點的研究》《康有為與戊戌維新》等四篇附錄,接續正文講述中國由封建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歷史節點,更有助於讀者觀覽中國歷史全貌。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相信本書也能為讀者總結這二千年歷史中的經驗,為讀者啟迪新知。
作者介紹
胡繩(1918—2000),原名項志逖,筆名蒲韌、卜人等,中國著名哲學家、歷史學家。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1937年後曾在武漢、襄樊等地擔任多種報刊雜誌的編輯及主編。1982年起任中共黨史研究室主任,1985年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1988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
著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等書。他的研究總是隨着時代的步伐不斷前進,創作的作品邏輯嚴密、分析透徹。他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一位學識淵博、成就卓著的學者。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時代的知識結構——湯勝天,搜狐,2016-11-04
- ↑ 陳丹青:何謂人文素質教育? ,搜狐,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