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黄腹柳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黄腹柳莺
图片来自探秘志网

黄腹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affinis):体长88-106毫米,是一种小型鸟类。无中央冠纹和侧冠纹,亦无翅上翼斑。上体暗橄榄褐色;翅和尾羽褐色,羽缘染以橄榄黄;眉纹宽阔,自鼻孔延伸到颈后,呈黄色;贯眼纹暗褐色。脸颊和下体深鲜黄色;颈侧、两胁、腹染以橄榄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浅橄榄黄色。两性羽色相似。虹膜褐色;上嘴暗角褐色,下嘴浅黄角色;跗跖和趾淡黄褐色,或浅绿褐色到黑色。

栖息环境多样,从海拔超过2000米的林区、农耕地区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灌丛地区均有分布。常单个或成对、或3-5只成群活动,非常敏捷、灵活,靠近地面的灌丛中觅食。食物全为昆虫,包括有鳞翅目昆虫幼虫和其它昆虫碎片。繁殖于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印度北部,越冬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北部。

介绍

黄腹柳莺又被称为柳串儿,是一种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泰国等等地区。它们的繁殖期是5月到8月,雌鸟每窝大概会产3到5枚卵,雌鸟在产下卵之后由雌鸟和雄鸟进行孵卵,之后也由雌鸟和雄鸟共同育雏。黄腹柳莺会将巢穴建造在灌木丛下面,一些干草、细树枝、羽毛等等是它们筑巢的主要材料。[1]

形态特征

黄腹柳莺雌雄羽色相似。无中央冠纹和侧冠纹上体橄榄绿色或橄榄灰绿色,两翅和尾褐色或暗褐色,外翈羽缘绿黄色中央尾羽羽轴白色,翅上无翼斑,飞羽羽缘亦为黄绿色或黄白色。眉纹黄色,长而宽阔,从鼻直到枕侧,贯眼纹淡黑色。下体草黄色或黄绿色,胸侧,颈侧和两胁沾橄榄色,尾下覆羽深草黄色,翅下覆羽和腋羽黄色。

虹膜暗褐色;上嘴黑褐色,下嘴浅黄色,尖端暗褐色;跗跖和趾淡黄褐色,或浅绿褐色到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5-10克,♀5-10克;体长♂90-127毫米,♀90-113毫米;嘴峰♂8-11毫米,♀7-11毫米;翅♂48-62毫米,♀46-58毫米;尾♂40-54毫米,♀39-53毫米;跗跖♂17-21毫米,♀16-21毫米。(注:♂雄性;♀雌性)

繁殖方式

繁殖期5-8月,主要6-7月。通常营巢于离地面不高的灌丛下部,巢呈椭圆形或球型,由草构成,有时掺有少量细树枝,内垫以很厚的羽毛,出入口靠近顶端。巢外径13-14厘米,内径7.0-7.5厘米,高7-8厘米,深6-7厘米。巢材的外层为干草和极少数的细树枝,内垫以高原山鹑羽毛和其它鸟羽。两窝均产3-5枚卵,卵呈象牙白色,缀以圆斑或有锈红色斑点,尤以钝端稠密。同一窝中同时有两种类型(指圆斑或有锈红斑)的卵。卵的大小分别为15-16.5毫米×11.5-13毫米。孵卵和育雏均由双亲共同承担。

栖息环境

栖息环境多样,从海拔超过2000米的林区、农耕地区到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灌丛地区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5000米的中高山森林和森林上限以上的高山或高原灌丛中。在秦岭见于海拔1100米的阔叶林;在四川、贵州亦见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林间、林缘和高山灌丛,尤以林缘和河谷灌丛地带较常见;在西藏从海拔2000米的农田耕地到近5000米的高山灌丛均有栖息;而在青海,则多栖息于林缘和草原灌丛地带。是一种主要高山和灌丛为主要栖息环境的小型鸟类。

生活习性

黄腹柳莺是较为常见的鸟类。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见成3-5只成10余只的小群。非常敏捷、灵活泼,靠近地面的灌丛中觅食,有时爬到树枝或树叶上作短距离离地飞向空中捕食飞行中的昆虫。不停地跳跃寻食于枝杈间,有时也在地面上跳跃奔跑。

不断地发出"zi-zi-zi…”的叫声。鸣声为快速的成串轻柔的"chip-chip-chip-chip…”声,前有一个装饰声。叫声为偏高的"chep”声。告警叫声为快速重复的"tak-tak-tak…”。

食物全为昆虫,包括有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蝇、蚁、蚊、鞘翅目小甲虫和鳞翅目的幼虫等。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泰国。

中国

新疆(伊犁、哈密)、陕西(定边、太白)、内蒙古(贺兰山)、甘肃(西北部天堂寺、南部武山、西部兰州、肃南)、西藏(南部拉萨、当雄羊八井、日喀则、南部偏东地区、昌都地区北部和西南部)、贵州(龙里、雷山)、青海(东北部、东部、柴达木盆地东部都兰、东南部马沁、吉迈、泽库)、四川(北部松潘、南坪、西北部石渠、德格、西部康定至巴塘、中部峨眉、成都)、云南(西部盈江和西北部丽江山脉等处为繁殖鸟、余部为冬侯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