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了解马刺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了解马刺蓟
图片来自技点网

马刺蓟(学名:Cirsium monocephalum (Vaniot) H.Lév.)是菊科蓟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直径达2厘米,全部茎枝有条棱;侧裂片披针形或长披针形;上部茎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渐小,等样分裂或羽状浅裂或半裂。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瘦果褐色,楔状倒长卵形,长3.5毫米,宽1.5毫米。花果期7-10月。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贵州。生长于山谷或山坡林缘、林下或灌丛中或荒地、农田或潮湿地。 马刺蓟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功效,是多种药品的功能性原材料,具有药食两用价值,在中国禄劝及昆明民间具有悠久的食、药历史,是冬季民间杀煮饭炖鸡、炖排骨、炖猪脚的首选配料。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直径达2厘米,全部茎枝有条棱被稀疏的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上部或接头状花序下部的毛稍稠密。中部茎叶全形椭圆形、长椭圆形,羽状深裂,无柄,基部耳状扩大半抱茎;侧裂片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顶端急尖成长3-10毫米的针刺,基部或下部两侧边缘或一侧边缘有1-3个三角形刺齿,齿顶有针刺或1-3个长针刺,针刺长3-10毫米,中上部边缘有缘毛状针刺,针刺长1-2毫米,顶裂片与侧裂片同形并具有等样的针齿与针刺;上部茎叶与中部茎叶同形或披针形,渐小,等样分裂或羽状浅裂或半裂,侧裂片及顶裂片通常宽或长三角形,边缘斜三角形或三角刺齿及缘毛状针刺。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无毛或上面有糠秕状的多细胞长节毛。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或圆锥状伞房花序。总苞宽钟状至半球形,直径4-4.5厘米,被稀疏的蛛丝毛。总苞片约8层,近等长,镊合状排列或至少不呈明显的覆瓦状排列,全部苞片线状钻形或线状披针状线形,长2.2-3.5厘米,上部或中部以上开展或稍向下反折,边缘无针刺。小花白色或淡黄色,极少有紫红色的,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1.1厘米,不等5裂,细管部长7毫米。瘦果褐色,楔状倒长卵形,长3.5毫米,宽1.5毫米,顶端截形。冠毛浅褐色,多层,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向顶端渐细,长达1.7厘米。花果期7-10月。[1]

繁殖方法

圃地准备

生产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规定,选择疏松的沙土、砂壤土,优选红砂土,抗病性能更好。马刺蓟原为野生植物。这个具备有很强的抗旱性能还有抗逆性,耐贫瘠,针对土壤肥力要求低,属于在偏沙性这种中等肥力的土壤下种植。在沙地种植的可以不用施肥,也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亩,底肥施入5千克/亩的磷酸二铵为宜,所施肥料应符合NY/T496规定。在种植完成过后,施完肥然后深翻,这样子做的目的是让肥料和表土能够混合均匀,把耙平整细。

播种方法

播种时间一般以春季4月下旬,夏季5月中上旬为宜。采用种子直播,播前不需处理,人工驯化栽培马刺蓟生长环境适应性强,植株生长高,株展宽,为了便于通风透光,采用以下株行距。春季播种:采用株行距为60厘米×60厘米为宜。夏季播种:采用株行距为50厘米×50厘米为宜。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马刺蓟原为野生,抗逆性强,对环境要求不严格,人工驯化栽培成活率高,田间管理比较粗放,省时省工。

间苗:当马刺蓟幼苗第一片真叶中间长出一对分枝时,进行间苗,间苗时去小留大,去弱留强,每穴留一株,间苗期同时进行中耕除草。

肥水管理:马刺蓟虽然是抗旱植物,但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满足时生长发育快,长势强,全生育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灌水以浅灌为宜,苗期一般20天灌一次,开花到灌浆时要及时灌水,以满足籽粒灌浆所需水分。马刺蓟生长在山谷或山坡林缘、林下或灌丛中或荒地、农田或潮湿地。野生条件下全生育期对肥料要求低,人工种植对土壤进行整地耙耱时施入腐熟的羊粪、猪粪等农家肥1000千克/亩,底肥施入磷酸二铵5千克/亩为宜,生育期根据沙生长情况,在营养生长期进行施少量的碳铵3-4千克/亩为宜。 中耕除草:马刺蓟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在整个生育期,杂草生长速度快,要及时进行人工锄草,以利马刺蓟生长。

采种留种

适时采收:人工栽培马刺蓟在12月下旬进行采收。种子采收标准为植株茎秆干枯变黄,采挖地下根茎。驯化马刺根植株明显高于野生马刺根,父母本优于野生几倍,籽种产量明显提高5-7倍,籽种成熟度、出芽率明显提高5倍以上。驯化马刺根采挖出药食用部分明显发达粗壮,是未驯化4倍以上,产值、产量明显优于野生4倍以上,产量每亩鲜品达800千克以上,是野生4-5倍。 种子管理:采收后及时进行辗压筛选,采收完后置于水泥晒场上薄摊晾晒,每天人工进行倒翻,晾晒干透后进行碾压捶打,然后在自然风力下人工进行筛选,去掉秕瘦种子,装入布袋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根据市场需求,大小分级,分级堆放,合理包装。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四川及贵州。生长于山谷或山坡林缘、林下或灌丛中或荒地、农田或潮湿地。

主要价值

马刺蓟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散瘀等功效,是多种药品的功能性原材料,具有药食两用价值,在中国昆明民间具有悠久的食、药历史,是冬季民间杀煮饭炖鸡、炖排骨、炖猪脚的首选配料。

参考来源

  1. 马刺蓟植物网